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捡垃圾养子民: 50-6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书摊文学www.laoshutan.com提供的《朕捡垃圾养子民》 50-60(第3/13页)

子对大皇子还有点不服,即便这段时间他跟老大联手对付老三,但也只是面和心不和。可经此一事,二皇子才知道老大是个实诚的。

    若他们兄弟几个一定要有人当太子,他宁愿那个人是老大,便宜了谁也不能便宜了老三去。

    二皇子没能在外头逗留多久,很快便被侍卫催促着离开了。

    临走前,二皇子与大皇子还彼此交换了个眼神。

    祁桓看得许久都没松开过眉头。倘若他做过也就罢了,可这件事情他根本没沾过手,平白无故被人冤枉,实在是不爽。

    回府后,冯英华又一次等在府中。二人不久之后即将成婚,按理说,冯英华不该来,可近来祁桓势力太盛,冯家只希望冯英华能赶紧与祁桓处好感情,日后好为冯家跟祁桓牵线搭桥。

    可惜今日,祁桓没心思跟冯英华演戏。

    冯英华本想调头就走,但是想到父母一再强调,让她体贴、端方,冯英华还是忍住了,甚至温和地上前问道:“殿下可是为了近来二皇子的事情忧心?”

    祁桓并未否认,也想听听冯家对此事的态度。

    冯英华见对方看着自己,多了些信心,想到二人立场一致,冯英华还好心提醒:“依我看,殿下实在不必为了此事烦恼。二皇子深陷流言,自顾不暇,往后便再没有能力争夺储君之位,殿下不费吹灰之力便解决了一位劲敌,真是上天庇佑呢。”

    祁桓:“……”

    得了,他算是看明白了,冯家压根就没有好好教过这位姑娘。

    老二是不行了,不是死了!

    他半死不活比他活蹦乱跳更可怕,后者还能单打独斗,前者变成了依附老大,合力来对付他一个。

    祁桓揉了揉眉心,疲惫道:“今日天色已晚,冯姑娘还是先回吧。”

    冯英华也没了笑脸,若不是还顾及着身份,她都想给祁桓两巴掌。她是喜欢祁桓,可祁桓也不能这么折辱她!

    冯英华走了,走得不是很体面,但祁桓已经顾不得关心她的情绪了。他是百思不得其解,究竟是谁折腾了这么一出?

    系统冷不丁出声:“说不定是宋陵呢?”

    祁桓:“……”

    冯英华没脑子,系统看样子也没了。宋陵远在燕国,他费尽心思扳倒老二做什么?

    不出祁桓所料,老二没多久果然投靠了老大,看来他往后的路要更难走了。

    半个月后,吴乾跟刘晦再次聚于宋陵的书房,三人都默契地决定收手。其实他们也就只散播了那么几个谣言,后面的都是齐国百姓自行挖掘发挥,传到最后,甚至比他们说的那些还要离谱。

    流言本就是不可控的,百家姓又对这些宫廷秘闻极感兴趣,他们在其中浑水摸鱼,方便得很。

    刘晦还有些兴奋,询问接下来是否要更进一步?

    宋陵实在是怕了他了,才刚整了齐国二皇子一把,对面肯定有所警觉,此刻若是再有动作,岂不是将把柄送到人家手里?他赶忙掐断刘晦的小心思,转而问道:“你不是说要分设南北考场呢,这事儿自提出之后一直没有进展,怎么,如今已经放弃了?”

    “那断不可能!”刘晦立马激动起来,他这阵子没有推进是因为急着在齐国搞事儿。眼下搅和齐国已经告一段落,那他便要腾出手来对付燕国那些京官了。

    “陛下您且等一等,十日之内,微臣必能促成此事!”

    宋陵露出质疑的目光,吴乾更直接:“十日?你也太不中用了。”

    刘晦咬了咬牙,恶狠狠道:“五日!”

    吴乾哼了一声:“做到再说吧。”

    他也想看看,这个刘晦究竟还有多少手段没使出来?

    第53章 借粮

    宋陵知道吴乾在刺激刘晦,但只要不过火,他向来不插手官员之间的争锋。

    要真是插手,没准两个人都会觉得他偏袒对方。

    不过好奇肯定是好奇的,宋陵用晚膳的时候还在跟江羡鱼提起刘晦。

    刘晦跟吴乾虽然都喜欢使阴招,不过刘晦偏向于损招,吴乾更喜欢出毒招,吴乾对敌人从不会心软。好在这两人都是自己这边的,宋陵也希望他们能友好相处,但目前来看有些困难。

    近来刘晦在宋陵口中被提到的次数有些多,江羡鱼听出了宋陵对刘晦的纵容。她虽然没怎么见过对方,但有关对方的事却经常听到。其实也不怪宋陵会对他有所不同,闹腾的人本就引人注意些,更何况刘晦是真有本事。

    江羡鱼道:“他是个心里有成算的,不止是科举的事,升官没准都能自己给自己铺路。你上回说,刘晦跟礼部的人有往来,他这定是盯上了礼部尚书的位置了。”

    宋陵毫不在意地给江羡鱼夹菜:“盯就盯吧,那位置本就是能者居之。”

    俞忠当了这么久的礼部尚书也没有什么建树,换成刘晦,至少能做成点事。只要他不再受贿,这人就没什么大的缺点。不过刘晦本身就是个外来者,提拔他,还是要遭受不少非议的。

    刘晦自己能多折腾出点成绩也挺好。

    刘晦也是个硬茬,五天功夫办成这样一件大事,肯定是不够的。但他既然答应陛下,再难也得勉力一试。

    他没准备去找那些高官,这些人跟吴乾一样,眼睛长在头顶上,一向看不惯自己。有许多甚至还远不如吴乾。吴乾再傲,起码议事时能不带一丝个人恩怨,而那些心眼儿比针尖还要小的高官员,根本分不清轻重缓急。

    刘晦不屑与其为伍。

    高官不能指望,刘晦也只能寄希望于各衙门里那些五品及以下的官员了,尤其是家境不好的。

    家境不好的做京官是真的难,人家住着祖辈传下来的大宅院,生活富足,无忧无虑;他们则只能缩在朝廷开恩给建的小房子里,一家数口挤在一块儿,日子过得甚是拮据。但要说搬出去,那更不可能,建康城的房子太贵了,虽然比不得齐国的京城,但也算寸土寸金,靠着俸禄的确租得起,但往后的日子肯定更难挨了。

    这样对境遇,怎么可能不对那些高官恨得咬牙切齿。刘晦设身处地的替他们想了想,反正要是他他肯定是恨的,他最看不得不如自己的人把持着比他高的官位,过着比自己还要富足的日子。

    刘晦连夜筛选出一批名单,第二天别让他在刑部的那些同僚给组了个饭局,邀来了一半人。

    宋陵实在好奇,于是也派了人过去。

    刘晦瞥见后发

    现是陛下身边那小太监乔装打扮的,只当作没看见。他拉拢人也是光明正大地拉了,就算过程被陛下听到了也无所谓。

    于是不久后,宋陵便从小太监口中听完了全程。

    对于刘晦的口才,宋陵早就心里有数,但是没想到他煽动人心的本事这么强。

    刘晦没有许诺什么,只是一味地激化矛盾。

    虽然他宴请的这些都是京官,但是官位都比较低,且出身也不大好。南北分设考场本来是南北双方读书人的事,结果刘晦偷换概念,变成了高门大户跟寒门子弟的对立。呼吁这些官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老书摊文学 laoshutan.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