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小心当上首辅了: 60-8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书摊文学www.laoshutan.com提供的《一不小心当上首辅了》 60-80(第23/29页)

措施,小灾还好,还有反应时间,大的灾祸面前时间根本不等人。”

    “朝廷有讼灾所,但这个只是往上禀报灾情的严重程度,一定程度上解决不了问题,他们只负责禀告自己地方受灾的严重程度,但如何救灾怎么救灾他们都还需要上级的指挥调动。”

    想了想,宋予归说道:“所以臣觉得建立一个安灾所很有必要,可以不用另寻场所,就从原来的讼灾所扩大它的业务范围就可以,最好是找些对整治天灾的工作有经验的人。”

    花奕承点点头说道:“确实如此,儿臣上次去安庆府时确实也是这样,城中缺少知道灾情指挥的人员,县令、知府基本上对灾后的救治和安排都不算很熟悉,导致城中秩序紊乱,花了不少时间去整治。”

    明德帝点了点头,“确实有几分道理,接着说。”

    宋予归接着说道:“臣认为,原来讼灾所每年都会禀告自己地方的灾害,这些官员不说其他对自己所在地方的灾情一定是非常熟悉的,这些官员经过培训也可以充当灾情指挥官。”

    “可以让他们将这些会发生的灾害全都记录在册,并写明每种灾害该怎么预防,发生后怎么治理、受灾群众怎么处置,灾后重建的方案,这样下次灾害来之前也能有应对方针。”

    “有些受灾百姓已经无家可归,可以让灾情所收留他们,给灾情所划分一些土地,让这些人种植粮食、草药,这样之后再有灾情时粮食和草药也能在朝廷的救援前挺上一阵子,减少骚乱。”

    宋予归说完之后看了眼明德帝,!“这些只是臣想到的一些方法,还有很多不足之处,让陛下见笑了。”

    明德帝笑着说道:“你所想的这些已经比大多数的官员要仔细了,正好下次早朝可以一起讨论讨论。”

    第76章 翰林

    明德帝说到做到, 下一次的早朝果然开始讨论宋予归关于安灾所的提案。

    下衙回来宋予归就一直在想关于安灾所的事情,既然圣上已经说了下次早朝的时候会讨论他的这个想法,那十有八九不是假的, 他的想法还是比较浅显, 还得进一步的深化。

    时间很快来到三天后,宋予归如往常一样行礼跪拜后正准备回座位上就被明德帝叫住了, “宋修撰,先不用过去了,你来说一下前天你的那个想法,正好大家一块都听一听,商讨一下。”

    “是。”

    旁边其他大臣全都看向他,没有想到一个从六品的小官居然让陛下记住了。

    而且听陛下这意思是之前就已经听过, 并且觉得可行的。不过宋予归是翰林院的也难怪会被圣上赏识。

    那么多人都想进翰林院不是没有理由, 翰林院相比起其他的部门接触到皇帝的机会更多, 起草各种文书,会让他们更加熟悉政务、加深阅历、加强对国家事务的熟悉。

    在这样的环境下耳濡目染自然也会学到很多,又常伴皇帝左右对皇帝的心思想法更加熟悉, 所以内阁很多大臣都是从翰林院出来的。

    宋予归将自己对安灾所的想法一一都说了出来, 旁边原本有几位不是很在意的大臣最后都开始仔细听了起来。

    “以上就是臣对安灾所的所思所想,臣履历尚浅, 有考虑不到的地方还望各位前辈能够给予意见。”

    旁边几位大臣全都开始商讨,看宋予归的这些想法是否有什么不妥。

    很快就有大人上前说道:“启禀陛下, 臣觉得宋修撰的想法很好, 但宋修撰也说了, 安灾所建立最为紧缺的就是能够治理灾害的人才, 在灾害发生后能够第一时间指挥调度的人员,但天下灾害那么多, 我们从哪去找到每一样灾害都懂的人呢?“

    宋予归缓缓说道:“李大人,下官认为没有的话可以培养,那些会治理的官员也不是生来就会的,也是通过一步步的摸索学习才有的经验。”

    “将以往怎么抗灾、如何做的灾后重置整理归纳出来,再结合多方建议整理成册,这样以后再有类似的灾难也能即使找到应对之策。”

    另一位大臣说道:“但这样是否太过费时费力,而且要怎么培养呢?难道要专门开办一个学堂吗?”

    宋予归:“但如果闲费时费力就不去做的话,那我们难道就一直延续着以前的旧方法吗?”

    “有些地方的官员对于治理本土常发生的灾害已经有经验了,他们就可以直接担任灾情所的指挥官一角。”

    “没有的,那就选出经验最为丰富的那位去向别的地方官员学习治理管理的经验。”

    “像是之前安庆府雪灾,如果有安灾所,官员及时调度指挥,受灾群众能够得到有效救助,就不会发生大规模百姓感染瘟疫的事发生。”

    “而正是因为那些灾民知道留在那不会有人来救他们,没有人能够安抚人心,所以才会有那么多灾民往外跑,还将瘟疫带给了周围的城镇,造成更加严重的灾难。”

    很快也有大臣站出来支持他,居然是林尚书,“臣也觉得这个方法可行,近年来灾害频发,成立安灾所是必要的,百姓们知道受灾后该往哪走,也会减少骚乱,城中其他人也可以直接向安灾所捐献粮食。”

    另外一位稍年轻点的官员站了出来,诉说自己的建议,“臣认为,贪污之事也该重视,刚才宋修撰所说安庆府一事就是在职官员贪污包庇所致。安灾所每年都应该向朝廷进行述职,这一年发生了什么灾难,怎么治理,花费银两都应该记得清楚详细。”

    宋予归忍不住朝那个官员看了眼,这不就是年终汇报总结吗,看了眼官服,是户部的,看来以往年终没少向圣上汇报啊。

    有了这几位官员开头,很快也有其他大臣站出来诉说了自己的建议和想法,有些确实是认真思考过的,但有些只是来摸鱼的。

    宋予归朝旁边看了眼,座位上翰林院的同僚们笔杆都要写出火花了,记的飞快,宋予归默默在心里表达了一下自己的歉意。

    明德帝在上面听的津津有味,时不时点点头,等众人都说的差不多了才开口:“各位爱卿说的都很有理,既如此内阁尽快拟个章程出来,退朝。”

    宋予归和其他大臣一起跪在地上恭送着明德帝离开,下朝的时候跟他搭话的人明显比以往多了不少,宋予归一一回应,脸都快笑僵了。

    但他也没走远,李公公又来叫他去给明德帝做伴驾,正好解了宋予归的难。

    跟随着李公公一块往御书房走,宋予归其实不是很明白明德帝叫他干嘛,按理来说今天的伴读应该是其他人才对。

    宋予归进到御书房的时候里面只有明德帝和二皇子两人,宋予归跪拜过后明德帝赐了座,宋予归在位置上坐了下来。

    明德帝朝他问道:“这件事你提议出来的,但我却让别人做,你可有什么想问我的?”

    宋予归赶忙起身回道:“回陛下,臣明白这是陛下在为臣考虑,臣刚入朝廷资历尚浅,并没有相关经验,贸然领事只怕撑不起这个担子。”

    明德帝点点头,“不错,今天还是你来伴驾吧。”

    “是。”

    做皇帝伴驾的时候下衙时间都要比往常迟,他回到家的时候已经快到晚饭时间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老书摊文学 laoshutan.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