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代文里当厂长: 130-14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书摊文学www.laoshutan.com提供的《在年代文里当厂长》 130-140(第4/26页)


    因为农村是平房,即便是房子塌了也不会有楼房厂房坍塌造成的后果严重。

    乡下晚上也没什么避暑的好手段,家里睡着外面睡都差不多。

    反倒是城市里不好安排。

    “想要再精确时间也不是不能,这几天持续观测就行。”

    距离地震发生时间越接近,地震台、监测中心所得到的反馈越多,也就越能够明确地震发生时间。

    把地震发生时间再精确,精确到三天以内最好不过。

    南雁不奢求精确到当天,她也知道这种大地震带来的影响巨大,震感不止这里,整个华北华东还有东北都会有震感反应,怎么可能保得住那些厂房呢?

    除非,从根上断绝地震。

    但这是痴心妄想,人类即便是能够探索宇宙,却也无法阻止地壳运动所带来的灾难。

    就像是恐龙曾经统治了地球,最终还是灭亡了一个道理。

    与天奋斗可以,人定胜天的精神是好的,但有些时候你得尊重事实。

    把人保护住,这是南雁给自己设定的第一个目标。

    南雁随着汪副主任参加座谈会,除了给各个县、自治县防震代表科普基础知识外,汪副主任一再强调自己以及其他地震队的预测。

    与会代表们对这个震情报告还有些不知所措。

    其实县里头也有这种预测,但准不准的谁敢说啊。

    要是准了,那就是成功预测,避免损伤。

    可要是不准,那就是白瞎功夫,连带着县里头的干部也会受到影响。

    南雁配合着汪副主任,“那汪副主任您再说说看,我们可以做什么工作来防震呢?我是沧城那边的,化肥厂的尿素合成塔不会受影响吧?”

    “根据我预测到的震级来说,对沧城那边的影响不会很大,不过还是要做好防范措施,两手抓吧,可以适当的进行地震逃生演戏,这样在出现震情时,群众们能第一时间逃离厂房之类的场所。这倒不是贪生不怕死,不管什么时候生命安全第一重要,人还活着那就事在人为,很多事情都还能继续做。可人要是没了,这事情就不好说了。”

    “另外就是怕地震发生在晚上,最近这段时间最好别睡在家里,空旷开阔地带睡觉,避免房屋倒塌造成的人员伤亡。”

    南雁认真的拿着小本子记下来,“成,我这就打电话回去跟厂里安排下,让他们进行演习。”

    唐山下面各县的代表听到这话有点傻眼,这是要来真的吗?

    倒也有点头的,觉得这种防患于未然很正确。

    晚间座谈会结束后,南雁跟各县代表聊了起来。

    也是事关震情预测。

    “南雁同志你真觉得会有地震?”

    “我希望没有,可万一有的话,咱们不听专家的意见,最后倒霉的还是群众,到时候群众骂专家就行了,说白养你们了,可咱们的良心不痛吗?”

    “可这小半个月的时间,太长了呀。”

    “我跟汪副主任打听了,他说还能再明确一下时间,要不这样好了,你们给我留个电话,咱们最近互通有无,尽可能的把这个时间摸准了,这样做工作时,群众也没那么多意见。”

    “成。”最先反应的是青龙县的代表小王,迅速写了小纸条还记下了南雁这边的联系方式。

    是招待所的联系电话,“我最近要在唐山这边学习参观,有事打招待所电话就行。”

    小王连忙点头,“那行,高厂长您要是有什么最新消息就给我打电话。”

    有他开头,交换联系方式这事就顺利多了。

    等着南雁把这些县科委负责人的联系方式都拿到,她多多少少松了口气。

    地震的震源点在丰南县,她也跟这边科委的负责人要了联系方式。

    接下来还有一个大块头要啃,那就是唐山城区。

    翌日,这次交流会正式结束,南雁请汪副主任带自己到地震台那边去看看。

    “想要学习学习,自己了解了,跟工人讲解的时候也才有的说,不然三言两语把我问倒了,我这不尴尬没面子嘛。”

    副局长听到这话笑了笑,“那成老汪,难得小高同志有这方面的觉悟,你就辛苦点,带着人去那边看看,迟一天回去也不要紧。”

    汪副主任没想到南雁说有法子让他多留两天,竟然是这法子。

    不过挺好,既然预测地震是在唐山这边,自然是留在本地来观测最合适。

    越是靠近震源地,观测越是精准。

    当然,这也是冒了风险的。

    毕竟距离他的震情预测,也就只有两天了。

    唐山地区有大大小小四十多个地震台。

    在面对自然灾害时,你不能说不积极。

    然而却偏生没有做好预测。

    上午的时候,南雁跟着汪副主任跑了几个地震台。

    神色越发凝重。

    “唐山靠海,我们要不去海洋局问问看?”

    “你是说,怕地震再引起海啸吗?”汪副主任后怕的很,真要是引发了海啸,那才是……

    救都没得救。

    “不好说。”

    21日,南雁和汪副主任前往海洋局研究所,与研究所的工作人员就震情预测交换了信息。

    海洋局研究所也觉得近期不太对,海洋生物格外不安,赞同地震将发这一观点。

    汪副主任再度跟首都、省地震研究大队、国家地震地质队电联交换意见。

    22日,无事发生。

    南雁留意到汪副主任神色越发凝重。

    那并非为自己的预测错误而懊恼,他坚信自己的预测没有错。

    今天不曾出现的地震,会在不经意时到来,而死亡倒计时已经开始,自己却什么都做不了。

    他只是一个研究室副主任,没办法发号施令,让整个唐山地区的群众躲避即将到来的地震灾害。

    南雁看着忧心忡忡的人,“还没发生就还有补救的机会,这样咱们兵分两路,你回首都去说服地震局,我在这边给省里还有这边地委继续做工作。”

    汪副主任下意识地想要答应,但又觉得不行,“留在这里太危险了。”

    “没事,我这人运气一向好,说不定还能给唐山带来好运呢,再说了我也会注意保护自己。”

    没有国家地震局的明确指示,唐山这边是不会采取避震措施的。

    南雁的兵分两路没有任何问题。

    “那行,你一定要照顾好自己。”

    四十出头的汪副主任看着比自己小了十多岁的女同志,“真要是发生地震,第一时间往空旷地区去,记着,命比什么都重要。”

    南雁看着这个最近疲于奔波而憔悴了许多的男人,“知道,回头有机会我请您喝酒。”

    送走了汪副主任,南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老书摊文学 laoshutan.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