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捡垃圾养子民: 30-4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书摊文学www.laoshutan.com提供的《朕捡垃圾养子民》 30-40(第8/13页)



    其实余晋元本来是想以过失杀来判的,但他担心这话说出口能让陛下将他也一道砍了。

    宋陵审视地瞥了一眼余晋元。作为想要拉拢的对象,宋陵自然也是不想让余晋元与自己离心的,但黄茂山必须得死,所以,宋陵得让余晋元自己改变主意:“先收监,等那五户人家赶来汀州再议。”

    余晋元松了一口气。

    黄茂山也擦了擦冷汗,欣喜自己死里逃生。虽然陛下没有收回成命,但只要他还活着就有指望。不仅余大人会为他奔走,其他弟兄们也会为他求情。这么多人帮他,陛下总会网开一面的。

    杨文和注意到这黄茂山这厮被押下去时,还有些劫后余生的庆幸,瞬间觉得这人没救了。连眉眼高低都看不懂,那被砍头也是活该。

    数日后,韶州的五户苦主被宋陵请来了汀州,当地官府已经给了他们一笔赔偿款,但他们坚持要来汀州,亲眼看看黄茂山的下场。

    宋陵没有见他们,反而派了余晋元去接待。

    余晋元在路上还在想着,要如何说服他们帮黄茂山求情。虽然误杀了五个人的确是黄茂山的错,但他毕竟是自己的手下,余晋元总要为他奔走。可是这份坚定在看到那五户人家后,消失殆尽。

    来的人要么是老者,要么是妇孺。黄茂山将他们家中的儿子、丈夫、父亲都杀了,这些人过来不过是为了讨一个公道。但他们也知道,这世上本就没有什么公道可言,这一行或许可以报仇,也或许会就此丧命。有人悲观绝望,也有人愤慨嘶吼。

    余晋元在他们的目光中,逐渐败下阵来,甚至不敢道明自己的真实来意,只是匆忙询问他们衣食上可有缺少的东西后,便逃一般得离开了。

    余晋元漫无目的地在城中走了半日,最后在傍晚时分再次求见宋陵。这一次,他没有给黄茂山求情,只是请宋陵秉公执法。

    若非今日所见,余晋元也察觉不到自己压根没有脸面去求情,黄茂山对他而言确实不同,或许还能称得上一句劳苦功高,但他对燕国并无贡献,相反还因为性情暴躁残害五条人命,引得韶州民怨沸腾。于情于理,黄茂山都留不住了。陛下秉公执法,不袒护官员,这不正是他想要的明君吗?既是

    明君,就应该一视同仁,即使是他也不能质疑。

    宋陵见他自己想通了,终于放心地给黄茂山宣判死刑。

    余晋元不袒护自己人,宋陵用着才放心,他不需要一个拎不清且没完没了护犊子的将军。能遵纪守法就已经很不错了,若再有些良心,宋陵用着更趁手。

    有余晋元压着,余下张泽等人也都没有多过问,只在心中替黄茂山感到惋惜,又打定主意日后好生替他照看家里人。这人也忒倒霉,都已经被陛下接纳了,眼瞅着等到了好日子,非要自己作茧自缚。

    怪得了谁呢?

    一场风波话于无形,与此同时,第一批从江南来的百姓已经顺利抵达建州。

    宋陵本想亲自过去看看的,瞬间将粮种安排下去,结果杨素忽然来报,说是他们放置的糖终于褪色了。

    杨素一路小跑着过来,见了宋陵后更是欣喜若狂。制糖工坊一直是他替陛下盯着的,那蔗糖是如何褪色的,他每日都有关注。本来前些谈他便想给陛下报喜,但考虑到陛下要的是洁白如雪的糖色,愣是忍下来了,今儿去工坊转了一圈,发现最先的一批糖已经完全褪色,杨素再也按耐不住,前来报喜。

    本来因为黄茂山的事心情低落的余晋元一听这事儿,甚至都顾不得伤心了。他知道陛下在制糖,可没想到真能被陛下弄出来白糖,那可是贡品啊,连齐国的王孙贵族都未必能用得起。

    “可带了些出来?”余晋元追问。

    杨素拍了一下脑袋:“瞧我,光顾着过来报喜,竟然忘了带些出来给陛下过目。”

    “不妨事,反正也不远,咱们亲自去看。”宋陵拿起披风,率先迈出屋子。

    余者赶忙跟上。

    工坊确实不远,片刻便到了。等见到如同雪山一般纯净洁白的糖粒后,余晋元跟杨文和等人无不是目瞪口呆。

    宋陵取出一些捻了捻,白糖已然干燥,成色极好,入口甘甜,并无涩味,在这个时代,这已是难得的珍品了。

    余晋元等许久不曾回神,没有宋陵在后世的经历,此刻见到这些白糖,简直跟见到了金山银山,发了,发了,这得换多少钱?

    最重要的是,岭南一带本适合种甘蔗,平价的甘蔗制成昂贵的白糖,这根本就是一本万利的买卖!

    第37章 生意

    白糖带来的震撼实在是太大。

    余晋元跟杨文和几乎一整天都赖在工坊里头,亲眼观摩了工人是如何制作白糖的。眼下这些工人都是宋陵从军中挑的,他要制糖的念头比较突然,来不及招百姓做工。

    杨文和几个一边看,还一边幻想着今年能靠着白糖挣几个几年的财政收入。宋陵在一边闲闲地打断了他们:“如今的甘蔗库存不够,最多再制半个月的糖便会消耗殆尽。下回再制糖,得等下半年了。”

    当初运送过来的甘蔗是多,但用得也多,剩下的宋陵还是叫人埋土里才存放到现在,否则早坏光了。

    杨文和还傻乎乎地问:“难道不能现在就种吗,早些收获吗?”

    宋陵嘴角抽搐,余晋元替他解答了:“甘蔗长得挺慢的,得七个月才能长成。”

    杨文和大为可惜,生长期实在太长了,太耽误他们赚钱了!

    不过只要技术掌握到位便足够了,剩下的只要静等时机。七个月过去,他们就还能再制白糖。这么看来,陛下说得果然不错,岭南就是一片宝地。甘蔗种植收益高,日后占城稻推广开来,粮食也不愁。

    想想他们从前在江南过得是什么日子,杨文和不由得庆幸起陛下当初力排众议,强行南迁了。

    果然还是陛下远见卓识。

    后面的事甚至不用宋陵再叮嘱,这群掉进钱眼里的人自个儿便会安排。

    岭南一带空余的地根本用不完,与其荒废,还不如都拾掇起来多种甘蔗。回了官府后,几个人便围坐在一块儿,对着堪舆图指点江山。去年收了那么多的甘蔗,如今他们只要放出甘蔗制白糖的风声,许诺今年还将继续收,便会有百姓奔着甘蔗去种。

    不仅百姓能种,各地州县的官田也能种,他们得抓紧一切机会制糖赚钱!

    宋陵本想提醒他们别步子迈得太大回头将树都挖干净了,但转念一想,以这会儿岭南的人力,想要做到这一步估计也难。回头若是开荒速度实在太快,渐有竭泽而渔的势头了,他再适时地提醒一下也不迟。

    白糖只有头一批褪了颜色,这一批,宋陵叫人急送去蜀国与齐国。蜀国有泰安郡主,这位会帮他们打开销路,当然,宋陵也不会亏待了她,双方都能赚钱才能有来有往。至于齐国,宋陵捏着鼻子去联络了祁桓。

    这样赚钱的东西他不信祁桓不会心动。虽然跟祁桓做生意宋陵也膈应得慌,但他在齐国还真没多少能联系得上的人。至于青城道长?这是陈知玄的人脉,用多了反而对道长不好。

    另有一批,宋陵叫人送去了建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老书摊文学 laoshutan.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