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书摊文学www.laoshutan.com提供的《在年代文里当厂长》 130-140(第25/26页)
不管是生产成本还是建设成本,小化肥厂都要远高于建设大厂。
大化肥厂的短板,大概在于交通运输成本。
当然这点成本,其实在建设成本和生产成本面前,压根不值一提。
何况小厂落在小县城,不免会出现人情关系等种种问题。
“当然,大厂也同样不可避免,但同样需要监控,大厂所需要的少一些。”
化工部这边算是听明白了。
少花钱,少用人。
这位来自沧城的化肥厂厂长,无非是在强调这两点。
少花钱倒是能够达成共识。
但少用人……
这似乎不符合时局。
现在本身就是尽可能的创造就业,怎么还能少用人呢?
那些在乡下的知青,早晚得回来。
中央虽然还没下论调,但这两年通过高考回城读书的学生就是最好的证明。
“化肥厂少用工人,但我们需要更多的技术人员,数控机床意味着加大了对工人的技术素养要求。”
“我们需要更多的有技术的工人,以及服务型工人。”
这涉及到中国工业一个很长久的命题——产业升级。
如今的国内有着基础的粗放型的工业基础,甚至连标准都没统一,距离产业升级还有好几十年的距离呢。
然而从现在打下基础,培养一批能够用得上的人,只要关键时刻能发挥作用,这就够了。
南雁的说辞引起化工部的兴趣,连带着四机部那边都又过来一起讨论,这会议扩大化。
等南雁离开首都时,新的建厂计划已经定了下来。
依旧是在沧城,就在沧化不远处,再起新厂房,引进国产的大化肥生产装置。
最重要的是,将微型计算机投入到化肥生产之中,与这些生产装置相匹配。
这就意味着,芜湖那边的无线电厂要开始干活了。
南雁说的倒也没完全错,她很快就再见到了贺红棉。
当然这次去芜湖,是跟无线电厂签订采购微型计算机的合同。
在建厂方面相当有经验的南雁是新厂建设的总指挥。
这次省委倒是积极主动的安排了人,地委这边也派出人来配合工作。
南雁安排了工作后就来无线电厂这边讨论采购问题。
曾经许下的诺言如今终于践行,而且采购量很大。
这让整个无线电厂都兴奋不已,还有比这更好的消息吗?
不止是来自沧城化肥厂的采购订单,这次无线电厂还可以去参加广交会,在那里将他们的微型计算机推销出去。
不怕你把这机器拆解,因为我们也一直在进步。
工作的缘故,南雁在芜湖这边要待上两天。
正好赶上周末,贺红棉请南雁去家里头吃饭。
南雁爽快的应了下来。
贺红棉的手艺相当不错,她还挺喜欢。
对于家里要来客人这件事,贺兰山有些不知该如何应对,尤其是这位客人身份特殊。
“南雁是我的朋友。”
贺红棉着重跟儿子强调,“我邀请朋友来家里做客,你别捣乱。”
“好。”
贺兰山思考了下,决定去实验室加班,反正他本来周末也没什么消遣活动,大部分时间都是用来工作。
“他呀,从小就不会享受生活,板着一张脸倒像是他外公。”贺红棉吐槽儿子,说起了单位里的一些趣事。
她很会享受生活,擅长从这些无趣中找到一些快乐。
“听说过些天电影院就要重新开业了,到时候就可以去看电影了,南雁你喜欢什么类型的电影?”
南雁想了想,大概除了文艺片自己还都挺喜欢的。
不过这个年代,电影的选择并不是很多,“我没怎么看过。”
“那回头你可以记得去看看,不要让自己的生活没有乐趣,工作本来就很忙碌了,你得学会调剂调剂。”
贺红棉的建议很贴心,南雁笑着应了下来。
下午的时候,她离开这边家属院,去无线电厂的图书馆去。
这边的图书馆,有从国外弄来的最新期刊杂志,还有不少相关的书籍报纸。
南雁没想到在这里遇到了贺兰山。
“吃了吗?”
这句典型的中国式招呼让贺兰山一愣,下意识的点头,“嗯。”
但肚子发出来的咕噜声,让南雁都呆了。
“没吃饱。”
又是一句抗议。
南雁忍俊不禁,“那就多吃点,别跟自己的身体过不去。”
她没再多说什么,从书架里找了几本书,寻了个位置去看。
贺兰山没想到会在这里遇到南雁,看着正在那里专心看书的人,他默默收回视线,打算去吃点东西。
随便什么都好,不然总这么咕噜叫好像不太合适。
等着贺兰山回来的时候,南雁还在那里坐着,只是左手边放了好几本书,旁边也有个跟她聊天的人。
并非闲聊,而是聊对时下半导体产业发展的看法。
“我有关注这方面的新闻报道,日本那边半导体产业也是国家支持下发展的,而且近来又在研究新的晶圆生产线,半导体产业目前已然应用于军工领域,要知道军工引领科技发展,不管是电子计算机还是半导体。”
“咱们现在还算重视半导体产业发展,所以不止要进行生产加工半导体产品跟日本抢市场,更应该在这些生产半导体产品的设备上面下功夫,不要怕麻烦,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嘛。”
“高厂长你说得对,真是让我茅塞顿开。”年轻的研究员神色略有些紧张,“您明天就要回去吗?”
“明天上午再谈一些事情,定下来后就回去,那边有新的工程建设,虽然不是大姑娘上花轿头一次,但也得回去盯着才放心。”
正因为有经验,新工程建设需要再更短的时间内完成。
南雁给自己定下的时间是15个月,当然如果快的话,其实可能还真用不着。
“那高厂长你往后还会来我们无线电厂吗?跟您聊天真的很有意思。”
南雁笑了起来,“我也是。”
闲聊两句后,两人又聊起了期刊上的一些研究数据。
那年轻研究员转头看到贺兰山,连忙招呼人过来一起讨论。
战场一下子扩大,以至于后来这图书馆都热闹的很,几乎成了辩论现场。
南雁离开这边时都有些口干舌燥。
她倒是没下场辩论,但做裁判也挺累的。
这群无线电厂的工人和研究员们还真可爱。
技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老书摊文学 laoshutan.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