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书摊文学www.laoshutan.com提供的《在年代文里当厂长》 240-250(第22/24页)
雁觉得这似乎有点为难人,“等回去后,我努力学个菜,犒劳你。”
“那就不用了。”贺兰山看着迅速皱成一团的脸,“医院不是什么好地方,咱就别给医生护士添堵了。”
虽然是这个道理,但南雁还是在贺兰山胳膊上拧了一下,“那你就给我当一辈子伙夫吧。”
不做就不做,她还不想十指沾上阳春水呢。
贺兰山侧过头去,在她额头轻轻吻了下,“乐意为您效劳,女士。”
两人旁若无人的亲昵李朝阳早已经见怪不怪。
但被冷落的李翠英心里头十分不好受,什么意思。
高南雁她什么意思,竟然就这么走了!
她是真不怕吗?
“高南雁你没良心,要是咱娘没了,我看你怎么跟大家伙交代!”
李超英看着扯着嗓子嗷嚎的人,眼底透着些无奈。
对付这种人没什么好办法,别搭理她。
多给一个眼神都是你输。
只不过想到李翠英离开时的模样,李朝阳又有点担心,“你说他们该不会狗急跳墙,把人给弄死,再制造被气死的假象吧?”
石磊听得直皱眉,“你整天都在想什么有的没的。”
图什么,就为了让领导日子不好过吗?
这人脑子有病吧。
领导要真是垮了台,他们能有好果子吃?
“这你就不懂了吧,现在他们半点好处捞不到,索性就一不做二不休,我既然得不到任何便宜,那你也甭想过好日子。”
这种小肚鸡肠的人不是没有,她觉得领导那个娘家嫂子就有点这苗头。
“那我去那边看看。”
公社里的人说老高家没什么大事,他过去看看好了。
眼见为实。
“辛苦石头哥,早去早回哈。”
李朝阳懒得跑这一趟,有石磊去,她可以窝在林家的院子里吃烤地瓜。
听说是领导的徒弟培育的新品种,没那么多粗筋,在火堆里埋着烤透了,味道特别香甜。
她最是喜欢这个味道。
除了烤地瓜还有烤板栗。
拿刀在板栗上划拉一个口,丢到火堆里。
人远远的站着,等着那火堆里爆出一个个火花,再把烤熟了的板栗扒拉出来就行。
比起那些糖炒板栗差一点,但又有种说不出的人间烟火味。
李朝阳带领着邻居家的孩子一块在那里捯饬东西吃。
新盖的二层小砖房里,刘焕金坐在炕上看着窗外的人,“你这个秘书,真是一团孩子气。”
“是挺爱玩爱吃的。”还是个小狐狸,最擅长坑人。
林辰、石磊都被她诓了一个遍。
也就是这俩人大气,不然真要是以牙还牙,李朝阳不见得是这两人的对手。
这么一个活泼的人被安排到她身边,南雁寻思着,军区是想要自己活泼点?
但她不是年轻小姑娘,到了这个岁数也该稳重点才对。
“不过交给她办的事情也十分稳妥,不能被她的表象所欺……”
南雁的声音被匆忙跑来的人打断了——
“不好了焕金婶子,老高家两口子没了。”
? 250 自杀身亡
春节还没过去, 红武公社没冻死饿死人。
但小高庄的高老黑两口子却是吊死在家里。
正月初三的下午大雪纷飞,没多大会儿就给地上披挂一层白绒毯。
小高庄这边前所未有的热闹。
因为正在新年期间,走亲访友的还挺多。
赶上这么一桩新闻, 老高家门前是前所未有的热闹。
那略有些破落的与整个村庄的见状显得格格不入的农家小院,惹得不少外乡人讨论——
“他们家不是出了个大学生, 还有个很厉害的当官的吗, 咋还这么穷?”
“听说出息的闺女儿子都跟这家决裂了, 我咋听说那个高部长回乡探亲了, 该不会没回娘家回了她男人家吧?”
“你没听这家儿媳妇哭丧嘛,三请五请没请来,老两口想不开就寻了短见。”
“啊, 真的假的, 那这个高部长怕不是要倒霉了。”
诚如李朝阳说的那样,有人就是心眼小, 喜欢看热闹。
这事明明跟他没关系,但总是要发表高见, 似乎没他点评这一两句,这事就过不去。
遇到其他同样好热闹的倒也罢了,但小高庄的村民,听到这话第一个不乐意。
“这是谁家的亲戚在这放屁呢, 再胡说八道小心我笤帚疙瘩伺候。”
“就是,不会说话就闭上嘴, 都来咱们这打秋风了, 就别在这里装大爷。”
“高老黑他是咎由自取,以为今天自杀就能给南雁他们姐弟上眼药是吧, 中央才没那么眼瞎呢。要不是生了个好儿子好闺女, 他以为就他们这家里偷鸡摸狗的毛病, 还能在村里住着?”
“咋回事啊。”
“还能咋回事,村里其他人兢兢业业的干活挣钱,他家不安分,安排的工作不做就好吃懒做,整天想着败坏高南雁和高北辰姐弟俩的名声,不是去这家偷东西就是去那家白吃白喝,你以为这腿是怎么断的,大冬天的偷了人家的酒,喝醉了倒在外面,硬生生的冻得没了知觉。”
“要不是看着小高姐弟俩的份上,早就把他们送到局子里去了,大过年的自杀恶心谁呢,真以为自己是什么了不起的大人物是吧?高东升李翠英你们给我滚出来,别在里面哭丧装听不见,我就问你就你爹那德行,他会自杀?我看是你们两口子使得坏招吧。”
“就是,脸皮都比长城还要厚的人,会一气之下自杀?咱现在就报警,让警察来处理,死的可是高南雁的亲爹亲妈,让首都派法医过来,查出来看到底怎么回事!”
马书记和赵留真过来时,就看到小高庄的群众你一句我一句,倒是分析的头头是道。
是大过年的死人,还说什么“自杀”,可不是晦气的很。
明眼人都知道这是在给回乡探亲的南雁添堵。
又岂能让他如意?
哪怕老高家付出的是两条人命的代价。
马书记看着那七嘴八舌的村民,心里头颇是欣慰。
大家伙到底是知恩图报的,深谙吃水不忘挖井人的道理。
可比老高家这一群人强。
只是村里人明白这个道理不见得有用,就怕回头有人利用这事给南雁难堪。
很多时候,那些报纸媒体是不讲道理的,之前南雁就得罪过记者。
就怕回头再搞这么一出。
辟谣的哪有造谣的跑得快呢。
马书记头疼,他们都知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老书摊文学 laoshutan.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