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之大院来了个大美人: 90-10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书摊文学www.laoshutan.com提供的《七零之大院来了个大美人》 90-100(第4/20页)

颈、喉结、锁骨、胸腹摩挲下划……

    紧实的肌肉骤缩震颤,喘息沉重紊乱。亟待喷发的火山一样。

    许是顾念谢茉的话, 没妄动。

    黑暗中谢茉低笑一声, 翻身坐在卫明诚腰上, 俯身粘住他的唇。

    谢茉清清嗓子, 一本正经问:“那醋到底酸不酸?”

    问完,指尖戳戳滚动的喉结, 催促他回答。

    卫明诚闷哼一声, 气息骤然升温:“……不酸。”

    谢茉不满, 低头, 气呼呼地咬了一口他嘴唇, 说:“嘴巴明明不赢啊。”

    说着,掉头又咬上他耳垂, 口齿不清道:“再给你一次机会,重新组织语言。”

    卫明诚呼吸一窒, 浑身肌肉绷硬:“……你说了算。”

    谢茉一抿唇,好悬把笑意抿掉,摇头蛮横说:“就要你说。”

    不怕死般使坏。

    扭动。摩擦。

    “嘭!”火山爆发。

    卫明诚轻松挣脱发带,搂住谢茉反身把人压在床上。

    “你耍……唔……”谢茉的抗议,被男人无情吞吃下肚。

    就这样,谢茉架起的架子彻底塌了。

    这场“刑讯审问”草草结束。

    反在之后被步步紧逼“失城献地”。

    月上中天,这场征伐总算结束。

    而那时,谢茉已经完全没了力气,浑身瘫软地躺在床上,双腿腰肢酸胀得仿佛已不属于自己。

    强撑精神,瞪着罪魁祸首,说:“你是属恶狼的吗?”

    她想象中的河东狮吼,实际上在卫明诚眼中跟猫崽撒娇一般,嗓音黏软,眼神水雾弥漫,那点控诉便被熏染成娇嗔。

    卫明诚看着喃喃着尾音陷入沉睡的茉茉,低头亲亲她嘴角。

    他把所有柔情,都倾注在这个吻里。

    ***

    谢茉是被自己肚子叫醒的。

    她太困,太累了。

    虽说昨晚的的确确是她主动撩拨卫明诚的,但卫明诚后来竟丝毫不惜力气,又疯又野,任凭她嗓音喊哑,却只安抚,不停下。

    好险没把她折腾死。

    自作孽不可活。

    肚子又传来一阵“咕噜噜”的抗议轰鸣,谢茉虽然还想粘在床上,可摸了摸干瘪瘪的小腹,还是挣扎着起了床。

    她睡眼惺忪地晃出卧室,便看到桌上的饭食和纸条。

    纸条上两行熟悉的遒劲钢笔字,是卫明诚留的,交代了早餐品类,叮嘱谢茉好好吃饭。

    谢茉轻哼一声,没忍住还是笑了起来。

    捏着纸条走进书房,找到书架底部的一本红皮书,谢茉把纸条夹进去。随手翻动书页,见之前夹进去的几张纸条安然无恙,谢茉扫了两眼其中流水账似的内容,对卫明诚的那点子怨气不知不觉消散不少。

    合上书,放回原位。

    洗漱梳头,回到堂屋桌前,把扣在晚上的白瓷盘子拿开,一股酸辣混合芝麻油香气直钻鼻腔,一下子把谢茉懒钝的味觉激醒。

    是酸辣鸡蛋汤。

    谢茉坐下,喝了一口,胃袋渐渐暖起来,食欲顿时大涨。

    酸辣鸡蛋汤的做法并不复杂,食材也简单,切得细细的姜碎,搅开的鸡蛋、一把香菜,熬煮时加点盐、醋、胡椒便可。

    酸辣接你,配上煎得焦黄脆香的饺子正正好。

    一碗酸辣鸡蛋汤,一盘煎饺,谢茉全部扫荡一空。

    饱饱一餐,力气和精神回笼,谢茉却不愿顶着大太阳出门买菜,昨天买的一些菜蔬还有剩,肉都包了饺子,那今儿午晚饭就吃素。

    卫明诚是该多吃吃素。

    也幸好谢茉没出门,正午时分老乡便把她在集市上订的荆条编筐送到了。

    “同志,你订的编筐给你送来了。没耽误你用吧?”两个皮肤黝黑发亮的男人,拉着一辆平板手拉车,一头晶亮汗珠的站在大门口。

    “没有,没有。辛苦你们了,快进来喝碗凉茶歇歇汗。”谢茉热情地打开大门。

    编筐用麻绳束缚在板车上,进门后,两人便忙着卸筐:“放哪?”

    谢茉朝墙根指了指:“搁墙根就成。”

    说完,她见两人揩了一把汗,二话不说就开始卸筐,于是去书房揣上烟,再端出凉茶给他们。

    两人干活利索,没一会完活,一边和凉茶,一边问谢茉:“要这么多大编筐干嘛?”

    谢茉还在思忖说用来种菜是否妥当,余光正扫见端着田嫂子挎着针线篮站在门口。

    想一想和田嫂子比邻而居,自家院子什么景况很难瞒住,现在含糊说谎很不明智,便把自家打算简略讲了两句。

    田嫂子视线逡巡一圈院子,说:“咱们院子大小一般大,可你们家多盖了两间。”

    她指了指洗澡间,伸手比量着说:“再在院子种菜确实没地下脚了。”

    谢茉赶忙接话:“是吧。这筐挪移就比较灵活了。”

    “对。”田嫂子所有所思,“我回去合计合计,家里院墙和屋后墙的夹道,看能不能也多种点。”

    家里小子们一个比一个能糟,院子种的那点菜根本不够,她还得三不五时去农贸市场买。

    那两个男人听到这里,胸脯子不由地挺了挺。

    他们虽然吃不上商品粮,但每个每户都有自留菜地,夏天时令蔬菜尽够的,不过种花家身上刻印着种田基因,谁又会土地少呢?编筐种菜,以前只是没朝这方面想,这会儿两人都在心里忖度回家试试。哪怕多种几株辣椒也是好的,吃不完晒干还能做成干辣椒、磨成辣椒面……

    谢茉完全多虑了。

    荆条在农家人眼中不金贵,费些功夫罢了。再者,除了荆条,还能用其他更常见的东西代替。

    思路打开了,余下的办法多的是。

    聊到熟悉的领域,两个老乡的不再拘谨,觉得跟这吃商品粮的军属们距离都近了。

    他们热心传授一些种田技巧。

    谢茉遣词造句听着文气,气质也跟他们平日接触的人很不一样,但她态度始终诚恳自然,一看就是出自家教良好的家庭。

    两个老乡十分熨帖,大地方来的文化人好声好气向他们请教哩,豪情顿起,一个老乡拍胸脯说:“要是有不懂的,尽管来找我,我来给你种。”

    谢茉笑着点头,道谢。

    两个老乡离开军区,边走边聊。

    “这干部家属没我想的下巴颏瞅人。”说话的老乡上回没去集市,“很看得起咱们老农民,好茶好烟招待着。”

    说着,他隔着烟盒闻了闻烟,又珍惜地揣回兜里。

    另一个老乡说:“也有用那眼梢看人的。”

    这时期已经形成对农村人的有色眼镜,优越感、偏见这东西根深蒂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老书摊文学 laoshutan.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