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代文里当厂长: 150-16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书摊文学www.laoshutan.com提供的《在年代文里当厂长》 150-160(第4/22页)

份的人并不多,目前来说还没暴露身份。

    现在南雁去了无线电厂工作,日后少不了要跟梁金生打交道,孙副部特意打电话也是提醒一下。

    别看现在中美之间是蜜里调油,然而真要是能抓住机会下死手,对方根本不会放过。

    要谨慎。

    谨慎。

    这两个字,当真是要刻烟吸肺。

    南雁倒是没着急跟梁金生那边联系,对她来说现在最要紧的,是先把无线电厂这边给整明白。

    单纯的依靠微型计算机和集成电路出口还不够。

    得多点开花才行。

    彩色电视机是南雁为无线电厂谋划的另一条路。

    不管是出口还是面向国内销售,都行。

    但前提是,老徐能把那条生产线给弄过来。

    这事需要点时间。

    南雁也不着急,由着徐兴华去折腾。

    她先系统的学习了解半导体和微型计算机的一些基础知识。

    这会儿全球的半导体发展都不算快,毕竟民用微型计算机也刚刚问世没多久,从军用到民用的转变还不够彻底。

    甚至于半导体市场的全面开花时代还没到来。

    这时候大家都还在起跑线上。

    晶圆生产线要跟上,至于后来影响全球的光刻机。

    眼下还不是它的时代。

    慢慢来,她在这边又不是待个一两年就走人,有的是时间来折腾。

    花了几天时间,把相关的图书资料翻看了一个遍后,南雁意识到一个问题。

    这方面的资料,有点不够。

    国内能找到的资料都有了,但是国外的研究资料相对少一些。

    现在在半导体产业发力的国家无非是美国和日本,日本的“举国体制”,美国硅谷半导体商与军方的密切联系。

    他们的科研能力都很强,尤其是美国,汇聚了资本主义国家的大部分顶级精英。

    只不过有时候太过强大也会心生傲慢,比如日本就在美国眼皮子底下把半导体产业发挥到极致,甚至到二十一世纪都还依靠着过去的一部分专利来躺平过日子。

    可惜国内的半导体产业纯纯的自废武功,后来又着急发展,遇到遇到各路牛鬼蛇神招摇撞骗,走了太多的弯路。

    南雁深呼吸了一口气,联系首都那边。

    “日本方面的半导体业内人士?这个的话,我问问大使馆那边。”

    南雁人在芜湖,给首都的同事出了个难题。

    她想要一些日本在半导体研究方面的资料,报纸杂志就好。

    然而想要找到这些资料并不容易。

    而且又是日语。

    即便是有日语翻译,也不见得能精准的翻译出这些专业的内容。

    但南雁还是坚持,“试着去找找看吧,或许可以找到日本方面的一些同志呢?”

    这倒是提醒了四机部的人,似乎可以找找日共。

    虽说日共早已经淡出了日本政治中心,或者说从来没有站在舞台中央。

    但的确有那么一些同志的存在。

    或许可以帮帮忙呢?

    “另外,美国方面也找一下。”

    四机部的同志听到这话笑了起来,“你们单位的贺兰山,他父亲不就在美国工作吗?而且还是大科学家,说不定找他更快些。”

    南雁笑了笑,“找他不合适,你这边先试试看,尽力吧。”

    “成。”

    四机部的五把手,虽然远离首都,但没人敢不把她当回事。

    这边联系着,南雁也没闲着,她想了想,又跟计委的于主任打了个电话。

    “出国考察学习?”

    “对,我想去美国硅谷那边看看。”南雁找出了那张一直被她所收藏着的名片。

    赠与自己这张名片的总统已经结束了自己的任期,但是依旧还活跃在政治舞台上。

    如何利用好这一层关系,南雁觉得自己得好好思考思考。

    计委这边倒是很快就同意了南雁的要求。

    毕竟对于微型计算机的发展这条路如何走,其实他们也不知道。

    摸索着来吧,由着她出去看看也好。

    南雁很快定下了去美国考察学习的代表团名单,这其中没有贺兰山。

    他没办法去美国。

    当初离境时虽然并没有遇到多大的麻烦,但是再回去只怕就回不来了。

    毕竟要去的是加利福尼亚,那是贺兰山从小到大生活的地方。

    南雁还是去打听了一番,即便算上上辈子,她去美国的次数也不算多,哪及得上贺兰山对加州的了解呢?

    “去加州呀。”贺兰山想了想,“你等下。”

    他找出纸笔,在纸张上绘出了加州的地图,标注了南雁可以重点关注的一些公司。

    “这两家公司的老板和我是同学,如果方便的话麻烦帮我问个好。”

    南雁看了他一眼,“需要给你捎封信吗?”

    她话说得明白。

    贺兰山迟疑了下这才说道:“不用。”

    已经别了千山万水,倒也没必要再有什么牵扯。

    即便有着最浓厚的血缘关系,那也没必要。

    南雁没再这件事上纠缠什么。

    “你有没有认识能够提供帮助的人?”南雁需要一些资料,委托四机部那边找人不见得能找到太合适的。

    但贺兰山就不一样了。

    他在那里生活了二十多年呢。

    “倒也有几位教授人很是不错,不过你要找到他们,可能需要人引荐。”

    “你父亲行吗?”

    赫尔曼·希克斯无疑是一个非常合适的人选。

    甚至不需要露面,一封手书就可以解决很多问题。

    “不合适就算了。”

    南雁都觉得自己有点无耻,利用人的心思太明显了点。

    “没什么。”贺兰山笑了笑,“如果是我,我也会这么做。”

    好不容易出国一趟,自然要竭尽所能地达成目的。

    能被利用,也是那人的荣幸。

    总算还有点可利用价值。

    不止他要写信,便是贺红棉也随手写了一封,“真的有用吗?”

    “对男人来说,得不到的总是骚动。”

    日夜陪伴的觉得稀松平常,不懂得珍惜。

    失去了才会觉得好。

    有时候人就这样,他不是没收到过来自美国方面的信。

    他的导师格兰特教授好几次给他邮寄来一些书籍时,也会掺杂着对好友的一些念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老书摊文学 laoshutan.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