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书摊文学www.laoshutan.com提供的《帝妻[重生]》 260-270(第11/24页)
不想,唐绮在边南并未葬身火海,如今再看,是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局,这对目下的唐国来说,可算是件幸事,但对远北来说,则又有不同。
杜平沙怎么也没有料想到,一向沉稳的杜铅华会贸然与不成气候的唐亦搅和到一块儿,杜铅华择新主没有获经她同意,她对身后缺乏庞大势力支持的唐亦本就无法信任,而今唐亦倒台,唐绮就要站上去了。她率军过界碑,进入椋都界后,得到种种消息没有掉头回远北,是因远西也没有回撤之意,也是因为杜铅华,她怕杜家受牵连,又不想弃车保帅。
从杜铅华入狱开始,杜家军就在这片密林扎营,不前进,不后退,只为等一个一蹴而就的机会。成王败寇,稍微走错半步,就将是整个远北的灭顶之灾,此刻,她更要慎之又慎。
杜铅华的举动推她往前,身后是整个远北。
杜平沙擦好枪,在拂晓到来时慨然站起,枪尖直挑旭日红光,沉吟道:“椋都……”
“椋都腹背受敌啊殿下。”
明尧双手撑在西城楼楼垣上,对远处幽幽浮动的大片萤火叹息。
唐绮立在明尧左侧,她的左边是杨依依。
二人都没说话,明尧极目远眺,又叹气说:“这仗不好打。”
城楼下有两列挺拔的梧桐,树欲静,而风动,掀起的叶潮声直奔向远方。
远方密密麻麻的细小光亮形成了蜿蜒流动的星河,从他们这里看过去,就像生生不息的萤火在游曳,实际上那是远西军正在有序行进,观火把移动的速度,能判断出一个明确结果——
再过不久,远西军就将抵达西城门下。
“没有打不好的仗。”唐绮的目光投向萤火,闲适地说:“杨卿以为呢。”
杨依依一身宽袖官袍,袍裾随着迎面的劲风翻滚,她静静立着,经端门对辩之后,又恢复了从前那不似人间物的谪仙样,双目澄澈,面无忧色。
“殿下说得是。”
明尧没有谪仙的淡定,也没有长公主的从容,见二人毫不心焦,不由得抓耳捞腮。
二十里。
十五里。
十里。
远西军越行越近,唐绮和杨依依始终站在原地,直到萤火逐渐变成明灯,明尧实在观望不下去了,双手往石垣上一拍,道:“殿下!杨大人!待会儿打起来,城楼就是最危险的地方,二位要不还是先回避宫中吧!”
唐绮不语,也没有要走的意思。
杨依依侧首问明尧:“神机营和御林军的人,是不是都在这里了?”
明尧扶着刀说:“遵殿下旨意,神机营和御林军本有隔阂,但邹军落马,于徵统领又……现下便必须将他们拧成一股绳,协同作战,所以全都在这儿了,杨大人!末将得下去部署了,您二位?”
杨依依听他所说,一边点头,一边道:“去部署吧,我与殿下再留会儿。”
明尧还想劝她们走,杨学士不走也就罢了,绮殿下可不能在此时有半点差池,他心里毛焦火辣,奈何留给他部署迎战的时间已经不多,他又看了看没挪过脚的唐绮,只得安慰自己,殿下是什么人?殿下肯定有数!然后无奈地扶刀快步走了。
待明尧离开后,杨依依回过头去问唐绮。
“殿下有几成把握平息兵祸?刚才得到的消息,远西军动身前,获过一封城里送出去的密信,都中有人为陈侯传信,但还不知晓传信的人是什么身份,更不知晓信上是何内容。”
“不妨大胆来猜猜。”唐绮说:“陈九柯早就看我不爽了,他在椋都有探子不算什么惊天动地的事儿,探子摸清今夜本殿接母妃回宫,他想当回土匪趁火打劫也未可知。”
风太大,杨依依听得不太真切,脸上露出狐疑之色。
唐绮凑首离得近了些,将方才的话大声重复后,又道:“再或是!他稳了两日,得知本殿还在与振东伯周旋,怕错失逐鹿的良机!”
杨依依的手在大袖中攥紧,不动声色避开了寸许,跟着提高嗓音道:“鹭城危机时陈九柯没动!椋都疑似有景国国谍游走!殿下为何不怀疑是远西里通外敌!从马道送人进椋都他可以做得滴水不漏!”
唐绮胸有成竹:“陈九柯不会通敌!唐国编年史上有载!远西早年养不活幼马崽子!得皇爷爷的贤妃所助才破此困境!后有前朝工部名匠康悯怀又受皇爷爷意为远西锻造独门兵刃,才能逐渐壮大的!他倘若真的早有不臣之心,何至于等到如今!当初前朝太子遇难,荀大家蒙冤,于家避嫌时!他就该助景国起兵!”
杨依依讶道:“殿下是何时细查了编年史?!”
鹭城一战,杨依依掌管唐国谍网“言”、“泪”二处,可也仅对鹭州、衍州情报了如指掌。编年史比唐国正史要详细得多,封存椋都皇宫,除却历代皇帝,无人有权阅览,她就自然无处知晓远西和椋都这些陈年旧故。
唐绮在风声中镇定自若:“就这两日!曹公公提到,兄长此前得我恩师一万八千五百零三卷策论!他伏案苦读,中宫生辰宴前刚看到治国篇里提到编年史!命人找出来晾晒,还没来得及看,他像是在……”追查什么。
后半句话声轻了,经风吹得四散。
谈话到这里,二人忽闻,号角声乘着拂晓的薄光,骤然而起。再低头一看,神机营和御林军倾巢而出,于城楼下列起御敌之阵。
杨依依观严谨阵型,随即失笑道:“都什么时候了?殿下还拿远西侯练兵!”
“有何不可?!”唐绮大声道:“椋都需要强军!这个时候正好!你既什么都不知,又为何无怖?”
杨依依说:“既然殿下把神机营和御林军全部聚集到此处,另外三面城门,自然是要调于家的银甲军去把守了!殿下大才,微臣何怖?”
她是看得懂唐绮排兵布阵的。
唐绮捉襟,一指三里外熊熊烽火,坚定道:“是时候了!”
杨依依随她所指之处遥望出去,身后有长公主亲卫接二连三跑步上前,对唐绮行礼禀报。
“报!远西侯在三里外停驻!暂无攻城之势!”
“报!银甲军生、杀二位副将已抵达东、南两面城门!守城部署完备!”
“报!昭太妃将在一炷香后经高壁镇换船顺碧水湖入城回宫!”
“报!远北侯抵达北面城门,正按殿下旨意分兵!”
“报!席已备妥!”
唐绮听罢所有消息,挺身负手站得笔直,脸色毫无变换。
这一次次来报的新消息,传到“远北侯按殿下旨意分兵”时,已令杨依依瞠目结舌。
唐绮不等她问,率先为其答惑解疑。
“杜侯同本殿有三分交情,而今时局,制衡之术,她不是个愚人。”
杨依依张口:“可是夜间刑部大牢,杜铅华被杀了……”
唐绮这才皱眉:“本殿已让连易先按下来,畏罪自尽。”
杨依依道:“您用远北侯牵制远西军!那真相呢?!”
杜铅华不是自尽死的,他是被杀的,杀人者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老书摊文学 laoshutan.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