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为何如此心虚: 第113章【完结】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书摊文学www.laoshutan.com提供的《殿下为何如此心虚》 第113章【完结】(第3/4页)

戍边军回帝都,未必能拦下全数淮东军,都城需即刻增援。”

    楼轻霜早已料到了他想干什么,同他说:“殿下稍等。”

    宫人们低着头来来回回,拆着殿宇楼阁上挂着的中秋之物,挂上符合礼制的白绦,谁也不敢言语。

    高惟忠端着承盘,逆行而来,跪在沈持意面前:“殿下,楼大人要寻的东西,老奴取来了。”

    沈持意赶忙将人扶起,低头定睛一看,那承盘上赫然是调兵遣将的兵符。

    还是两枚。

    楼轻霜对他说:“一个可以直接调动骥都内的城防军,一个可以直接调动骥都城外的守备军。”

    他知他要亲自领兵驰援李曵生与武成侯。

    边境军主帅不能离开边境太久,免得消息走漏,滋生祸患。

    他们需速战速决。

    “我……”

    楼轻霜只是叮嘱他:“宫中与朝中都等着新帝主持大局,殿下如今之安危,关乎天下之安危,请殿下一定小心。”

    承盘上的两枚兵符被太子殿下尽数抓起。

    高惟忠看见了沈持意伸手时露出的铁环,听见了这位即将登基的新帝对楼相说:“好。大人且看我带着淮东统帅首级归来!”

    青年健步至于骏马旁,再无曾经的苍白病弱之相,翩然翻身上马,高声喊道:“楼相安稳朝廷,元珩与许统领留驻宫中,以防宵小趁虚而入。传令城防军总都尉黄凭领半数城防军人马,随孤前往骥都守备军军营,调兵驰援武成侯!”

    新帝清冽的嗓音荡往四周,马蹄声与丧钟声齐鸣。

    中秋前夜,宫城纷乱刚止,城外战事未停,朝廷分不出人马安稳民间,百姓还大多不知天子崩殂。

    都城内,一眼望不到头的长街灯火明亮,二三处戏台舞乐未止,四五座高楼人声鼎沸。

    煌煌人间,太平盛世。

    都城外,羌南戍边军与偷偷行军而来的北戍府兵正同淮东军激战。

    交战的荒原之上,远方传来的马蹄声带来一片震颤之声,成片火光照亮长空。

    ——骥都守备军增援赶至!

    千军万马如河水汇流入海,撞出一条激荡水浪。

    三军交汇,刀剑交缠。

    领兵而来的人身着轻衣,持剑纵马,斩断飞射而来的长箭,片刻不停,架马冲入淮东军阵中,直逼主将所在!

    武成侯重甲在身,一刀割喉身前敌军,望向那轻衣侠客,竟觉得如此恣意身影有些眼熟。

    数年前,他于羌南境外受曼罗部突袭被围,死战之际,有一少年身着劲装,头戴幕篱,几层白纱垂落遮住面容,手持一把削铁如泥的软剑,助他突破重围。

    他想重礼答谢,少年却不愿留名,不愿露面,收剑入鞘,带着同样遮面的侍从策马离去。

    武成侯只在那少年持剑立于他面前时,瞧见剑身上刻有“流风”二字。

    此后,他以重金寻名剑的名头寻人多年,至今未果。

    战场上生死只在瞬息之间,武成侯不敢出神,赶忙收回目光,迎来驰援的守备军,问:“冲入敌军者为何人?”

    有人答:“太子殿下!”

    武成侯心下猛地一震。

    ……

    日升月落,天穹千万年如一日宁和,尘世战火刚歇。

    沈持意这一战打得不算艰难。

    淮东骑兵本就是急速作战,断了后方,没了前路,又被前后包抄,未曾等到天亮便全数溃败。

    李曵生与武成侯留在都城外的守备军军营中处理战后之事,沈持意领着城防军策马而归,黄凭跟在他的身后,手中拎着他昨夜亲手取下的淮东统帅首级。

    他们行到城门,无需传令开门,城门处已有成队人马等候在那。

    沈持意勒紧缰绳。

    熹微晨光落入他的眼眸,洒在站在城门口等候许久的楼轻霜面前。

    楼大人仍然穿着那一身他准备的素色衣袍,长袖衣摆被吹得簌簌作响,摆动不停。

    得见他归来,这人穿过一众候命于此的朝臣,停步在最前头、最中间。

    沈持意还未下马。

    楼轻霜已撩起衣摆,遵循臣礼,缓缓跪下,抬手作揖,庄重非常。

    “臣——”

    他说。

    “恭贺陛下,凯旋而归。”

    沈持意一怔。

    楼轻霜身后,朝臣依次跟着叩拜新帝,齐声呼喊:“臣等恭贺陛下凯旋而归!”

    众生俯首,山呼万岁。

    呼声被风吹进沈持意的耳朵里。

    他本想如往常一般,赶忙把所有人喊起来。

    可他想到了为君之道,想起自己此刻正在百姓与百官的注视之下。想起自己当了太子许久,又已经不算是太子了。

    于是他一敛怔愣之色,翻身下马,走到楼轻霜面前,缓缓俯身,当着众人的面,先行将楼相扶起。

    两人手臂相碰,动作间,手腕上一模一样的铁环碰撞在一起,在这万人瞩目的城门口,发出只有他们两人就近能听清的脆响。

    沈持意在战场上杀敌都面不改色,这一声分明无人能听见的脆响却顿时让他心间一跳。

    目光乱晃时,撞见眼前之人目不转睛地看着他。

    他又突然稳了心神。

    “众卿……”他后退一步,说,“平身。”

    又是一阵交叠的谢恩之声。

    晨光灿烂,云海翻腾。

    几次三番的呼声惊走了云天之上南迁的鸟雀排空而过,年少的天子迎着无数目光,扬鞭策马,凯旋回宫。

    宣庆二十三年,八月十四,天子遇刺驾崩,淮东叛乱,太子临危不乱,诛杀逆贼,亲自领兵驰援武成侯。

    八月十五,太子平叛大胜而归,虽未正式登基,却已被众臣恭称为帝。

    宫城正好在月圆之日,迎来了年轻正盛的新主-

    时光悄然而行。

    转眼入了初冬。

    先帝丧期未过,新朝百废待兴。

    诸事纷至沓来,百忙之中,新帝下令拆了筑星台下的刑台,移栽来了一片梅花树。

    梅花林里的树枝挂上了未放的花苞时,新帝的冠礼还在筹备之中。

    沈持意的生辰和先帝驾崩的时间离得太近,于礼不适合当日执行及冠之礼,而且当初礼部准备冠礼时用的是太子礼制,现今也不适用了,还需从头准备,就干脆推迟到了登基大典后。

    这一日,楼轻霜带着内阁折子入临华殿,正撞见礼部中人送来刚刚制好的天子冕冠,请陛下试一试是否合适。

    他将摆放着冕冠的承盘接到自己手中,说:“我一并带进去吧。”

    “多谢楼相。”

    宫人退让两侧,迎他入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老书摊文学 laoshutan.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