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书摊文学www.laoshutan.com提供的《扶苏穿成宋仁宗太子》 60-70(第11/17页)
想不到了。北宋灭亡的罪魁祸首其实还是宋徽宗、宋钦宗两个类人父子。但那是一百来年后才出生的人。他总不能这个时候跳预言家吧?
而且没记错的话,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好像目的都是解决他刚才说的那些问题?
扶苏小心翼翼,又有点犹疑地问道:“倘若我说的都不对的话,梅博士您是怎么想的呢?”
“我还能有什么高见呢?”梅尧臣话中似有无限感慨:“赵小郎,有时候我当真不知道,你的家里人,到底如何教导于你的。”
竟能如此……如此……
恕他找不到合适的形容词了。
“所以是我说得对的意思吗?”扶苏喜滋滋的,他就知道历史课本上教得没错。
相反的,梅尧臣也不用做出那种表情嘛。他也是开了挂。不如说,能在庐山中,识得庐山真面目,才是非常了不起的本事。
不过,梅尧臣既然问他这个……
“难道说,秋闱的策论要考这个吗?”
“是本没这个可能的。但是宋夏和谈之后,官家迟迟没有调任富相公出京。今年又是他担任考官,想来是会出些切中改革的题目。”
“所以,除却从前的农桑、水利、徭役、商贾、边事以外,你方才所说的每个条目,亦都要好生准备一番。以富相公的性子,多半有一二题与之有关。”
扶苏两眼一黑:“……”
早知道刚才就不说那么多了!可恶!
“重文轻武,这个也要准备吗?”
你们不都是文官吗?阻止朝廷重文轻武,不是砸了你们自己的饭碗吗?
梅尧臣捋须笑了笑。但扶苏只觉得那个笑容怎么看怎么有种狡黠的意味:“这倒不会。不过是老夫想听一听,赵小郎于此事上,到底有何高论罢了。”
“……好,我写。”
写得有多不客气就不关他的事了。
扶苏算是识破了梅尧臣话里的诡计:答对了可以早点下课没错。但谁也没说过,课下后不布置作业呀!
被套路的他像是背上了沉重的龟壳,回到了宿舍里。定睛一看,苏轼已经在那儿等他了。
对了——
扶苏立刻忘却了苦恼,跑到他的身边:“苏小郎!”
“诶。”苏轼比了个手势:“我知道你要问什么,先等等,我要先告诉你一件事。”
“什么?”
“祭酒批出来了升斋考试的卷子。我比你考得好哦,嘿嘿。”虽然只有一题的差距。但好就是好。值得狠狠炫耀。
扶苏的脑袋边上,立刻挂上了两条黑线。说实话,这事儿他一开始就没在乎过,现在更是早就忘了。但看苏轼得意洋洋的样子,难免让人不爽。
他只用一句话就杀死了比赛:“七岁赢三岁,胜之不武。哦对了,我马上要四岁了……那还是胜之不武嘛。”
苏轼:“!!!”
“赵小郎,你!”
他的得意脸转瞬变成了气急败坏,偏偏又无法反驳,只好呆立在原地,脸色涨得通红让扶苏珍惜地欣赏了好几秒——这可是限定版哑口无言小苏轼。以后都是他怼得人说不出话,什么黄庭坚啊、佛印啊。都是受害者。
可要好好欣赏上几眼。
说不定以后还能拿出来吹嘘——我嘴炮单杀过苏子瞻!
看够之后,他方才正色道:“好啦,我且问你,你白日为何不愿意拜范公为师?”
苏轼听了这话,立刻警惕起来,朝左右看了又看:“今天也有别人问我,但我都没说。只告诉你一个人。你可一定要保密。”
扶苏忽然有种不祥的预感:“……好。”
怎么办?突然不是很想听。
苏轼挨挨地凑过来,压低声音道:“你有听说过那个传闻么?范公在他年轻的时候,家中贫穷,所以就把粥风干,每当到了饭点,就割下一份,用以果腹。”
“这和你不愿意拜他为师有什么关系,呃……不会吧?”
扶苏只觉得万分不可思议,他感觉自己脑浆要烧干了:“就因为这个?”
苏轼振振有词地点头:“对啊,虽然我知道范公必不会以己度人,但是万一呢?万一我以后在也吃不到美食可怎么办啊。我可一点儿不想委屈自己的舌头!”
就为了这个?就放弃了天大的好机会?
……你还真是吃货的人设不倒啊!!!——
作者有话说:好消息:小扶苏马上四岁了。
……但怎么才四岁!
第67章 第 67 章 天底下最幸福的人。
扶苏揉了揉眉心, 深吸一口气:“你知不知道范公是什么人,自己错过了多大的机会?”
苏轼点头:“我知道呀。”
知道你还……!
扶苏此刻真是一千个、一万个恨铁不成钢。
“可是我不愿意就是不愿意嘛。”苏轼摇头晃脑,悠悠然地说道:“有杨祭酒教我, 也是绰绰有余啊, 又不会辱没了我。”
“倒是你,赵小郎。”苏轼话锋一转:“范公固然是天下文人之望, 但你呢?你也是不世出的神童呀。”
——是让我也倍感压力, 乃至于时常自惭形秽的人。
苏轼的双手搭在扶苏瘦小的肩膀上,乌湛湛的眼睛无比明亮:“那么多博士都想收下你, 你却独独选了范公为师, 范公说不定也会偷着乐呢。”
“所以呀,你拜他为师, 大可不必像现在这样感恩戴德嘛。”
扶苏抿了抿唇:“有那么明显吗?”
苏轼点点头:“嗯嗯。”
小扶苏揉搓一把自己的脸, 心中的滋味很是复杂。难道说,果然是局外人看得更清楚吗?他对范仲淹确实有超乎寻常的在意。因为他不止是大宋年间生人, 还是一个后世的迷弟——会通篇背诵《岳阳楼记》的那种。但在苏轼的眼里,生来就贵为亲王, 却对个臣子异乎寻常地看重, 应该很奇怪吧?
“好吧。”扶苏说:“这次我就信你一回。回头就写信告诉范公, 收我为弟子他应该偷着乐——苏轼说的。”
“喂!”苏轼慌了神:“别害我啊!我那还不是为了鼓励你吗?”
“嘿嘿。”扶苏扬了扬眉毛:“你不用鼓励我啦,不得鼓励一下自己吗?小心写策论也比我超过去了。”
“那怎么会呢?”苏轼一脸的踌躇满志。且不比较二人的老师吧,光写文章这事他可是有家学渊源的。他父亲苏洵, 随便写一篇文章都是十里八乡传颂的名篇。他怎么会在这方面输给赵小郎呢!?
“嗯, 那我就给你个超过我的机会吧。明天我不在监中了。你加油学?”
“不在监中?你要去哪儿?”苏轼问。
扶苏说:“方才说了, 我马上就四岁了。”
“昂?”
“所以当然是回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老书摊文学 laoshutan.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