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岁: 190-20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书摊文学www.laoshutan.com提供的《太岁》 190-200(第12/17页)

点的那样旁敲侧击,直接问道:“以前没见过这扳指,尺寸也不对,我三哥说您兄长是在宛阖之战里为国捐躯的,师父,这扳指是他的吗?”

    支修被他的直白惊得手一缩。

    奚平:“我那天看见就觉得怪,还想拉弓扳指不都是防锈镀月金的么——那会儿镀月金还没普及,是不是?”

    支修缓缓地转着那枚过于宽松的扳指:“嗯……你这点年纪,居然知道镀月金哪年普及的?”

    “知道,”奚平道,“大宛第一台熔金炉在苏陵,师父上山那年镀月金下凡的。师父,您是那天夜里去百乱之地捡回来的吗?”

    “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宛人说话,试探回避都在幽微之间,一敲一躲,对方就知道不再纠缠。

    支修被他这大喇喇的刺探问得哑口无言片刻,无奈道:“就你机灵。”

    奚平一脸无所谓的恃宠而骄:“亲师父,打听个事委婉什么,想知道就问呗。”

    支修沉默了片刻:“血亲贴身的遗物,总是能有些感应的。”

    像玉佩、贴身佩剑这种在人身边陪伴了经年的老物件,会沾上主人的气息,只要对那人气息足够熟悉,修士很容易靠灵感感应到。

    而以支修的修为,一碰到那扳指,应该就能知道扳指主人生前发生什么事了。

    奚平:“说是因为被卷进了修士争斗里。”

    “出兵别国,身上是要配‘探灵’的。”支修轻声说道,“你没带过兵,可能不知道什么叫‘探灵’。那是一种特殊的仙器,凡人也可以用——因为不用激发灵气,拿在手里,会看就行。它对灵气波动很敏感,若是附近有修士高手,‘探灵’会提醒他们避开……这枚扳指,是在南阖地脉裂口处找到的,去给我打壶酒来。”

    奚平麻利地去了,见小木屋里到处都是纸,有器物图纸,看不懂的铭文、法阵草稿,还有潦草记下的只言片语,一堆重组开明司和天机阁、调配灵石的方案……大大小小的事,上面还压了个自动拨珠的算盘。

    方才这屋里的三位峰主应该是操碎心了。

    “相传地脉是澜沧掌门断的。”

    “没有,”支修道,“当年澜沧掌门发现澜沧山因为灵石亏空,在从民间‘窃天时’,迫不得已,他出手封了一部分地脉而已,以防灵山将民间抽干。当年,他一边想设法补上澜沧的灵石,一边想将仙山的灵气输送回国内。灵石没补上,反倒因掌门执念太过,走火入魔,引起了两国战争,但他们其实找到了将灵气输送回民间的办法。”

    奚平隐约猜到了什么。

    支修一点头:“不错,就是你和林师兄偷偷弄的导灵金。”

    惠湘君死后,化外炉一直留在了南阖,虽然永明火被秋杀带走了,但南阖自古是炼器道的祖宗,有的是高明的炼器大师。有惠湘君珠玉在前,他们通过某种方法,做出了和导灵金差不多的东西。

    奚平猛地睁大眼睛:“我就说,普通镀月金弄不出那么大的亏空,所以澜沧山当年灵石亏空的真正原因,是他们在偷偷研究导灵金!”

    他心里迅速转念:一旦知道灵山的秘密,历史的迷雾突然散去许多。

    除了支修,每个被灵山接纳的蝉蜕,都是要受灵山支配的,为何当年澜沧掌门那么容易被种上心魔种?难不成仁宗一届凡人,也有本事把心魔种下在澜沧山的镇山神器里?

    奚平打了个指响,木屋角落里一本积了许多灰的史书立刻跳到他手里,自动翻到宛阖之战那一页,只见上面记载了详细的前因后果——当年出使大宛的使团中,有一个澜沧内门的筑基。

    如果是继承的道心,能收到“天谕”,任何一个筑基都有可能随时变成灵山某一系同源道心的傀儡……也就是说,当年那颗心魔种,很可能是澜沧灵山“派人”带回去的!

    因为离经叛道的掌门背叛了灵山的意志。

    难怪当年澜沧山只走火入魔了掌门一个,满门上下就跟失心疯了一样,也没人劝劝——入侵南宛抢夺灵石,是灵山的意思。

    “澜沧掌门虽然穷途末路,但临到最后,还是撑着一线清明,想出了把灵气归还民间的办法。”支修说道,“他那时的想法我能理解——四国入侵,国必是要破的,澜沧要是灭门,不如将仙山化入地脉,归还给百姓……像现在的玄隐一样。老百姓安居乐业就好,未必在乎谁当政。要是当年他们成功了,就没有南矿了。”

    第198章 有憾生(十)

    支修将那旧扳指摘下来,扳指在他手心里闪过灵光,随后古旧的金属上浮起一个虚影,一大步跨到奚平面前。人影太真实,奚平下意识地往后仰了一下,这才看清那是个披甲执锐的汉子,拇指上戴着那枚拉弓的扳指。

    这人眉眼和支修有点像,但气质天差地别:眉宇间有一道严厉的皱纹,薄如一线的嘴角微微朝下,目光如刀,教人不敢直视。

    他似乎正身处大雨中,雨水顺着铠甲滴答。

    “这是我长兄。”支修端坐在原地,隔着两百多年,很平静地给后辈介绍着。

    奚平心里无端一揪。

    只见那披甲的将军眉头紧缩,看着卫兵们推上来一个俘虏。

    奚平一眼认出那俘虏,脱口道:“这好像是南阖末代皇帝杨邹?”

    当年他第一次跟着庞戬下百乱之地,曾经误入过一处地宫,在那看见过杨邹跪地服刑的人像。阖人果然都是能工巧匠,石像与真人一眼就能对上。

    支毅将军曾经俘虏过敌国皇帝!

    奚平临时抱佛脚,目光飞快掠过手头史书,没找到相关记载,只说“邹死于乱军之中”。

    这位野心勃勃的末代皇帝三十来岁,生得人高马大、宽肩窄腰,像个武将,浓眉下压着一双咄咄逼人的眼。他走路带着独特的韵律,优雅笃定,仿佛还是睥睨天下的南阖之主,在巡视自己的领地。押解他的卫兵看不惯,伸手推搡,他踉跄一下,三步之内就会调整回来。落到这步狼狈田地,风骨撑得竟毫不勉强。

    影像中没有声音,只见押解战俘的士兵飞快地说了句什么。

    奚平还在艰难地辨认唇语,便见两个卫兵上前,扯开了那位陛下的衣襟。

    隔着两百年,奚平却有种血腥气扑到了眼前的错觉——只见那末代皇帝胸腹间有一个巴掌长的伤口,皮肉都发黑坏死了,上面用血画了符。伤口中封着什么东西,将那处皮肉略微撑开了一点,想必是被人搜身时发现的。

    谁也不知道这是什么邪术,几个拿着仙器“探灵”的卫兵小跑过来,严阵以待地将杨邹围住,在他身上查来查去。忙活半天,看样子没查出个所以然来。

    末代皇帝袒胸露背地站在大雨里,任凭别人围着研究自己的身体,面无惭色地观察片刻,他说道:“支将军,这只是个普通的密封咒,开窍修士便能使得,看来你军中没有修士。”

    杨邹说的是宛语,因是外国人,吐字缓慢,口型标准得有点夸张,唇语让人一眼能看明白。说完,他直接将手探进自己伤口,扒衣服似的将皮肉扒了开。

    围着他的卫兵脸色都变了,大声呵斥,灼眼的光从那伤口处探出来,里面好像封了一团金乌,血淋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老书摊文学 laoshutan.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