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代文里当厂长: 230-24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书摊文学www.laoshutan.com提供的《在年代文里当厂长》 230-240(第14/17页)

转移到自家儿子手中。

    赫尔曼·希克斯已经做好安排,将这两笔钱存放在瑞士银行。

    一张一百万,另一张则是存放着四百万美元。

    如果当时自己没有拒绝这张一百万的存单,这四百万怕是就跟贺兰山没什么缘分了。

    老教授还玩起了心眼。

    南雁看着这两张存单,“再有钱,却也买不到他想要的。”

    林辰这次听懂了,贺工的父亲现在最想要的是妻子儿子相伴身边。

    可惜隔着太平洋呢。

    注定就只能想想。

    “有时候做错事,还真没有办法弥补。”

    林辰的感慨让南雁莞尔,扬了扬手里的大额存单,“事实上,钱可以解决绝大部分问题。”

    甚至还可以让贺兰山多给老父亲打打越洋电话。

    毕竟比起那点电话费,贺兰山更在乎能不能得到更多的科研资金——

    他在拿到这五百万美元的存单后,迅速的请南雁这边帮忙把钱提了出来,投入到研究项目中去。

    这么一笔巨额的投资,足以让项目组的日子更好过一些。

    南雁觉得这是近墨者黑,“早晚你也跟我似的,雁过拔毛。”

    五月份的首都天气不冷不热,除了偶尔的沙尘天气让人头疼。

    尤其是南雁最近没再出差,大部分时间都在首都呆着,这让贺兰山心情更好,“近朱者赤,这不很好吗?”

    南雁笑着抓了一把剥好的瓜子,塞到贺兰山嘴里,“别的没学会,花言巧语都是学了不少。”

    瓜子仁让贺兰山一时半会儿顾不上说话,只是目光落在南雁脸上,一句话都没说却又什么都说了。

    院子里的天棚下,有旁边院子传来的吵闹声,有虫鸣阵阵。

    构成了五月的夜色。

    一切刚刚好。

    ……

    炎炎夏日,松下次郎将消息传递出去时,日本那边压根不相信。

    “怎么可能,他们真的完成了256kb的研发?为什么没有公布这个消息,巴黎那边也没有听到他们的动作。”

    依照那位高副部长的性子,她可不会出现这样的纰漏。

    “这该不会是个假消息吧?”

    松下次郎也不知道消息真假,但他得到的指示是把这消息送出去。

    “我和太太请杨秘书吃饭,他喝了点酒这才提了这么一句。”

    醉酒误事。

    深受中国文化影响的日本人很快就反应过来,但还是保持着几分警惕,“最好再去打听一下,如果真的是这样,你看能不能找到相关的技术图纸。”

    松下次郎觉得这比要自己的命还要可怕,“这怎么可能,我一直在上海,他们的研究小组……”

    “试试看嘛,有钱能使鬼推磨,说不定这位杨秘书就敢呢,不用担心资金的问题。”

    松下次郎惴惴不安,他不知道其他人做间谍是什么样的心情,但自己这个双面间谍当得很累。

    一方是回不去的母国,一方则是自己未来长居的上海。

    他没得选。

    走在悬崖钢索上的人,每天战战兢兢。

    等着把这消息传达给杨秘书后,对方的沉默让松下次郎有些不安,自己是不是给他制造麻烦了?

    “稍等下,我请示领导后再给你答复。”

    杨秘书敲门前,已经将这件事考虑了一通。

    所以当南雁问及他的想法时,他神色平静,“既然如此,那就不妨如他所愿。”

    存储器研究项目组之所以没有将这一消息公之于众,最主要的原因在于项目组实现了技术飞跃。

    不是256kb的存储器,而是翻倍再翻倍。

    1024kb。

    这是颠覆性的技术突破,目前还没有将消息扩散出去,只局限于项目组和四机部的个别领导知道。

    从小到大难,而从大到小则是轻松了许多。

    薛教授贺工他们已经掌握了256以及512kb的相关技术工艺。

    在这一前提下,如果日本人给的价钱合适,将相关工艺“偷”出去倒也不是不行。

    但这个价钱是多少……

    杨秘书稍有些迟疑,“三百万是不是少了点?”

    南雁闻言挑了挑眉,“之前部里允诺要给项目组的研究员建房,专项资金也才五十万。”

    这事杨秘书十分清楚,自己这价钱要高了。

    “那……”

    “三个亿太多,日本人不会出,那就要一亿美元好了。”

    杨秘书听到这话傻了眼。

    “一个亿?日本人怕是不可能出这个钱。”

    即便是专利技术的购买也要不了这么多钱啊。

    何况一个亿的投入,这得生产多少芯片才能赚回来。

    简直是狮子大开口。

    “你不妨先去谈谈看,试探试探对方的口风。”南雁给自己倒了杯茶,“不着急亮出自己的底牌,何况你要个块儿八毛的,对方也不会相信你。”

    这个道理杨秘书自然明白,依照领导的意思,那就是一口价卖出这个工艺。

    反正已经掌握了更先进的存储器工艺设计原理,256kb的卖出去倒也无所谓。

    至于真要是卖出去后,自己的处境。

    杨秘书想,这件事领导会给他一个交代,他也不用想这么多,当务之急是想探一探日本人的口风。

    松下次郎没想到,杨秘书这么快就来了消息。

    只是价钱方面他也说不好,索性打电话问日本那边。

    DRAM研究投入的时间精力和财力都十分巨大,如今有捷径可走日本那边倒也十分畅快,“价钱方面好说,但真假我们得先确定下。”

    诚意嘛。

    好说。

    杨秘书选择性给了对方一部分的工艺设计。

    三天后他接到松下次郎的电话,“最近杨君有没有时间来上海?或许我们可以当面谈谈。”

    南雁准许了杨秘书的行程,“去,记得多要点钱,要的越多回头我就多给你点。”

    杨秘书哭笑不得,就像是贺工把从希克斯教授那里得到的馈赠都用于项目研究一样。

    自己捞来的钱还不都是用在了半导体产业的一些项目工程上,回头钱还真从没见过。

    时下的会面让杨秘书觉得自己颇是有几分单刀赴会的孤勇。

    这间日本人开的居酒屋里,只有松下次郎和一个生面孔的日本人。

    后者不怎么说话,看到杨秘书只是含蓄的笑了笑。

    还是要松下次郎暖场自,“杨君想要多少钱。”

    杨秘书谨记着南雁的交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老书摊文学 laoshutan.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