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综合症: 70-8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书摊文学www.laoshutan.com提供的《学者综合症》 70-80(第12/15页)

看着顾玺脸上没什么特别的表情,忍不住先开口:“怎么样?难不难?”

    顾玺上车,接过他递来的矿泉水,拧开瓶盖喝了一口:“比预赛难多了。”

    “啊?”柏瑾之心里一紧,“那你……”

    “但也就是大学物理的内容。”顾玺补充道,嘴角勾起一抹浅淡的笑:“没老师说的那么难。”

    柏瑾之看着他眼里闪烁的自信,放下心:“好吧,算我多问,早该知道你肯定没问题。”

    “只是理论考试而已。”顾玺往后一靠,闭上眼:“还有实验考试呢。”

    理论考试通过后才能参加实验考试,因此,要等到第二天批卷完成,才能继续考试。

    第二天清晨,理工大的公告栏前已经挤满了人。

    顾玺隔着老远就看到自己的名字排在第一位,后面标注着“理论考试通过,实验考试时间:14:00-16:00,地点:物理实验楼302室”。

    顾玺没细看具体分数,只记住了实验考试的时间和地点。

    下午两点,他准时来到理工大学物理实验楼。

    实验考场被分隔成多个独立的小房间,每个考生面前的实验台上摆放着器材:气垫导轨、光电门、直流电源、示波器……

    今天的题目是“设计实验测量变截面圆柱体的转动惯量,并分析空气阻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这是一道典型的设计性实验题,需要自行搭建实验方案,选择测量仪器,处理数据并评估误差。

    顾玺戴上手套,先是仔细检查了一遍器材,随即在草稿纸上画出实验原理图:利用气垫导轨减少摩擦,通过光电门测量角速度变化,结合牛顿第二定律推导转动惯量的表达式。

    他的操作异常熟练,调平导轨、连接电路、设置示波器参数,每个步骤都精准到位,甚至在安装圆柱体时,还特意用水平仪校准了轴心。

    数据记录阶段,他没有急于测量,而是先做了三次预实验,观察数据的波动范围,确定最佳测量次数。

    处理数据时,他不仅计算了转动惯量的平均值,还运用最小二乘法进行线性拟合,并用误差传递公式估算了各测量量对最终结果的影响权重。

    当他利落的完成实验报告,将器材归位时,监考老师忍不住多看了他几眼,眼神里带着赞许。

    第79章

    A市物理学会的评审室里, 空调嗡嗡作响,却驱不散空气里纸张油墨与咖啡混合的味道。

    复赛答卷堆成的小山前,王教授用红笔在一份答题卡上打了个勾——第23题的附加问, 这名叫顾玺的考生,用流体力学的伯努利方程推导出了电磁感应的特殊情境解, 步骤跳脱却逻辑严丝合缝。

    “这个顾玺真厉害啊……”他的语气中满是赞赏。

    顾玺的答案显然已跳出课本的标准答案,完全以自己对物理的理解方式来解答, 却比标准答案更简洁,直指物理核心,令改卷的王教授频频赞赏。

    “王教授, 有那么好吗?”旁边一名教授好奇地凑过来看了几眼,忍不住抢过试卷:“让我来改吧!”

    他已经多久没看到这么优秀的答卷了?

    “不行不行, 这是我的!”王教授抢回来。

    众考官都好奇地凑过来:“让我们也看看!”

    从9月20日复赛结束算起, 审批总共花了十七天。直到第十八个清晨,物理学会官网的“获奖公示”板块终于刷新。

    顾玺的名字以A市省赛第一名的姿态置顶。

    这天正好是周末, 顾玺在音乐室练琴, 手机突然震动,屏幕亮起,显示是方老师的来电。

    “顾玺!”电话那头方老师的声音激动得有些发颤:“复赛成绩出来了,你拿了第一名!”

    顾玺闻言嘴角微微上扬。这个结果在他意料之中,但听到正式消息时,心里还是泛起一丝喜悦。

    “其他同学呢?”他轻声问道。

    “陈梦和唐亮都是第三名!也不错了!”方老师的声音里满是自豪,随后语气又低落下来:“可惜其他同学没拿到名次……”

    与方老师通话结束不到半小时,顾玺的手机再次响起,来电是个陌生电话。

    “你好,是顾玺同学吗?”一个热情得过分的中年男声从听筒里传来:“我是XX理工大学的招生办主任,恭喜你在物理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我们学校可以为你提供全额奖学金和保送名额……”

    顾玺皱了皱眉, 礼貌地打断对方:“谢谢,不好意思,我目前没有升学的打算。”

    挂断后不到五分钟,第二、第三……数个电话又相继打过来。

    “你好,顾玺同学,我是XX理工大学招生办,恭喜你获得省赛一等奖……”

    “顾玺同学,我们学校愿意提供每年八万的奖学金,只要你承诺报考……”

    “顾同学,我们有自主招生保送名额,物理专业直接录取……”

    来电一个接一个,带着职业性的热情与不容置疑的急切。

    顾玺这才想起,报名表上填写的联系方式那一栏,他当时留了常用的私人号码。

    这些招生电话来自天南海北,校名各异,但共同点是:都不在985、211的序列里,却都想用“高额奖学金”和“保送名额”忽悠他就读。

    对此顾玺自然全部婉拒:

    “谢谢,我暂时没有考虑。”

    “抱歉,我的目标院校不是贵校。”

    “请不要再打电话了,谢谢。”

    有一个招生老师特别执着,一天连打十几个电话,顾玺再三拒绝都没用,干脆将他拉黑。

    但对方似乎早有准备,换着号码轰炸,在电话里苦口婆心:“顾同学,我们知道你是竞赛尖子,但来我们学校,奖学金绝对到位……”

    顾玺直接挂断,将几个高频号码拖进黑名单。

    他参加物理竞赛不是为了保送名额或奖学金,而是为了能在决赛场见到宁一帆,这些学校不在他的规划版图里。

    周三下午放学,顾玺戴上鸭舌帽和口罩,背着双肩包走出永明高中的自动感应门时,发现校门口多出了几个拿着招生简章、眼神左顾右盼的陌生人。

    其中一个穿格子衬衫的中年男人快步迎上来,拦住了顾玺的去路。

    “同学,请问你认识顾玺吗?”男人问着。

    顾玺下意识想绕开,却听见旁边几个同学小声嘀咕:“又是来堵顾玺的?”

    “昨天就有好几个学校的人在这儿蹲点了……”

    他顿住脚步,抬眼看向男人:“我就是顾玺。”

    男人叫李宇,是CX理工大学招生办的骨干。他前几天打了不下十个电话,从最初的温和介绍到后来的急切劝说,甚至许诺“私下再谈奖金幅度”,都被顾玺用不同理由婉拒,最后一次通话还被直接拉黑。

    此刻他盯着眼前的少年,在对方承认自己是顾玺后,正要开口继续游说,却见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老书摊文学 laoshutan.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