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代文里当厂长: 140-15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书摊文学www.laoshutan.com提供的《在年代文里当厂长》 140-150(第6/25页)

吧。

    有人付出代价,有人则是在进行操作,为自己能够进入化肥厂工作而努力。

    邵楠楠就是其中一员,只不过相较于其他手心冒汗的测试者而言,这位出身干部家庭的女孩子,明显就冷静的多。

    很快就按照要求完成了操作,请身后的工人师傅来检查。

    第二轮测试是进行的实操。

    理论过关还不够,实际操作很重要。

    上千名应聘者来参加第二轮测验,整整两天才折腾完。

    在紧锣密鼓的加班排列后,第二轮的名单定了下来。

    及格分以上的超过六百人。

    而如果将分数拉到八十分,那么就剩下三百五十二人。

    新化肥厂这边需要大概四百个工人。

    吴孝钢揉了揉眼睛,他熬了一宿现在眼看着马上看到光明与希望,倒是不怎么困了。

    “要不就先定下来这352人?”

    宁缺毋滥嘛。

    南雁点头,“那就这么办,辛苦些先把这个张贴出去,忙完了你们回去休息,下午再来上班就行。”

    “也没……好,谢谢领导。”

    “对了,那个邵楠楠表现怎么样?”

    吴孝钢顿时有一种姑娘你错付了的心情——

    “她第一。”

    是因为排名太靠上,领导你没看到吗?

    作者有话说:

    吴孝钢:楠楠你错付了呀

    ? 143 副部级干部

    邵楠楠被录用了。

    年轻的女孩子兴奋的跑回教育局大院。

    左右邻居都问她咋回事。

    知道这孩子要去化肥厂新厂上班, 还有些奇怪。

    咋不去念大学,非得要去化肥厂呢?

    这孩子,真是个怪胎。

    怪胎邵楠楠兴奋的跟家里的老人家说自己过两天要去化肥厂上班的事情。

    “我们那都是数控机床, 奶奶你知道什么是数控机床吗?就是由计算机控制。”

    奶奶笑得时候咧开嘴,孤零零的牙齿露了出来。

    “厂里头还时不时安排了讲座, 我听吴主任说, 回头沧城学院办夜校, 我们这些没有文凭的还可以去夜校念书。”

    “我想好了, 我先把各个岗位的工作摸透了,到时候努力让自己成为工程师,说不定过个十年八载就能跟高厂长一样, 成为总工了呢。”

    总工, 厂长,就像是一个曼妙的梦。

    而她就是那个逐梦人。

    奶奶拉着孙女过去, 从抽屉里拿出糖块给她吃。

    邵楠楠笑着撕开糖纸,觉得人生都是甜滋滋的, 真好。

    正式入职是在周一,也就是后天,不过这两天邵楠楠也没闲着,有时间就去市里的书店, 她知道南雁会经常去书店那边。

    书店里有一些专门从国外弄来的杂志什么的,南雁会翻译好留在这边, 供人参考。

    对于高中毕业的邵楠楠而言, 这些杂志还有些太过深奥,她看的不是很明白。

    这让她有很多很多的问题, 年轻的姑娘先把问题记下来, 打算有时间去找其他工人请教。

    不过她没想到, 倒还不用去找其他工人。

    周末的时候,邵楠楠就在书店遇到了南雁。

    年轻姑娘鼓足勇气上前,得到了一个温和的笑容,“这些都是最新的杂志,没有基础的话看起来的确费劲,你可以问问老板,找一些过去的从基础点的东西看。”

    邵楠楠连忙点头,“高……南雁同志你说得对。”

    对极了!

    南雁瞧着女孩子那赤诚的眼神,问了邵楠楠几句,大概知道了她的基础有多少,然后这才给她列了一个书单目录。

    “厂里的图书馆基本上都有,你回头去那边把这些书先看了,打好基础就可以来看这些了。”

    纸张上的字迹苍劲有力。

    邵楠楠由衷夸赞,“南雁姐你这字写的可真好,我爸总说我写字没力气,跟蜗牛爬似的。”

    她小心机的改了称呼,很是小心地等待着南雁的反应。

    “多练练就好了,我之前字也不好,就是练出来的。”

    没有纠正她的称呼!

    邵楠楠放下心来,“那我能跟你一块在这看书吗?”

    “书店这么大,谁都可以的。”

    邵楠楠连忙去找了本书来看,余光瞧到南雁垂首在那里看书翻译,她也认真起来。

    好不容易抓住的机会,可不能这么三心二意的。

    周末,陪同南雁去书店的人换成了邵楠楠。

    吴孝钢陪着孩子来书店看书时,瞧到这一幕心中感慨万千。

    虽说年轻漂亮的女同志看着也挺赏心悦目的,但想起那去了美国还没回来音讯的孙厂长。

    这心里头总觉得有点缺。

    也不知道什么缺。

    五一国际劳动节后,化肥厂的新厂区建设已经全部结束,包括生产线调试。

    正式投产的第二天。

    吴孝钢拿着两个从美国那边寄过来的包裹。

    “这次不知道怎么是两个。”

    但还挺奇怪,两个寄件人他都不认识。

    都是外国人的名字。

    南雁倒是认识一个,之前她问贺兰山那个药是什么,然后打电话给褚怀良,让他帮忙弄点。

    其中一份是褚怀良寄来的。

    至于第二份,拆开看到一模一样的药片。

    南雁想了想,跟无线电厂那边打了个电话。

    仿佛一下子被人抓住了把柄,贺兰山的声音都有些局促,“我让朋友帮忙寄的。”

    “你能联系到美国?”

    “和首都那边打了个电话,拜托他们跟我朋友说。”

    南雁反应过来,贺兰山又不是傻子,当然明白曲线救国这个道理。

    “我收到了,谢谢。”

    “不客气,注意照顾好身体。”

    南雁的嗓子不是很好,平日里要多喝水,说话多了就容易疼。

    而且现在也不怎么能吃辣。

    一场重病虽然痊愈,但留给她的小毛病还挺多。

    不过,她已经足够幸运。

    挂断电话,南雁看着这十来瓶药片。

    还好一瓶也就一百粒,吃个三五年的不成问题。

    她把药收到抽屉里,又看到了那个丑萌的小鸭子。

    南雁戳了戳小鸭子的脑袋,笑着忙活起来。

    五月中旬,季长青拉着南雁下乡去视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老书摊文学 laoshutan.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