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代文里当厂长: 130-14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书摊文学www.laoshutan.com提供的《在年代文里当厂长》 130-140(第3/26页)


    先是省地震地质大队上报国家地震局,今年渤海领域有地震趋势,震级可能大于六级。

    年初,唐山地震办也根据全市地震台的观测情况,在工作汇报中预测,唐山在今年七八月份或是下半年有一次不低于五级的强震发生。

    五月份,依旧是唐山地震办的杨主任在全国地震会议上再度提出,唐山在最近两三个月可能会发生强烈地震!

    而就在元帅去世的前两天,先后有地震台、地震科研小组发出书面预报意见,预测了这次地震。

    在南雁在首都忙活的这几天,国家地震局又收到了首都地震队的电话,电告一些异样。

    那是地震来临的征兆。

    孙副部原本还稍有些放松的神色越发的凝重起来,“这事可不是开玩笑。”

    南雁当然知道,这事容不得开玩笑。

    “唐山是拥有三百多万人口的工业城市,更是省里头第一经济城市,如果真的出现这种情况,不止是成千上万家庭的破裂,造成的经济损失也是无法弥补的呀。”

    孙副部当然明白,“现在这情况……”

    不好说啊。

    南雁当然知道,多灾多难的国家现在不能接受新的灾厄到来。

    然而天灾从来不会看你可怜弱小就跟你客气。

    “你有什么打算?”

    “我想去那边看看。”

    “胡闹。”孙元任神色严肃起来,“你又不是这方面的专家,你去看什么?”

    “您是担心我出事?”

    孙副部看她还有心情笑,想打人了。

    “您看,你也怕是吧,怕我出事。”南雁却是揪住他这一点不放,“我知道,我不该插手这事,可是我不该插手的事多了去了,无线电厂跟我又有什么关系呢,我不也插手了吗?”

    南雁的话让孙副部有口气憋在胸口。

    难受极了。

    “既然知道了,我总得确定下才是,您放心我不会胡来的。”

    二十多万人丧生,十多万人重伤,四十多万人死伤的大地震,哪怕用最市侩的经济眼光来看,都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巨大的财产损失。

    更别提人。

    中国从来不缺人,甚至人太多了。

    但也不该以这样的方式,让万千家庭破碎的送走这二十多万人。

    孙副部看着那神色坚定的年轻人,知道他劝不动,末了也只能一句嘱咐,“那你注意着点。”

    “我知道。”

    七月十六号,南雁离开首都前往唐山。

    大地震发生在七月二十八号的凌晨三点四十二分,托电影的福,南雁对此印象深刻。

    还有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南雁总能做点什么。

    唐山正在召开地震群测群防工作会,南雁过去的时候赶上了这个会议的尾巴,也遇到了点麻烦事。

    地震局的副局长并不赞同与会的研究室汪副主任的地震预测。

    “我不是大放厥词,万一真的出了事,那牵扯到的何止是百万人,咱们地震局的难道还不知道地震的危害?”

    “行了老汪!”副局长抬手,示意他不要再说,“这事是局里的看法,并非我一个人能决定的,会上我不能让你发言,这事没得商量。”

    汪副主任听到这话急红了眼,“万一真的出了事,咱们还能睡得着吗?”

    “你急什么?我说了会上不能发言,你就不能去参加晚间座谈会,跟他们聊一聊吗?”

    这变通让汪副主任愣了下,旋即笑了起来。

    副局长连忙叮嘱,“聊可以聊,但这只是你个人的看法,不代表地震局就支持你,明白吗?”

    “知道,我……”汪副主任看着过来的人,连忙噤声。

    南雁客气的跟人打招呼,“付局长,汪主任好。”

    副局长点了点头,“记着我说的话。”

    “知道。”汪副主任要走,但是被南雁给留下了,“我对抗震工作有些兴趣,晚上的时候能去参加这个座谈会吗?”

    这个兴趣让汪副主任十分高兴,“好呀好呀,小同志你是……”

    “沧城来的,我们那边也有点震感,我担心地震会影响到工厂,听说这边在开会,就过来瞧瞧。”

    “沧城呀,你是……”

    南雁伸出手去,“高南雁。”

    汪副主任登时眼睛瞪得像铜铃!

    “高南雁同志,我知道,竟然是你。不对,不是你还能有谁呢?欢迎欢迎,我也希望能够在座谈会上,为你提供一些帮助。”

    南雁等不及座谈会,她现在就想知道这位国家地震局研究室副主任对这次大地震的预测!

    作者有话说:

    二更啦

    关于地震的资料,参考了文章《我们预测了唐山大地震》来自百家号文史旅研究

    ? 132 地震

    汪副主任的预测算是比较精确的了——

    7月22日到8月5日, 唐山、滦县一带可能发生5级以上地震。

    南雁很快就明白,为什么国家地震局会这般态度。

    因为这个时间还不够精准。

    真要是这么搞,意味着未来两周内唐山、滦县一带将会陷入另类的精神疲惫。

    这样很容易出事。

    南雁忍不住问, “能不能再把时间范围缩小一些,这样的话或许大家接受度更高呢?”

    汪副主任苦笑, “这不是接受不接受的问题, 这段时间国家地震局没少接到各地的电话电报, 预测都是五级甚至六级连七级的都有。”

    瞧着拧着眉头的南雁, 汪副主任觉得自己这话说的不太好,“我不是说你小同志,只是地震预测工作的目的, 是为了防震, 也得给地方上一些时间来预防地震。”

    南雁点头表示理解,她这次来唐山也不是为了救震。

    她一个人能做什么呢?

    防震更为重要。

    “滦县那边有不少的矿井, 如果地震时工人在矿井工作,那造成的人员伤亡会很大。”

    “是呀。”

    “那要是唐山呢?唐山是工业城市, 您是地震局的专家在这方面有经验,依照您的经验来看,那应该如何尽可能的避免人员死伤呢?总不能不工作吧。”南雁笑了笑,“只要在车间厂房工作, 地震的时候不免就会出现死伤。所以我觉得,还得把这个时间更精确点。”

    “那么大一个城市, 城市里的人口就有好几十接近百万, 这半个月不可能不工作,晚上虽然好说些, 大不了睡大街就是了, 夏天也不怕冻着, 一天两天还行,时间久了群众肯定有意见。”

    南雁的话让这个研究室副主任沉默了下,“城市遇到地震很难应对,在这一点上农村更好一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老书摊文学 laoshutan.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