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书摊文学www.laoshutan.com提供的《朕与大将军清清白白》 60-70(第4/11页)
至少有些事他不用亲力亲为了。
崔衍昭对旁边的黄门侍郎道:“替朕拟两份诏书。
“一份晋封大将军为随国公,领东扬州之会稽、东阳、新安、永嘉、临海五郡;一份晋公爵为王,领南沛、南下邳、广平、广陵、盱眙、钟离、海陵、山阳八郡,益随国。
“其他统一按照旧制。”
听崔衍昭说完,侍郎露出不敢确信的神色,犹豫道:“陛下……”
崔衍昭疑惑:“还有别的问题吗?”
侍郎道:“臣听闻陛下是要晋封大将军为后。”
崔衍昭:“……”
谣言向来伤人,尤其想到这谣言还是他自己搞出来的,更让人郁闷了。
崔衍昭露出心平气和的微笑:“此事大将军已经拒绝,不要再提。”
总不能封后也要搞个三辞三让吧?形式主义也是要有限度的。
侍郎看崔衍昭态度坚决,不再多言,默默地开始起草诏书了。
崔衍昭心想自己离退休又进了一步。
但是这次回到建康,他发现朝中反对王适安的势力还是很强大,给王适安封王恐怕不会顺利。
崔衍昭补充道:“给两份诏书都加一句:位在诸侯王上。”
这样就算只能走到晋封国公这一步,也能让王适安拥有封王之后的地位。
实际地位有了,大臣们习惯之后,对于名义上的改动,反抗情绪也就不会那么强烈了。
敲定王适安的晋封事宜,接下来就是水患。
崔衍昭并没把夏国的国书放在心上,他最开始是震惊了一下,但仔细想想,没有正常人会把亲妈远嫁。
尤其江南和夏国现在关系并不怎么好。
他直接把这份国书当成对面在嘴炮,因为战场上没得到便宜,所以试图在精神上取得胜利。
既然对面态度轻浮,那他也不必认真对待,如果夏国使臣问他意见,他就按谢珉说的来,就说后位已经被王适安预订了。
虽然王适安不同意做皇后,但做一次他用来劝退夏国的虎皮,王适安应该是能接受的……吧。
不过和夏国使臣说话的时候还是挑个非正式场合为好,免得有著作郎到场记一些乱七八糟的,连累得名声到后世都不清白。
崔衍昭把手里记录灾情的奏表翻了又翻,记下了里面的内容。
从奏表内容来看,各地问题并不严重,不会影响下一季度的税收。但他并不信任奏表里的内容,毕竟就连封建制度集大成的时候传到皇帝手里的奏表都存在弄虚作假的情况,更别提被架空的他了。
崔衍昭忽然想起,王适安也知道水患这件事,他回建康宫后就再没见过王适安,也许王适安已经开始调查了。
从其他大臣那里要不到完全可信的资料,他还可以找王适安——
作者有话说:大家七夕快乐,么么哒
第65章 通知 待到傍晚,崔衍昭总算得……
待到傍晚, 崔衍昭总算得空出宫。
天光晦暗,空中犹在飘雨。近来雨停一阵下一阵,连绵不绝, 让气候犹为湿冷。
崔衍昭都加了好几件衣服。
到了王适安门前的时候, 正好碰上王适安从另一方向回来。
王适安步行, 也没有撑伞,从青巷中从容行来。若忽略严峻的神态,全然像是悠然漫步去了。
见到崔衍昭,王适安唇一扬, 大步上前。
“陛下此时造访,有何要事?”
崔衍昭把王适安刚才的神态看在眼里,想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秘密,也没有揭破,直接道:“朕可否进府坐坐?”
王适安视线朝道路上一掠, 又重回到崔衍昭身上, 做出邀请的姿态,“臣也正好有话向陛下言说。”
将近两天没见,崔衍昭感觉王适安……什么也没变。
说起来不到两天的时间也改变不了什么,但大概是因为王适安地位即将变化,他总觉得他和王适安之间有些东西不太一样了。
进入王适安府中厅堂,侍人给他们上了茶汤。
崔衍昭端起一盏茶, 浅喝了两口, 琢磨怎么开口对王适安说自己的想法。
也不过三件事而已。晋封、糊弄夏国使臣,以及询问王适安水患情况。
还是先从晋封开始说起吧, 王适安高兴了,后面的事情进展也会顺利些。
他正要张口,王适安忽然道:“淮南太守骄纵肆虐, 已被臣交付廷尉。”
崔衍昭回忆了一下,想起这位淮南太守以前还是王适安自己举荐的。现在王适安又把人交付廷尉,大概是经历了一番从志同道合到志不同道不合的决裂过程。
兄弟或者姐妹间渐行渐远,电视剧里常演,里面的主人公通常都很痛苦。
他没经历过,但见得多了,也能理解一二。
“道不同不相为谋,还请大将军节……”哀。
还没说完,王适安道:“他已经被臣殴杀,廷尉收到尸体,不日应会上奏陛下。”
……好吧。
崔衍昭眼睫轻轻抖了一下。
他该想到的,王适安就不是能把委屈往肚子里咽的人,让王适安不痛快的,这辈子基本也一眼望到头了。
“朕知道了。”
王适安说完,这才询问道:“不知陛下造访所为何事?”
崔衍昭很官方地道:“朕闻先王所以莅天下,是尊崇圣德,建侯褒功。大将军天纵睿圣,果敢明远。羌虏犯境、海夷作乱,均赖大将军之功,使河东父老,再睹华章;南越僻地,重服王化……”
说着说着,他发现王适安看他的眼神变得微妙,好像是觉得只有两个人在场,他讲话过于正式了。
但崔衍昭正想拖时间,他一边背台词,一边疯狂思考待会怎样安全地把要在夏国使臣那里用王适安作为挡箭牌的事交代出来。
本来以为先哄高兴王适安,再提后面的事会很简单,但现在看来,王适安翻脸也是又快又狠的。
瞒是肯定瞒不住的,而且骗人肯定是要和王适安沟通,要不然会很容易露馅。
还好他心态好,哪怕被王适安看着,还是毫无阻碍地把话全都说了出来,“朕仰鉴玄应,俯察人谋,宜晋封大将军,先为随国公,领东扬州之会稽、东阳、新安、永嘉、临海五郡;再晋公爵为王,增领南沛、南下邳、广平、广陵、盱眙、钟离、海陵、山阳八郡。大将军之职如故。”
说完这一长串,崔衍昭默默又喝了几口茶。
倒不是因为一口气说得多了,主要还是心里紧张,他一紧张就想喝水。
一盏茶喝空,王适安拿起旁边的越瓷茶壶给他重新倒上。
崔衍昭感觉王适安态度有些平淡。
封王之后,距离受禅登基也就一步之遥,马上就要实现人生目标了,就算心态再好,也不该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老书摊文学 laoshutan.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