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代文里当厂长: 160-17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书摊文学www.laoshutan.com提供的《在年代文里当厂长》 160-170(第4/26页)

天才,天才般的展现自己的所长。

    真的是师傅呀。

    师傅交代了点活,让乔常水帮忙翻译一些杂志期刊。

    因为涉及到计算机的一些内容,等乔常水找到段莹莹时,年轻的姑娘有些郁闷,“你吃独食。”

    二师兄欺负人,不要脸!

    乔常水轻咳一声,“那不是时间紧急嘛,要不我请你吃饭好不好?你不是很想吃蛋糕嘛,我等下去蛋糕店给你买个大蛋糕怎么样?”

    “这还差不多。”段莹莹勉强满意,“下次不准这样。”

    乔常水不跟小师妹计较,“都这么大的人了,怎么还这么孩子气。”

    孩子气怎么了?

    师傅都没说过她。

    想到南雁,段莹莹不免有些想念,“前些天开会,我本来想去的。”

    但是老师交代自己了一些工作,年轻的姑娘到底没能跟着一块去开会。

    多好的机会呀。

    乔常水摸了摸小师妹的脑袋,“好啦好啦不难过,师傅知道她的小徒弟现在很厉害,等回头毕业了,还有的是机会。”

    段莹莹的专业选的好,计算机。

    怎么可能跟在四机部工作的南雁没交集呢?

    交集不要太大哟。

    年轻姑娘的沮丧也没持续太久,她想着尽快把这些杂志翻译出来,说不定还能趁着送杂志的机会,在四机部那边见到师傅。

    然而等段莹莹过去时,南雁已经离开首都有些日子——

    她这次出来的太久了,再不回芜湖那边不合适。

    而且无线电厂那边还真有点事情,需要南雁回去解决。

    事情不算特别麻烦,但关系到其他兄弟单位。

    南雁出国那段时间,徐兴华在天津那边谈判,磨破了嘴皮子后总算把这条彩电生产线给带了回来。

    代价是数控机床和部分利润让渡。

    其实这也不算什么大事,毕竟只要彩电生产线能投入生产,早晚就能把这些投入给赚回来。

    只是徐兴华没想到,南雁这么一走就是好几个月。

    等着他们一群人把这生产线都给重新修好了,人还没回来。

    人没回来不要紧,这条生产线倒是被其他人给盯上了。

    “想要入股。”

    对比从国外引进生产线的高成本投入,入股自然是最佳选择,技术入股投入少,投资回报率又相当不错,可以说相当可观。

    “要多少股份?”

    徐兴华轻咳了一声,“百分之五。”

    也不知道是谁把消息透露了,知道天津那边占比5%后,其他几个配件厂也都十分识趣,没狮子大开口,只要5%。

    南雁笑了起来,“太高了徐主任,你得再去跟他们谈谈。”

    徐兴华就知道会是这么个回答,再去谈判没问题,但他还有别的担心,“咱们厂不生产那些零部件,跟这些厂子关系闹僵了是不是也不太好?”

    他担心的是这个问题。

    虽说对方没傻到用这来要挟,但人家的确有恃无恐啊。

    谁让一些零配件,还真就依仗这些工厂呢。

    “是不太好,所以你也得提要求,别让他们总是窝里横,有本事去抢国外的市场。”

    这话徐兴华想说,但这么直白的说了,只怕会引起众怒。

    老同志是经历过风雨的,对于自己拿捏不准的问题,态度很是端正,“南雁同志你能不能指点迷津,我该怎么说?”

    该怎么说呢?

    并不难。

    二十世纪六七八十年代,半导体产业发展最成功的模式有两个。

    一个是美国的硅谷,另一个则是日本半导体。

    而日本半导体的崛起离不开四个字——

    举国体制。

    前两年日本成立了超大规模集成联合研发体,也就是VLSI联合研发体,倾尽全国之力进行半导体的研究发展。

    迅速攻克了光刻机等设备技术难题,又成功研制出64kb的DRAM,在研发进度上追平美国,这为后来日本八十年代的辉煌奠定了基础。

    尽管后来这光辉岁月被美利坚活活折断,但你不能否认,日本举国体制的成功。

    毕竟到了二十一世纪,一些日本公司还躺在过去的专利本上赚钱呢。

    国内半导体进行举国体制的发展有些不合适,摊子大了不免照顾不周。

    二来与现行的各项政策又有些相悖。

    不过即便不能举国体制,也不能各自为营。

    把相关企业联系起来很重要。

    要不为啥要以市为单位,成立相关的半导体协会呢?

    当然,南雁不介意把这个范围再扩大,不止是直接相关的半导体工厂、研究所,一些间接相连的工厂企业也要进入这个范畴内。

    成为命运共同体。

    这条彩电生产线无疑是最好的机会。

    “3%,另外需要配合我们这边做一些产品的研发。”

    产品研发?

    这条彩电生产线还不够,还要再升级吗?

    徐兴华把困惑直接问出口。

    “当然,老徐你想想,过去那么多年咱们都是黑白电视,现在有了彩色电视机,那菜色电视机就不能再变化吗?”

    “尺寸上?”

    “不止。”南雁笑了笑,屏幕尺寸会越来越大,清晰度会越来越高,块头会越来越小,“你想想计算机就够了。”

    这让徐兴华恍然,是啊,从占据一整间房间的大块头,到现在的微型计算机。

    听说现在老黄那边还在搞新型计算机,想要把这微型计算机弄成什么便携的计算机。

    计算机都可以,彩色电视机为什么不行?

    而这种发展,当然需要零配件的升级进步。

    如果他们把产线升级了,零配件却做不到,那所造成的时间差,势必会影响到国内彩电的发展。

    你不抢占市场,市场很可能就会被那些外国商品抢占。

    想到这徐兴华彻底明白了南雁的用意,“成,我这就去商量,不过3%是不是有点多?”

    他觉得或许可以再谈谈。

    本来跟你们厂签订采购协议你们就能赚钱,怎么还好意思要这么多利润呢。

    南雁笑了笑,“那你再去谈,能谈多少是多少,但技术方面必须是以我们为主。”

    其他工厂想着进行技术配合,是以工厂那边为主。

    南雁可不答应,你们的技术说不定我还相不中呢,必须得听我的。

    这个条件略显得一些严苛,其他几个厂多少有点举棋不定。

    这要是提出一些无理的要求怎么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老书摊文学 laoshutan.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