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书摊文学www.laoshutan.com提供的《五感尽失但照刷副本》 22、峨石村(13)(第1/2页)
之所以说是同一个人,因为,一个人的字迹可以潦草可以工整,但背后由书写者形成的、独特的“笔迹特征”是不会变的。
就像一个人无论是穿着西服走,还是穿着睡衣跑,虽然衣装改变了,动作变了,但本质上还是那个人。
祝风竹:“两本你都拿着吧。”
江昭没说话。
“你怎么了?不开心了吗?”
“没。”
江昭露出笑容,脚步轻松,将门拉开,说:“我们走吧,去西耳房看看。”
祝风竹面无表情地看向他。
气晕了吧,都开口说话了,连他听不见都忘了。
“走吧,去西耳房。”祝风竹说。
懒得管江昭想什么了,不影响他通关就行。
门口的怪物见两人出现,发了疯地扑了上来。
如果不是因为它扎根在那里,祝风竹怀疑,它会破门而入。
但很可惜,它繁多的手臂只剩下零星几条,攻势被江昭毫不费力地化解了。
这次江昭没有削断它的手臂,两人从它面前大摇大摆地离开,如果这怪物有眼睛,怕是要喷火了。
两人绕过主屋,来到了西耳房附近。
这里没有任何怪物,只有一座假山,横亘在耳房前。
西耳房依旧是朱红色的门,看起来没有任何危险。
祝风竹如法炮制,用“手臂”捅开了门,和江昭走了进去。
各种工具、竹子、各种颜色和材质的纸、朱砂、黍米粉、陶碗、毛笔……
一应物什,摆满了一屋子。
看来是个杂物间,直接把原材料给备齐了。
树浆可以从院中的槐树身上取——难怪它半死不活。
有了这些,接下来的事,就好办多了。
祝风竹按照书上所写,动作极快地剪出了几张纸人的头。
时间不允许,没时间在这搓完整的纸人,只能勉强搓出几张脸。
祝风竹用毛笔蘸上朱砂,花了两刻钟,在纸人的脸上画上了张中和王栓柱的脸。
他记性很好,画技也非常不错,画得栩栩如生,活灵活现。
等他画完,发现江昭正坐在那儿,用刀削刻着竹子,削出了一柄细剑。
“你手挺巧的。”祝风竹夸赞道。
该夸还是得夸,毕竟呆头鹅一直闷闷不乐,影响他通关。
江昭闻言,笑意溢出嘴角,将手里的竹剑递给了祝风竹。
祝风竹拒绝了,诚恳地说:“你拿着吧。”
他拿着也没用,这竹剑用着卡手。
“我不会用剑,对了,这是我刚弄的,应该可以用来易容。”
祝风竹将纸脸递过去,江昭点点头,将其收了起来。
两人离开了西耳房,祝风竹走之前,还把剪刀顺走了。
现在好用的利器只有匕首,匕首得给江昭,至于他自己,剪刀也挺好用的。
两人回到了院子里,现下只有主屋和倒座房里的两间房没去了。
主屋不让进,倒座房里隐藏的两间房找不到入口。
一定有什么方法可以进去。
祝风竹将手里的“手臂”分给江昭一条,还不忘了交代道:
“拿着,别直接接触。找个东西在上面缠几圈做隔离。”
话音刚落,衣袖就被轻轻扯了一下,江昭递过来一片衣角,祝风竹朝他看去,发现他手里还有一片。
祝风竹:“……”
不说别的,这徒手撕衣的力气他就挺想要的。
祝风竹用衣角在“手臂”上缠了几圈,嗯,果然顺手多了。
“这是桃树枝,辟邪的。只不过在我们的视角长这样。”
等等,视角。
他有思路了。
那么,接下来就是验证了。
之前和江昭第一次来的时候,他们就发现了,左右两边各有一个隐藏的房间。
因为倒座房外部的长度,和里面三间房的长度对不上。
既然看不见桃树枝,只能看见“手臂”,那,是否存在一种可能,这两间房其实是有“门”的,只不过他们视角受限,看不到,也感觉不到。
这不是障眼法,而是一种高级的“认知污染和扭曲”。
祝风竹仔细观察着地面。
青石板地面上满是岁月的痕迹,有些石砖早已碎裂,露出内里更粗糙的石质。
缝隙里不见任何苔藓,只有厚厚的,板结的灰尘。
青石地砖破旧斑驳得很均匀,这不符合常理。
如果这里真有人生活过,地砖会因为人们的频繁行走而磨损,变得更为光滑。
视角受限,认知被扭曲了。
祝风竹干脆蹲了下来,闭上眼,用指腹在地面上仔细描摹。
听觉被剥夺,眼前一片黑暗,世界里仿佛只剩下了指尖的温度。
找到了,被磨得更为光滑的石砖。
沿着这条痕迹一路追寻,祝风竹触摸到了一堵“墙壁”。
这堵墙壁和旁边的质感有着细微的差距,中间还有一条极细微的竖直线条。
是门和门缝。
祝风竹缓缓睁开眼,似有所感地回头,正好对上江昭深褐色的眼睛。
两人靠得极近,几乎快贴在了一起,江昭笑笑,十分自然地拉开了距离。
他刚在做什么?
“门在这里。”
祝风竹说,“你得确信这里有一扇门,骗过自己,姿态要自然,不要刻意。”
他嘴角轻勾,神色不明,不辨喜怒:“你刚才就做的很好。”
说完这句话,祝风竹闭上眼睛,做了个推门的动作,径直往前走,仿佛穿墙而过,消失在了墙壁之中。
江昭几乎是在下一瞬,便重新出现在了祝风竹身后,一双眼睛亮晶晶的,手指在空中写下一句话:
“相信门和骗自己都很难,但相信你很容易。”
呵呵。
祝风竹冷笑一声。
这是一间保存得很完好的房间,几乎看不到灰尘,所有的一切,都井井有条。
窗前放着一张书案,上面摆放着笔墨纸砚,以及一小摞还未使用的宣纸。
书案前是配套的扶手椅,简洁又不失文雅。
书案的对面,书架靠墙而立,上面陈列着各种书籍。
房间中央摆放着一张低矮的茶几,陈设着精美的茶具。
博古架代替了另一面墙,上面摆放着各种玉器、瓷器、奇石等等。
书房内布局考究,各种文玩收藏无不彰显着主人的品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老书摊文学 laoshutan.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