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书摊文学www.laoshutan.com提供的《朕与大将军清清白白》 60-70(第3/11页)
之心。”
说完,谢珉露出运筹帷幄的微笑,看着因他发言而陷入思考的众人。
他想,朝中没有人比他更懂陛下的心思。
陛下并不是真的要立王适安为后,只是要传递出一个后位被王适安预订了的信号。
这样一来,纵然北胡因为和亲被拒再有不满,因为才在王适安这里吃过亏,肯定也不敢多言。
而且这也能削弱王适安的威望,身为大将军,不想着建功立业,反而惦记起后位来,活脱脱幸臣作派。
王适安就算看破这一层也无能为力,这就是无法躲避的阳谋,除非王适安立刻率兵夺权登基,否则短期内幸臣的嫌疑是难以洗清了。
不过王适安反应过来后,怒火必然要有个发泄口,决定是陛下做的,脏水也是陛下泼的,那陛下……
谢珉悲伤地想道:为了江南正统不被胡人破坏,只能苦一苦陛下了。
下定决心后,谢珉忍着悲伤,郑重地行礼道:“臣再请陛下封大将军为后!”
有谢珉带头,其他官员不管想明白还是没想明白的,全都纷纷化身复读机:“臣再请陛下封大将军为后!”
殿内声音无比整齐,活像是所有人已经排练好了一样。
崔衍昭:“……”
已经第二次了。
怎么这些人对让王适安做皇后这件事就这么热衷呢?
*
卫衍将侄子和侄女都留在宫中,指派国子博士为他们侍讲。
卫湘听讲了一会。
小孩子们才从生命威胁中脱身,还惶惶不安,如今表现得并不良好。
卫湘觉得无聊,找卫衍去了。
见着卫衍,卫湘说道:“二兄,我想念大兄了。”
卫衍怔然落泪:“孤也想念兄长。”
兄弟二人一同陷入对逝者深深的怀念。
过了一会,卫湘说:“大兄的孩子一点也不似大兄机敏。”
卫衍沉默地流着眼泪。
他从出生便活在兄长阴影之下,兄长疑心很重,他不敢表现出聪明,也不敢触碰兵权,步步为营,如履薄冰。最后更是远离邺城去了晋阳。
可是在兄长死后,他又总会想起从前兄弟相携的时光。就连兄长曾经的嘲笑和戏弄,此时回想起也觉得温馨。
卫湘:“二兄……”
察觉卫衍情绪低落,他决定提一些能让人振奋起来的事情,于是语气轻快地问:
“二兄给母亲的嫁妆里都准备了什么?”
卫衍停止了落泪,嘴唇抿起,阴沉的目光注视前方,迟迟不语。
卫湘:“二兄?”
卫衍:“嫁妆……孤忘记了。”——
作者有话说:这章是昨天的,感冒了晕晕的,脑子不够用了qaq
大家晚安~
第64章 诏书 “快看,那是宫中的车驾……
“快看, 那是宫中的车驾!”贺拔钦看见从邺城方向而来的长长车马,激动起来。
从前几日拦下太后的车驾后,他就翘首以待, 天天等待着宫中来人把太后接回去。
在他看来, 太原王很可能只是和太后发生了矛盾, 一时置气才说要把太后远嫁,等醒悟过来肯定会接回太后。
母子之间,肯定不会有太过分的仇恨。
鲍检照本来在另一处晒太阳,被贺拔钦惊动, 走到贺拔钦的位置向前方张望,果然看到了道路中长长的队伍。
最前方是两名官员作为导骑,仪仗队列紧跟在后,整肃恢宏。
贺拔钦庆幸道:“还好我们当时决议拦下了太后,看, 邺宫又要接太后回去了。”
要是他们没有阻拦, 太后此时已经过了国境,再想回邺城就难了。
鲍检照没有立即出声。
虽然他也觉得太原王不至于真把亲生母亲嫁到江南,但此时派来的阵势也太大了,让他觉得不像是接人回去,倒像是太原王遣送来的陪嫁。
本身作为卧底就是多说多错,在不确定情况的时候, 鲍检照保持沉默。
与他的镇静相比, 贺拔钦就激动和兴奋多了,对着身旁的亲兵喊道:
“太原王接太后回宫了!”
他还指派了士兵去向陆玉光报信。
陆玉光车驾被阻拦后, 下榻在城中一处宅院。
听到贺拔钦让人传来的消息,她情感上很想相信,因为她总不能真被一句话发配到江南去, 但理性上,她又觉得这个二儿子心机深沉,手段狠辣,事情不可能就这样简单告一段落。
现在想到卫衍,她还是忍不住要在心里骂一声“逆子”。
她倚在凭几上,思索怎么才能让卫衍明白,有些问题不是嫁走母亲就能解决的。
过了一阵子,庭院中传来人来人往的声音,相当热闹。
贺拔钦站在陆玉光所在房间门口的位置,吞吞吐吐道:“禀太后,太原王遣人送来了……陪嫁。”
贺拔钦因为之前的判断失误,尴尬极了。
来自邺宫的队伍阵势如此浩大,本以为是接回太后,没想到是送陪嫁。
他曾在晋阳时与太原王共事一段时间,自认为对其处事风格有所了解,也怎么都想不到太原王似乎还真铁了心要将太后嫁出去。
倒是陆玉光心里生出果然如此的感觉。
她就知道卫衍不会让事情就此结束,卫衍是在给她下马威,也是在敲打她背后的勋贵集团,以不可捉摸又雷厉风行的作风来树立威望。
她用目光示意案几上的信纸,对贺拔钦道:“遣人把这封信送给条侯。”
条侯叱干荣曾经同卫宁一起出生入死,朝野中威望极高,卫衍不可能轻易处置叱干荣,由叱干荣出马劝诫卫衍正好合适。
叱干荣、贺拔钦都是勋贵出身,从卫宁死后,勋贵就依附在陆玉光手下,在他们面前陆玉光说话还是颇有分量。
贺拔钦领命,正要转身离开,陆玉光忽然问:“太原王都送来了些什么?”
贺拔钦有些诧异,但还是回答道:“经臣清点,仪仗中有三马軿车一副,女御十人,司乐员、司膳员各二人,宫廷乐师十二人,另随明珠一箧,绢十万匹……”
陆玉光越听,脸色越发难看。
卫衍准备得确实充分,就像要真的把她嫁出去一样。
她沉吟道:“把法驾和軿车都拆了,上面的金箔珠宝赏赐军中,明珠、绢布诸财物同样赐予将士,就说是保护吾的赏赐。”
*
大概是为了一线吃瓜,大臣们这两天来得格外积极。
崔衍昭看到了好几个此前一直告病请假,最近才来上岗的生面孔。
虽然这些人上岗的动机不是很好,但结果是好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老书摊文学 laoshutan.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