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书摊文学www.laoshutan.com提供的《状元郎弃子逆袭路》 30-40(第16/21页)
出发前,俞慎言收到白公子的信,他已准备北上入京参加明年春闱。信中提到上次俞慎言请他帮忙捎信给京中二弟的事。白公子竟然一直记得。
白公子在进京前会先到省城拜会友人,走水路北上,他们相约在省城相会。
安州城作为南原省省城,是宁州城不能比,马车驶入城中便能感受到省城的繁华热闹。街道上车马辐辏,往来行人多是锦缎华服。
乡试在即,处处可见从各州府前来赶考的生员。
俞慎思探出脑袋,四处打量。这几年从书中看到许多关于省城的介绍,也想象过省城面貌,如今亲眼来瞧,有些出入。纸上得来终觉浅,书中描述再形象生动,终不敌身临其境亲眼所见、亲耳所听。
“小心你的脑袋。”钟熠拍了下他提醒。
“没事。”
俞慎思看了一会儿,坐回马车里道:“城南有一所百戏园,等几位哥哥乡试过后,咱们去看百戏如何?”
钟熠好奇地问:“你怎知百戏园?”@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书中说的。城北的排云山下还有一座园子,城中官宦人家打马球、踢蹴鞠、赛马、射箭,还有其他的一些活动,都会去那里。乡试后必然会有许多富贵人家子弟相约去游戏,我们可以去凑凑热闹。”主要他想长长见识。
他是很信奉苏夫子的那句“文章常在书卷外”。很多看起来平常之事,往深处想,却都透着另一层现象。
“你知道不少啊!”钟熠夸道。
“我知道还多着呢!比如安州城最有名的美食石子鸡、黄金脆皮鸭、百宝豆腐,还有著名的安州清酿。”俞慎思说着说着,把自己给说饿了。
其他几人调侃他:“小吃货。”
俞慎思又拉开帘子朝外瞧,街边茶聊酒肆坐满人,他抬头朝二楼望去,窗边楼台上也都是人,好不热闹。他忽然见到一张熟悉的面庞。
“大哥。”他抓了把俞慎言,指着一处茶楼临窗的人道,“你看那人。”
俞慎言顺着幼弟所知望去,窗边一位二十出头年纪的男子,锦衣玉冠,正与对面的人谈笑风生。
“像不像李郎?”俞慎思问。
俞慎言点点头,竟有五六分像,亲兄弟也不过如此。
钟熠也透过车窗望去,马车已经驶过,茶楼的旗子遮挡那扇窗,没瞧见人。询问俞慎言,“李郎是你县学的同窗?”
“不是,是……一位邻居。”
俞慎言又朝那扇窗户望了眼,已不见人,但那年轻人的装扮像是富贵人家公子,这和当初他们姐弟猜测李郎出身富贵人家倒是相一致。
李郎是萦州口音,若此人和李郎有关,多半是来安州
城参加秋闱。
俞慎思也如此猜想,若真是来参加秋闱,倒是有可能再见,兴许能从此人身上知晓一点李郎的身份。
钟熠忽问:“是上元节落水的那位?”
俞慎言不知他为何追问此事,点了点头,“以前租房时是邻居。”
钟熠张了张口想问什么,最后闭了嘴,目光又透过车窗朝后面看了眼。
第039章 第 39 章
瞿宅位于城西, 普通三进院。大姑父瞿乘小本生意发家,能在省城有这样一所宅院不易。
一别八-九年,如今姑侄相见, 大俞氏眼眶当即红了一圈。
兄弟二人刚行了礼,俞乔就扑过来抱着两个侄儿泣不成声。俞慎思动容,眼眶温热, 也溢出泪来。
一阵劝说后大俞氏才止住哭, 抚着从没见过的小侄儿的脸蛋声音哽咽:“你眼睛跟你娘一模一样。”
俞纶他们也曾这么说, 还说这位大姑姑和俞氏模样十分相像, 他看到大姑姑就知道母亲模样了。
大俞氏年近四旬,面皮白皙, 但满是疲态,两鬓已经生出几丝白发。俞纶说两位姐姐的眼睛最是灵动有神, 像清水中一颗乌黑发亮的珍珠,可面前大俞氏的双眸没有神韵光彩,反而像一潭死水, 满是沧桑。
一个人眼神的变化,不是年纪的堆积,而是历经世事的沉淀。显然大俞氏这些年过得并不如俞纶他们想象那般如意。
瞿永铭——大俞氏独子——劝自己母亲:“两位表弟过来,这是高兴的事,母亲莫哭坏了身子。”
大俞氏抹着泪道:“娘是太高兴了。”终于见到娘家的人了。
调整好心态便询问他们是不是饿了, 让人立即准备午饭。
饭后, 大俞氏领着他们去早已准备好的客房,又和他们兄弟说了好一会儿话,嘱咐他们一番, 这才在儿子的劝说下回去休息。
瞿永铭和俞慎言年纪相近,又同参加秋闱, 留在客房与俞慎言说了好一阵话,也没忽略俞慎思这个小表弟,捏了捏他的脸蛋笑道:“上次回去,小表弟还没出生呢,如今都这么大了,现在是随苏夫子读书吗?”
“表哥也知道苏夫子?”
“当然知道,你大哥的夫子。”然后询问他现在都读了什么书。得知面前这个小孩子四书都已经学完,惊喜问:“明年可参加县试?你大哥九岁就考了童生,是咱们临水县最小的童生。”
俞慎思没答话。俞慎言未满四岁就入私塾,他近七岁才跟着苏夫子读书,算来两年不到。苏夫子对俞慎言参加秋闱就不赞同,觉得太急了些,却知他是被逼无奈,最后松口。于他,上面有大姐和大哥撑着家,凡事用不到他顶着,是不会让他小小年纪就去考。
他自己也想再沉淀几年。
与其考中童生或者秀才,在榜上吊车尾,倒不如沉淀几年名列前茅更耀眼。
俞慎言道:“思儿入学晚,再等几年。”
瞿永铭点头赞同,“是不用急,年纪太小就考取功名,身边赞誉之声太多,容易自满,反而沉不下心向学,算不得是好事。”自古神童多得是,成年后还能够有大才者却寥寥。
瞿永铭走后,俞慎思便和俞慎言说大俞氏的事,他觉得大俞氏眼底满是沧桑,有说不出的愁苦。
俞慎言也瞧得出来,身为晚辈,又是瞿家外姓侄子,他们不好插手过问,只能这些日子小心观察,若是能帮大姑姑分忧一二自是最好,若是帮不上也只能祈愿了-
两日后,俞慎言带着幼弟去见白公子,瞿永铭担心他们对城中不熟,这几日进城的外来人又多,陪着他们一起过去。
三人还没进茶楼,抬头看到了二楼临街的窗口站着的人。
白公子依旧一身俭朴,见到兄弟二人第一句便是:“一年多未见,你们兄弟又长高不少。”面前少年和他差不多身量,旁边的男孩个头也到他胸口位置。
二人见礼后,便给白公子介绍自己表兄。
几人寒暄几句,白公子提到当日俞慎思送给念念的绘本,“念念如今开始识字,对你送她的画书特别喜欢。”
俞慎思心里一份窃喜,没撕就好。小孩子可喜欢撕书了。
“既然念念喜欢,晚生这几日再画一本,让人送到宁州府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老书摊文学 laoshutan.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