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代文里当厂长: 65-7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书摊文学www.laoshutan.com提供的《在年代文里当厂长》 65-70(第11/12页)


    所有的情绪在抵达这间称作书房更合适的房间后, 又都被她藏了起来。

    只不过这样的隐藏或许还有些拙劣,南雁后来是这么想的。

    小喇叭似的段莹莹也噤声不敢说话, 只是拽着南雁的衣角, 怯生生的看着, 大概不太敢看人, 目光又落在那层层叠叠的书册上面。

    “喜欢看这个?”

    小徒弟迟疑着看着南雁,得到师傅的允许后这才点头。

    “那你拿去看好喽。”

    秘书将书取出来,放到一侧, 方便她们师徒离开时带走。

    南雁有点羡慕, 她比莹莹还要拘谨!

    这场见面来的太过突然,直到提及到沧城化肥厂, 南雁这才反应过来。

    或许点名要自己担当重任的并非别人,正是……

    “有信心吗?”

    分辨不清的情绪在胸口荡漾, “当然,我肯定能完成您交给我的任务。”

    起码会让他们看到,自己大手笔拍板定下的项目,在他们的有生之年看到这些工厂落成。

    其他工厂南雁管不着, 但沧城的化肥厂,肯定没问题。

    “那就好, 用总理的话来说, 年龄并不是说这人活了多少年,倒是在那些年经历了多少事。你做得很好。”

    南雁笑了起来, 没什么比得到他的肯定更让人高兴的事。

    还是双重肯定呢。

    一直都控制着自己情绪的人, 在离开这里后这才容许泪水在眼眶里打转转。

    “师傅。”小徒弟有些担心。

    “没事。”没人能与她一起分享此时的情绪, 南雁想起了回忆录里的话——语气温和,没有骂人,使人感到放心。

    她不是美帝,自然不会挨骂。

    但犹如小学生到老师面前上交作业一样,对这位你尊敬着的师长,总是怀揣着满满的敬意,生怕自己会被批评。

    哪怕知道这位老师最护犊子。

    要是外婆知道,会不会羡慕她呢?

    南雁抹去眼泪,又有点小得意。

    她真的好高兴呀。

    又哭又笑的人让段莹莹搞不明白,小姑娘还不能理解师傅那微妙的心情,只是紧紧抱着自己得到的那本书。

    她也有所收获呢。

    这收获不止让南雁羡慕,老关都想据为己有,可惜拿糖葫芦烤鸭来换都不成。

    南雁倒也没瞒着,其实在书房的谈话并没有多大会儿,一共不到十分钟。

    “满足吧,当初戴高乐将军来访,也就见了两面谈了三个小时而已,有些非洲的领导人想来,都安排不上。”

    何况刚出了这事,难免会受影响,能够喊你去说两句,已然极为难得。

    南雁知道,尽管在这个年代苏联是社家的领头羊,而左翼领袖却出自东方。

    狂热的追随者不分肤色、种族。

    她十分满足。

    梦里都在下军令状,“二十个月,二十个月保证沧城化肥厂建成投产。”

    醒来时南雁恍惚了下,当真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但二十个月是不成的。

    成套的设备平均价值上亿美金,别说施工建设,就是运输装置都需要大把的时间,虽然翻一倍用四十个月三年半的时间来建设略有些漫长。

    但二十个月绝对没指望。

    当然,计委这边倒也没要求他们下军令状。

    这种从国外引进全套设备的大型项目太难了,跟当初苏联援建还不是一回事。

    彼时中苏蜜里调油,莫斯科有的首都也会有。

    苏联专家虽然也不是完全的义务劳动,拿到的薪资十分丰厚,但人干活也十分投入。

    这次是跟资本主义的国家合作,尽管和法兰西达成了外交上的共识,但很多事情也都是求同存异。

    你不可能要求这些欧美企业像苏联那样尽心尽力。

    甚至很多东西都得他们自己来弄。

    比如说那些厚重的大块头的说明书之类的东西。

    外语,得组织人学习翻译。

    这首先就是一个难关。

    计委的领导看向众人,“唐僧取经困难重重,咱们这就相当于走一遍取经路,有什么困难尽量克服,争取早日建成这些工厂,让农民兄弟能有化肥,让全国老百姓别再人均三尺布做不了一件衣。”

    虽然不是誓师大会,但也差不多。

    正如同郑君之前所说的,因为工程浩大的缘故,自然是全国调配来搞配合。

    负责项目的一把手有什么特殊需求,也能够得到满足。

    南雁思考了下,“我能调几个人吗?不影响正常工作。”

    “没问题,南雁同志你说就成。”

    南雁客气的笑了笑,“我还得打个电话,问问他们同不同意。”

    计委这边的人也跟着笑了起来,“咋还要问他们?”

    这是全国协同的大作战,哪有拒绝的道理?

    “背井离乡的也不容易,我能借用一下电话吗?”

    有工作人员带着南雁去打电话。

    老张没想到首都来的电话竟然是南雁打来的,“你在那边还好吗?也不说让我们去送送你。”

    “都挺好的,在这边开完会就要去沧城,我这边需要一些人来搞说明书之类的翻译工作,张叔你帮我问问,他们有谁愿意过来,愿意的话我就打申请书。”

    老张听到这话神色凝重,“这成吗?”

    这么些天过去了,该知道的他也知道了,这事咋说呢。

    干校比较特殊,当初就是那位负责抓起来的。

    如今刚出事,干校这个词也显得有些敏感,请干校里的人过去……

    “没事,你先帮我问问,我不挂电话,等下张叔你给我说。”

    老张虽然有些拿不准,但还是去问了一通。

    秋收还得一些日子,加上最近首都那边出了点事,干校最近都挺安静。

    直到老张说了这事。

    去翻译说明书。

    也不是不行。

    学习老佟老夏可太累了,他们也不见得就有这方面的天赋。

    但过去这大半年没少给南雁翻译这些国外的期刊杂志,再去翻译说明书操作手册好像真的问题不大。

    只是肯定不能再在陵县呆着了,得从陵县挪窝到沧城去。

    “老张,我能跟南雁聊两句吗?”

    老张指了指电话,“没挂断。”

    作为干校代表的韩朝阳拿着话筒的手有些颤抖,“小高同志,是我韩朝阳。”

    “韩老师您好,刚才张叔都跟您说了?”

    “说了的,就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老书摊文学 laoshutan.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