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许都带货大师: 3、回乡祭祖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书摊文学www.laoshutan.com提供的《[三国]许都带货大师》 3、回乡祭祖(第2/2页)

位的地方,一看也空空如也,急得跳起来:“那灵牌——你们没扔了罢?!”

    卢洪赶紧拉住他:“倒、倒是收好了,就在里屋的柜子里……看来真是先生家。”他一边说一边示意后排小胡子去取。

    小胡子赶紧从里屋捧出两个被布包好的灵牌。

    郭嘉接过,这才松一口气。

    “先生……该不会想赶我们走罢……”卢洪面露歉意,其他五人也都眼巴巴地望着郭嘉,充满了无助。

    郭嘉平复好心情,看着眼前几人,心中已然有了决断,笑容再次回到脸上:“那却放心,嘉如今在兖州牧奋武将军曹公手下任职,乃军中军师。此次携新妇归乡,本为祭祖,不想扰了诸位清静。宅院之事,不必再提。我见诸位兄弟皆是精壮,夫人亦不忍诸位受饥,因此想为诸位寻个营生,不知可愿否?”

    大伙一听有活干,纷纷聚拢来,却被卢洪拦住:“天下哪有这等好事,我等在这苟活两月已是不易,怎有甚么便宜营生轮得到我们?”

    郭嘉非但不恼,反倒对他的谨慎愈加欣赏。

    他正色道:“卢兄果然警惕。”

    他从怀中取出一块雕着螭纹的铜牌,展示与众人看,“此乃曹将军赐嘉的军师腰牌。诸位有所不知,曹将军初到许县,立足未稳,根基尚浅。那许县中,豪强大族盘踞,新附流民众多,各方势力心思各异,暗流涌动。我等急需一些可靠心腹之人,能在城里扎下跟来,或凭所长在城内谋一份差事,或经营小本买卖。关键要留意城内动静、人物往来和市井流言。”

    卢洪观那螭纹绝非民间仿制之物,眉间紧锁:“先生的意思是要我等在许县当探子?”

    这词一出,其余五人脸都白了,纷纷后退:

    “这、这我们哪会啊?”

    “抓到是不是要被杀头的?”

    郭嘉抬手安抚众人:“诸位莫慌,别说得如此骇人。说穿了就是我出资,助诸位在许县安身立命。你们能做什么,便还做什么,该行商的行商,该做工的做工,只是要比旁人更用心、留意周遭的人事变迁、舆情感触。”

    他环视众人,继续道:“许县乃曹将军根基所在,日后必是繁盛之地,机会众多。你们只需记住自己的安稳生活系于何人,将来前程又在何处便好。”他轻轻晃了晃手里的铜牌。

    正当郭嘉在屋内为众人打消疑虑之际,不知何时从屋里出去的邓结,这会正吃力地提着六个沉甸甸的麻布袋走进屋来。

    郭嘉余光瞥见,快步接过,将布袋掷在众人脚下,“此乃今年新收的粟米,权当郭某的见面礼,也是诚意。”

    邓结将袋子一一解开,里面满满当当的金色粟米露出来,很是乍眼。

    “诸位若是感兴趣便随我们进许,我自会教大家该怎么做。学习期间每日三合粮,学成后根据你们情况安排差事,不愿意的也领了这袋粟留下便是。”

    六人被眼前的新粟惊到说不出话。其余五人眼中燃起熊熊渴望,急切地看向卢洪。

    郭嘉见状,也不催促,对邓结使了个眼色,“夫人,爹娘的灵位已请到,我们这便回罢。”

    他一手揽过邓结的肩,作势便要离去。

    就在他二人出门的瞬间,那小个子猛地抱起自己那袋新粟,大声嚷道:“大人等等!我跟你走!”

    他回身对其他人道:“反正留在这里,吃完这带粮也是等死,不如跟着大人学些本事,好歹有条活路!”说着便冲去跟在二人身后。

    这话点燃了其他四人的心火,他们也按捺不住,纷纷抱起粮袋跟上。

    “不错,是这个理!”

    “大人也等等我!”

    卢洪看着瞬间空下来的屋子,又低头看了看地上的新粟。

    “哎!走!”猛地拎起粮袋跟去。

    回许后,郭嘉安排众人在自家隔壁的府邸住下,让阿榆槐娘夫妇帮忙照应饮食,自己不顾即将宵禁的暮鼓,先行向曹操请示去了。

    “你不是回乡去了么?”曹操难得今日在侧厅与家人用膳,骤然被通报来寻他的郭嘉打断,心中满是疑惑。

    “一得正事,自然立刻回禀明公来的!”郭嘉拱手笑道。

    曹操知他纵然再荒唐,也从未这般逾矩,定然是此行有所收获,招手让他近前详谈。

    郭嘉上前时草草掠过两侧众夫人和公子,稍稍行礼,便直直坐在曹操身侧。

    两人正要嚼耳根,堂下那卞氏领着四位公子向曹操告退:“妾身等已用膳完毕,先行告退。”

    身侧的丁夫人见状,轻叹一口气,向一少年招手,两人也恭敬离开。

    郭嘉不好意思地向曹操告罪,便开始同他讲起今日之事,规划起六人用途。

    “故嘉观之,以此无根六人为基,趁天子未到,各府衙署人手紧缺之际,将这几人安插进去,或为书吏,或充杂役,或托商贾之名行于市井,先占据这些不起眼却要紧的耳目位置。”

    “待诸臣随天子入许,彼时他们便可将官员往来、派系亲疏,乃至府邸密语,如实记录,秘传于公,便可使明公在天子眼下‘生根’。”

    曹操听得眼中闪光,这般谋划,是荀彧这等士族大家不可明示的安排。

    郭嘉见曹操身体更近自己一些,了然这对曹操的吸引力,勾了勾嘴角继续道:“此六人仅是‘种子’。待其在许扎根站稳,让他们再发展机敏可靠、无根无绊之人,由他们暗中串联,形成下辖线网。此网将遍布九州,凡明公预知者,皆由此网传来,如此,便是‘织网’。

    待网织成,便可为明公之‘校’,监察内外;行‘事’于无形,故名——‘校事’!”

    “校事……好!”曹操抚掌称道,脸上满是兴奋,“奉孝此计大妙!无根无绊,便无牵挂,身家性命皆系于孤手,自然尽心竭力,此等人才,正是制衡士族子弟的妙招!”

    他知道郭嘉一向节俭,眼下光是有那府邸安置还不够,“你缺什么,尽管跟孤提,此事务必由奉孝亲手成形!”

    “嘉必不负明公所托!”郭嘉躬身领命。

    曹操看着他,抚掌大笑起来,“好啊,这回奉孝可算带了点正经人才回来,而不是什么恼人的风尚了!”

    郭嘉闻言,适才那点正经瞬间破功,跟着低笑起来,拱手道:“明公说笑了,茶饼酿酒,原非嘉本意。这人才之事,方是本分!”

    两只狐狸相视而笑,彼此眼中皆是心照不宣的默契。

【请收藏老书摊文学 laoshutan.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