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代文里当厂长: 160-17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书摊文学www.laoshutan.com提供的《在年代文里当厂长》 160-170(第19/26页)

,先静观其变。”少校十分沉得住气,因为他知道半导体方面的研究绝不是一蹴而就,需要不少的时间。

    等上几个月,等大陆那边放松警惕再着手渗透工作也不迟。

    “这次委屈你了。”

    梁金生面露感激,“没有,要是没有上面的扶持,也不会有我梁某人的今天。”

    少校对梁金生的进退有度十分满意,“先好好休息,我会吩咐下去,鸿升那边暂时跟你们和解。”

    “那真是太好了。”说话有些着急的梁金生不小心扯到了身上的伤口,忍不住吸了口凉气,看向少校的眼神都透着几分不好意思,“年纪大了,比不上年轻那会儿。”

    他这忽然间有些服老的说辞让少校都心生感慨,安抚了几句就让梁金生离开了。

    走出这边办公室,梁金生心底稍稍松了口气。

    这场看不见的斗争之中,他还有一同作战的战友。

    有年轻人加入这战壕之中,即便自己老去死去,却也没什么要紧的。

    来这边只是为了进一步洗脱自己的嫌疑而已。

    目的达到,至于什么时候再跟内地搭上关系,梁金生预计着大概得等到明年春。

    但他没想到的是,没多久国际半导体市场就又发生了变化。

    这年年底,日本富士通公司成功研制出64kb的DRAM,并预计明年底就可以投入到生产之中。

    日本半导体产业的突破性进展让硅谷那边感受到了压力。

    圣诞节前,硅谷与韩国达成协议,要在韩国建造一条三英寸的晶圆生产线,计划于明年开始量产16kb的DRAM。

    半导体产业在东亚开始了激烈的竞争。

    美国硅谷意图通过操纵韩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实现对日本半导体的压制。

    一时间,美国驻香港的人员将注意力集中在了日本那边。

    对大陆没了什么警惕性。

    毕竟在香港作为样品的两块64kb内存条都在,大陆的半导体研究所没有得到最新的产品,在未来两三年内都不可能追赶上硅谷的研发进度。

    不足为虑。

    而南雁要的,刚好就是这个不足为虑。

    日本半导体产业的崛起如今只是引起美国的关注,实际上还没有十分警惕。

    等真的引起美国官方注意,那已经是很多年后的事情了。

    现在这样将日本当作观察对象就挺好。

    一个有潜力的选手,远比一个差生更能引起强者的关注。

    差生现在需要做的就是夯实基础,把国内的半导体产业布局做好就是。

    元旦过后,四机部在上海召开国内半导体产业会议。

    从全国各地而来的业内人士汇聚上海。

    过去一年做得怎么样。

    新的一年有什么研究目标与计划。

    不止是落实到每个工厂、研究所,更是落实到与会的每个人身上。

    贺铮觉得南雁这简直是为难人。

    哪能这样啊。

    “个体是组成集体的一部分,每个人都是不可或缺的一块拼图,没有这一块,这张拼图就不完整,你说个体重不重要?”

    南雁自然有她的道理,“我们一贯讲究集体主义,但集体主义下的个人创造力不能忽视,目标与计划的制定固然是压力,但也是对个体的重视。”

    贺铮明白了南雁的用意,“那你还都能盯着不成?”

    哪怕与会的都是各地的精英骨干,那也好几百人呢。

    你还能把这些人的目标都记下不成?

    “为什么不能呢?”南雁笑了起来,“怕我记不住?”

    她记性好得很,何况肯定得留档嘛。

    一个个都留存着,等到明年初再开会时,她得找大家核对。

    看谁完成了计划目标,谁还没完成计划。

    这事花不了多少时间。

    与会众人一开始觉得这有点儿戏,但看着主持会议的南雁很认真的写下了自己的目标与计划,他们也收起了那些玩笑的心思,开始认真的斟酌。

    作为集体中的一份子,自己有什么样的计划与目标。

    “能跟工作无关吗?”

    南雁看着提问的青年研究员,笑着问道:“那得看怎么个无关法。”

    研究员不假思索,“我想攒票买辆自行车。”

    “没问题,要是钱或者工业券不够的话,我可以借你一些。”

    研究员笑了起来,挠了挠头,“没事,我自己能凑得齐。”

    他不能开这个先河,不然大家都找高副部长借钱借工业券怎么办?

    好几百人呢,借给谁又不借给谁?

    因为目标与计划不止是跟工作有关,这么一来倒是让大家有了更多的想法。

    南雁收起这些计划书时,还特意在上面摁了手印。

    表示这是一个约定。

    摁的手腕都酸了!

    她吃晚饭时都揉着手腕,这样能让自己舒服一些。

    贺铮觉得南雁这是给自己找麻烦。

    但南雁有她自己的想法。

    吃过晚饭她回去休息,说休息也还早,还要看看这些计划书。

    离开沧化时有些匆忙,以至于任雪松不得不赶鸭子上架似的去当那个厂长。

    早知道这样,南雁肯定会有针对性的再锻炼他一番。

    这个考虑不周让南雁意识到,寻找继任者这事要趁早。

    即便这继承人当六十年的太子也没关系。

    南雁倒没想着培养一堆苗子,让他们竞争上岗。

    但是多进行筛选,进行观察,必要时磨练一番很有必要。

    如何来寻找合适的苗子呢?

    从这大几百份的计划书中来寻找就是了。

    哪怕这些苗子可能比她还要年长。

    没关系,年龄并不是问题。

    回到房间的人去洗了洗手,准备寻找自己中意的人选。

    这些计划书很有意思,毕竟也都是知识分子,技术性人员写计划书时还挺有意思。

    有的还搞了个流程图,大有小目标到大目标递进的意思。

    有的是鱼骨图,还有的用了树形图法。

    瞧着那树枝上垂落的小目标和一步步计划,南雁似乎窥探到这些工科生内心深处的柔软。

    谁说他们没有柔情呢?

    生而为人,他们也有属于自己的小浪漫。

    倒是南雁太过于刻板了些,瞧着那一二三四的罗列,对比其他人的目标。

    十分之乏味。

    南雁认真的看着每一份计划书,虽然名字跟人有些对不上号,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老书摊文学 laoshutan.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