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代文里当厂长: 160-17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书摊文学www.laoshutan.com提供的《在年代文里当厂长》 160-170(第22/26页)



    眼下贺铮这么一说,她不假思索应了下来,“行,明天下午没什么事去看看。”

    她粗粗翻看了这些计划书,“我好像没看到你的计划书。”

    贺铮还真没写。

    “那就现在写吧。”南雁把纸笔给他,“想想怎么写。”

    贺铮不到四十岁,正是事业上大展手脚的时候。

    南雁认识他这么多年,也算知根知底。

    她热敷着毛巾,看着其他人的计划书,没怎么留意贺铮的动作。

    看完了两份扭头看去,这才发现贺铮压根没写,“怎么,需要我帮你厘清思路吗?”

    南雁的话带着几分调侃之意,贺铮笑了起来,“你这么一说,我倒是有了点想法。”

    他希望能够在今年完成手上的16kb内存条的研发任务,来年能陪妻子和老母亲去北戴河度假。

    工作、家庭。

    南雁看着这计划书,“我们这些人,对家庭亏欠诸多。”

    “是亏欠了许多,你说等我们追上美国那边,是不是能放松些?”

    像美国人那样,周末的时候去野餐,去春游,去看电影去度假。

    他也算不清自己到底亏欠家里人多少。

    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把这些弥补给家人。

    有那么一天吗?

    “你今年把这项目做完,我就给罗部商量,给你放一个月的假,到时候你天天度假,怕不是清闲的想要飞回来工作。”

    贺铮听到这话笑了起来,“那咱们说好了。”

    “还怕我说话不算数?给你立字据好吧。”

    毛巾碰触到纸张,瞬间就潮湿一片。

    南雁反应过来,把毛巾丢到盆里,重新写了字据。

    “一式两份,收好了,等你项目完成了来找我兑现。”

    贺铮没想到南雁玩真的,他看着这字据,“那成,我争取第三季度就出结果。”

    4kb的内存条如今已经在考虑量产,只不过容量增加带来的工艺可谓千变万化,寥寥数字的项目工程量相当之大。

    贺铮本身就压力大,虽说他这些年别的没有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十分浓厚,然而压力并不见得就能悉数转变为动力。

    还需要一些其他的动力来推动。

    南雁刚巧就给了这人一些动力。

    送走贺铮,她没再看这些计划书,明天大会结束,回头慢慢看也不迟。

    躺在床上安静下来,右手手腕那里还有隐隐的酸涩。

    贺铮帮忙打听到了的老大夫不知道什么水平,希望能帮她纾解这疼痛。

    ……

    大会最后一晌还有些热闹,毕竟还涉及到今年的一些生产计划和进程。

    尤其是伴随着芜湖的彩色电视机投产后,对外的吸引力越发的强烈。

    大家对彩电生产线格外感兴趣。

    当初想要引进国外的三英寸晶圆生产线遭到了拒绝,现在不引进国外的了,让芜湖那边多弄几条总行吧。

    这天上午的会议主要是各地无线电厂的一些小私心。

    毕竟谁不想要自家厂子里盈利呢,每年跟部里头要拨款,那脸皮再厚也不是那么理直气壮。

    要是能自己赚到这钱,那才是真的好。

    南雁倒是有这方面的安排,“先别急,等过几天我去下面考察,会做安排。”

    彩电生产线的确需要增加,但怎么个增加法还不能乱来。

    乱来容易造成生产力的浪费。

    浪费可不是什么好事,南雁不太喜欢这个。

    送走了这些厂长们,南雁刚松了口气,就看到一个年轻姑娘朝自己走来。

    南雁对这个年轻女同志印象颇深,是南京无线电研究所的一个研究员,也是当年省里的高考状元,大学提前毕业进入研究所工作。

    别看年轻,但还没毕业时就跟着学校无线电小组的老师完成了一些工作。

    可以说要能力有能力,要天赋有天赋。

    施宁。

    很宁静的一个名字。

    但施宁内心一点都不平静。

    她这次生了病还要来上海参加会议,本来就抱有目的。

    可惜昨天本来想说,但自己有点过于激动不知道该怎么开口,没能把握住机会。

    好在现在有时间。

    “高……”

    “高副部长,我是成都研究所的副所长左相生,你看能不能跟你谈一谈?”

    施宁一下子站在那里,小姑娘的话都被吞了回去,有些不知道该说什么是好。

    她好像又慢了一步,跟昨天似的。

    怎么就不这么嘴笨呢。

    南雁笑着跟左相生寒暄了句,“相生同志要不稍等下,我看施宁同志好像有话要跟我说。”

    左相生又不是傻子,这话南雁的意思很明显,得先来后到。

    他也不知道这小同志要说什么,大概是想说一些仰慕之类的话吧。

    年轻人对这个手段雷霆的四机部副部长一贯有好感,他们所里也这样。

    就觉得高南雁能够年纪轻轻当上副部,他们也能。

    大家都想要成为第二个高南雁,哪有这么容易。

    “先来后到,我不着急。”

    左相生退后两步,一副我在排队模样。

    施宁面露感激,只是看到南雁又不知道该说什么才是。

    这位南京研究所的天才研究员不善言辞。

    南雁鼓励道:“别着急,慢慢说,我有的是时间。”

    温柔的腔调让施宁觉得自己好像回到几年前,大姐总是那么温柔的鼓励她。

    “我,我有点想法,但所里头其他人不是很同意。”

    施宁虽然结结巴巴,但还是说到了重点。

    研究所的研究向来都是在所长的把控下,大多都有明确的方向。

    不然胡乱研究没个章程,也很容易造成浪费。

    施宁现在面临的问题就是这样,她有一个项目构思,然而这个想法却并没有像往常那样得到其他人的认可。

    施宁不甘心,多次找到所长,试图说服所长。

    但效果都不好。

    倒是主任宽慰她,“你要学会选择,真要是这么坚持的话,要不去找一下那位高副部长,她倒是个很有创意的人,如果能得到她的认同,说不定能给你组个项目组。”

    主任只是老好人,不希望她哭鼻子而已。

    其实并不见得就是支持她。

    施宁是个有毅力的人,既然有了出路那就努力寻找办法。

    她最近刚好感冒发烧,但还是坚持来上海这边开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老书摊文学 laoshutan.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