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书摊文学www.laoshutan.com提供的《主母日常》 24-30(第6/10页)
系,说不定我会有别的想法,到时候一并收拾了。你们也跟着来吧。”
陈大家的没办法,只能跟上。
方兰和王明月对视一眼,连忙加快脚步跟到董玉婷身后。
这府邸这么大,稍不注意,她们怕自己迷了路。
董玉婷和秋荷、春月坐前面的马车上,陈大家的和方兰、王明月坐在后面的马车上,她们还是第一次坐马车,有种新奇的感觉。
王明月摸了摸屁股下的软垫,比她身上穿的衣服还要光滑,车上还弥漫着一股清香,塌边的小柜子上放着一个八角食盒和一套茶具,里面是一些糕点和酸梅。
“娘,车上还放着吃的!”王明月激动的低声道。
从那位夫人出来到现在,一盏茶的时间都没有到,车上就准备的如此齐全,方兰心里更加敬畏,见女儿还要伸手拿东西吃,连忙拉住她的手:“不要乱动。”
陈大家的虽然不在府中,但她自觉是夫人的人,得意道:“让她吃吧,这些吃食本来就是备给我们的。”
方兰还是不愿让女儿动,她想给董玉婷留下一个规矩的印象。
陈大家的却拿着糕点要塞给王明月,方兰见女儿眼巴巴的望着,想起她们一大早就过来,忙活了这么久还没吃饭,在厨房干活的时候女儿那么卖力,她也忘记让女儿先垫垫肚子,于是说道:“那你吃吧,小心别掉了,不要把马车弄脏。”
王明月飞快的接过,饿了的时候吃东西就会变得很香,她一只手放在下巴底下,怕食物残渣从嘴巴里掉出来。
“娘,你也吃。”
方兰小口咬着,心里更加惶恐不安,因为她觉得车上摆的糕点也很好吃,那这位夫人还能让她做这里的糕点师傅吗?
马车驶进安宁坊,街上的百姓纷纷避让,带着好奇的目光往车上瞧。
因为董玉婷不在跟前,王明月变得大胆起来,掀开车帘往外面看。
陈大家的骄傲道:“虽然咱们这是西市,但东市有的东西,我们这也有,西市有的东西,东市却未必有,有几家铺子是老字号,有些贵人都遣家里的仆人来我们西市买的。”
王明月很给面子的“哇”了一声。
京城区域划分严苛,西市里没有摆摊的摊贩,一条街都是铺子,在西市后面的一条街上,才有了走街串巷的摊贩,久而久之,这条街就有了草市街的名字,不过在执金吾敲响鼓声的时候,这条街上就不准再有人摆摊,想买东西就只能去西市。
再往后面的一条街巷走,就是百姓居住的地方。方兰家的那位亲戚虽然是个校尉,却只是个九品官,买不起福熙坊的房子,就住在这里。方兰前几天只去过草市街,还没来过西市,今日一见,果然处处都不一样,光是道路就比旁边的草市街干净整洁的多,一排排赤红橙黄的幌子张扬夺目。
如果能在这里有一间自己的铺子方兰晃了晃头,想什么呢,当务之急还是要夫人留下来她再说。
董玉婷下了马车,抬起头,红色幌子上直白的写着糕点两个字。
这名字得换一个。董玉婷先记下这个问题,随后走进铺子,店面不大,大概也就三四十平方米的感觉,正门口摆着架子,糕点就摆在上面,原来的糕点师傅家就住在旁边的街巷里,每日做好糕点再端来。
第28章 雇工契 大概是在李府太久了,……
大概是在李府太久了, 这间铺子她都觉得有些逼仄了。
陈大家的看着夫人在铺子里转了一圈,目光里透露着不满。
“夫人,咱们租出去的一间铺子在东市, 那儿要比这里大很多。”
东市吗福熙坊住着的至少都是五品以上的官员和家里非常有钱的商户, 物价比西市也要高很多。当初永乐侯夫人给的她几间铺子,东市的都租出去了,西市的则留着做生意。
东市的铺子虽大,但地段就不好了, 西市的铺子虽小, 却在最繁华的地段。
更何况, 东市那边有富商开的卖南方糕点的铺子, 她没那个信心和人家竞争。
还是先把这间铺子经营好再说吧董玉婷眼中的坚定慢慢凝结,心里飞速的制定起计划。
“先把这个幌子给撤了吧, 铺子重新取个名字,就叫酥香阁, 方兰做的玉兰酥, 以后就是我们铺子的招牌。”
方兰愣了一下,等王明月激动的握住她的手,方兰才反应过来, “多谢夫人,多谢夫人。”
董玉婷继续说着她的计划:“这里能开扇窗户吗?”
陈大家的道:“应该能,这事得让木匠和泥瓦匠来。”
方兰脸红道:“夫人,我丈夫就是木匠, 不若让他来看看。
董玉婷微微颔首:“可以,除了开窗户,还需要再做几张桌子,几把椅子, 正需要木匠来干。”
方兰飘飘然的像立在了云端,今天怎么这么好运,不仅自己找到了活干,还给丈夫找了活。
铺子坐北朝南,南面的墙上却没窗户,一天到晚除了正门口有阳光照进,屋里阴暗暗的像是在洞里。
“春月,等这里开了窗户,你带人从花房搬几盆花来,要品种不一的,把铺子给装点一下,有几盆放在外面,摆在窗户底下,这样路过的百姓也能看到。”董玉婷兴致勃勃的说着,脑中幻想着酥香阁以后的画面,过往的百姓被一阵食物香气勾引过来,然后看到窗户下方摆着的娇嫩欲滴的花朵,金灿灿的阳光从窗口照进屋子,里面的环境更是清新雅致。
春月笑的眼睛弯成月牙:“知道了夫人,奴婢保证搬几盆漂亮的花来。”她暗暗想:这样她岂不是能出府了。
董玉婷对陈大家道:“还有架子也不要摆在门口了,往里面放,要是有人来买,就请他们进来。西边放糕点,东边放桌子椅子,店里以后还要准备一些茶水,客人想堂食也可以。”
陈大家的:“那不就和茶肆一样了吗?”
“茶肆专卖茶,糕点只是其次,咱们的重点则是糕点。方兰,回头请你丈夫雕刻七个木牌,把糕点的名字,价格写上去,挂在柜台上,咱们店里先暂时卖今天做的那六种糕点,剩下一个木牌上写上花茶,若要在店里堂食,花茶免费喝。”
“等到过节的时候,铺子里再额外做糕点,端午粽子,中秋月饼天再热一些的时候,铺子里再备上凉茶供客人喝。”董玉婷从铺子里走出来,“都记住了吗,暂时先把这几件事办好,等我后续想到什么,再让秋荷告诉你们。”
陈大家的和方兰直点头。
董玉婷环视四周,扫过铺子里的三名员工,“你们做糕点的地方在哪?离这里远吗?”要是铺子再大些,她就让人开个厨房,新鲜出炉的糕点怎么也要更好吃一点。
陈大家的道:“离这里不远,就在草市街后面。”
“我去看看。”董玉婷要考察一下厨房的卫生情况,免得卫生做的不好,让客人吃坏肚子。
安宁坊大街小巷都有过路的百姓,马车慢悠悠的行过两条街停下,这条街上的百姓还从来没见过有人乘坐马车来这里,悄悄扭过来头打量着她们。
是来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老书摊文学 laoshutan.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