在年代文里当厂长: 130-14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书摊文学www.laoshutan.com提供的《在年代文里当厂长》 130-140(第24/26页)

的起来。

    中央的领导们意见并不统一,但这不要紧。

    能够一锤定音的那个发了话,支持了无线电厂和机械厂的合作,先走外贸赚取收入,再一步步的扩大国内数控机床的铺设面。

    会议有惊无险的结束。

    南雁一身冷汗,脸色都有些泛白。

    她这次可真是险些就……

    孙副部离开时拍了拍南雁的肩膀。

    便是四机部和一机部的都凑过来,“这次可真是够悬的。”

    好在最终还是定下来了。

    南雁深呼吸了好几口气,将心跳速度缓下来后这才开口,“辛苦了,我请大家吃顿饭吧。”

    这到底是好事一件,虽然是南雁主导推动的,但一机部和四机部哪个不是乐见其成?

    怎么可能让南雁请客呢,虽说人单身青年不用养家比他们轻松些,但也不能期妇女同志。

    一行人商量了下,出去吃火锅。

    首都的冬天还没彻底过去,如今都穿着棉衣,饭店里倒是热气腾腾的热闹。

    “别的不说,咱们真要是把数控机床做好了,这下不说超过美国,但是赶上英国还真没问题。”

    数控机床是现代机械化发展的方向,如今美国、日本、法国、西德和意大利处于第一梯队。

    不过他们的微型计算机一点不比美国的差,只是机床方面稍稍有些不足,太高级的还不成。

    这么一来二去的,倒也能在第一梯队勉强挂个尾巴。

    重要的是,这东西你有了,人家才会带你玩。

    一行人说说笑笑,还开了几瓶老白干。

    电子工业部这边还敬了南雁一杯,“这次小高算是让咱们四机部露了一次脸,你真不打算来咱们四机部工作?”

    南雁笑了起来,“隔行如隔山,我就别去外行指导内行了,之前去东北,其实也是为了一条全新的化肥生产线。”

    之前跟荷兰那边探过,但最终没谈妥。

    好在现在自家的机械厂就可以来搞这些。

    “你们这又要扩大生产?”

    南雁还真有这想法,想着再在沧城建设一个化肥厂,一个更为现代化的化肥厂。

    反正北郊那片盐碱地多得是,闲着也是浪费,倒不如用来做试验田。

    这事南雁已经忙中偷闲的去跟化工部那边提交了申请,就看化工部如何回应,如果拒绝的话那就只能以省里或者沧城地区的名义进行建设。

    当然,这样就需要跟省里打报告。

    这事南雁没在饭桌上说,只是听他们闲聊着。

    她没喝酒,但是今天的气氛有些过于好,让南雁都像是喝了酒,脸颊都刷了一层薄薄的红。

    等回到招待所,看着东北来的几个机械厂厂长晕乎乎的回去休息,南雁忍俊不禁。

    一回头,看到贺兰山正站在那里。

    哦,贺兰山也没喝酒,还被打趣在国外喝多了葡萄酒,喝不惯国内的白酒。

    被说了人倒是也没什么反应,只是笑笑而已。

    南雁看着站在那里的人,上前说道:“小贺同志还有别的事?”

    “没有,你早点休息,最近很辛苦。”

    贺兰山看着她拧了两天眉头,原本光洁的额头恨不得能出现皱纹。

    如今总算雨过天晴,他希望南雁能够像今晚这样,即便不是指点江山的意气风发,却也十分的舒心安稳。

    尽管贺兰山知道,这何尝不是一种奢求。

    “你也是,明天回去吗?回去的话麻烦帮我带好给你母亲,等我有时间去那边,再找她一起说话。”

    贺兰山看着离开的人,想起了母亲对自己的评价。

    他下意识地伸手,想要抓住那人。

    然而他们之间的距离,却是越来越远。

    至于用来说话的嘴巴,那仿佛是摆设,嘴皮子是那么的沉重,压根就抬不起来。

    叹息声在长长的走廊里回荡。

    夜色,如此的静寂。

    南雁在首都多呆了两天,主要是等化工部那边的消息。

    期间林蔚来找了她一次。

    她最近还挺忙,说起了要去参加画展的事。

    “可能要去一趟欧洲那边,有什么想要的礼物吗?”

    南雁笑了起来,“是要去法国还是意大利?”

    “意大利,要去一趟佛罗伦萨。”

    那是文艺复兴的发源地,去那边参加画展倒是再理所应当不过的事情。

    “去那边好好玩。”

    南雁并没有什么想要的礼物,不过林蔚还是就画展的主题跟南雁闲聊了几句。

    “对了,我怎么听说你要换工作了?”

    南雁自己都不知道,“应该没吧。”

    虽然工作调动方面,自己的主动权并没有那么大,但总得先给自己透个风。

    “听谁说的?”

    林蔚笑了笑,“估摸着是胡说八道。”

    听谁说的呢,展红旗的爱人丁若楠跟她说的,但具体的也没再说,只是说今年大概率有工作上的调动。

    不过林蔚也知道,南雁并不太想跟小红两口子打交道,这事她不知道也好,不想说也罢,都没再说下去的必要。

    林蔚走的时候,忽然间问了句,“你今年多大了。”

    南雁是50年生人,今年二十七岁,但距离二十七周岁生日还有半年之久。

    “怎么,这是要给我介绍对象?”

    林蔚笑了笑,“没有,只是觉得你还年轻,我倒是老了。”

    她比南雁大了十多岁,较之于这个年轻的同志经历了更多,心早就沧桑了。

    “工作要紧但也要注意照顾好自己,别累垮了回头连个照顾你的人都没有。”

    “知道。”南雁送人离开。

    瞧着林蔚骑车而去,她微微叹了口气。

    半小时后,就等来了化工部那边的电话。

    过去讨论新生产线的引入。

    化工部对于这条新生产线倒是兴趣十足,想着能否把这些小化肥厂铺开。

    现在的国家,需要大量的化肥农药。

    如果能够在小城市,甚至小县城里广撒网,那对于农业生产建设来说,可以说是再好不过的消息。

    南雁苦笑,“现在可能机会还不合适。”

    “建设成本?”

    “对,如果建设二十个这样的小化肥厂,所需要的资金投入那远远超过建设一个拥有20条生产线的大型化肥厂,甚至能用这笔资金建设三到四个大化肥厂。”

    南雁有算过这笔账,即便是小化肥厂带动就业,但相对大厂来说,也会有大量的人员冗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老书摊文学 laoshutan.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