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代文里当厂长: 60-65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书摊文学www.laoshutan.com提供的《在年代文里当厂长》 60-65(第2/13页)

热,还不知道他家那小儿子到底什么心思呢。

    “牛不喝水咱也不能强摁头,红旗倒也是长得一表人才,而且这就要调到陵县去工作,说不定就能看对眼了呢?”

    陈胜秋离开后,陵县武装部长的岗位总要有人顶上。

    只是这个人选一直都没定下来,直到前天,总算尘埃落定。

    接替陈胜秋的正是龙主任老领导的小儿子,在部队呆够了,原本是想要去公安局当警察。

    被老爹塞到陵县当武装部长。

    之所以塞到陵县,一来是有自己照看,二来则是存着几分给小儿子找对象的心思。

    寡妇门前是非多,如果这个小寡妇十分有能耐,这惦记的人就更多了。

    而身为当事人的南雁并不知情。

    李主任怎么处置自家兄弟两口子,那是他们家的事情,符合章程就好,不符合支持两口子去市里头告,要是能大义灭亲把亲哥拉下来,那才是真英雄。

    显然,两口子没这个胆,甚至连来食品厂骂咧咧的勇气都没有。

    刘建华的姐姐一直很是得意,她男人的亲哥是县里的一把手又如何?男人还不是对自己言听计从?

    拿捏住自家男人比什么都强。

    起码她之前是这么认为的。

    然而现实给了她响亮的一巴掌,自己没本事屁用都没有。

    工作是二伯安排的,现在说开除就开除,自己都没处说理去。

    哪敢真的去市里头告状,说二伯违规操作。

    真要是鱼死网破对自己又有什么好处?

    怂包男人依旧是那个脓包,刘建华他姐哭成了泪人,“我怎么就嫁给了你呢。”

    她嫁给了一个窝囊废,还不如不结婚呢。

    李主任他兄弟听到这话有点黑的脸上浮现一层红,“你要是相不中我,那咱就离婚!”

    离婚?

    离了婚哪可真是什么都没了。

    刘姐哪敢离婚。

    只是还不死心,“咱俩都不上班,那怎么跟孩子解释?怎么过日子?要不你去跟你哥说说?”

    说什么?

    他脸上现在还火辣辣的疼呢。

    刘姐显然没意识到自家男人在想啥,她想起了自家兄弟,“顺带着跟派出所说说,让他们把建华放出来吧,他哪能遭得住这罪?”

    那薄红顿时变成了酱色,“他咎由自取,你要是这么舍不得,跟他过去得了!”

    脓包也是有脾气的。

    或者说家庭、工厂都有问题,只不过有的解决了生产顺利进行,有的没能解决,家庭气氛格外紧张。

    各有缘法。

    没再找上门来,南雁也没对刘建华这一串人“赶尽杀绝”,她最近在忙着给公社被服厂拟定章程。

    既然是集体产业,那就该有点集体产业的样子。

    规章制度要有,毕竟无规矩不成方圆。

    当然制度是死的,有时候也要人性化。

    发展产业经济的本质目的是为了提升公社的经济水平,让全体社员都过上好日子。

    那自然不能像资本家那样过分压榨工人。

    虽说现在公社有收割机和拖拉机,机械化作业方便了许多,但抢收之后就是抢种,种玉米大豆还好说,种植棉花就没办法像用播种机。

    所以,双休。

    赵留真觉得还挺新鲜,“我还是头一次听说双休呢。”

    现在国内都是单休,要抓紧一切时间搞生产。

    双休,听都没听说过。

    “国外,苏联美帝都是双休,咱们也要劳逸结合,不然最后也达不到原本目标,你说累了一身病,自己享受不到那算什么事?”

    这话说出去就要被批评的那种,不过赵留真显然不会传扬出去,“成,那就听你的,不过就算给她们双休,她们也不肯闲着。”

    “不肯闲着是她们的事,咱们做好咱们该做的工作就行。”

    南雁也知道,勤劳致富是最朴素的念头。

    她总不能说回家当懒婆娘。

    随她们吧,自己先把该做的都做了就是。

    “对了南雁,我想着让你妈当生产组长,她不干,要不你帮我劝劝她?”

    刘焕金发扬精神,谦虚礼让。

    可有些事情完全没必要发扬精神呀。

    作为被服厂的初创人员,刘焕金要资历有资历,要经验有经验,来做这个生产组长最合适不过。

    赵主任怎么都劝不动,只好让南雁来做工作。

    “精神是要发扬的,但不是这时候。”

    南雁苦笑了声,“我妈是怕人说闲话。”

    这道理赵留真何尝不明白呢?

    刘焕金从来都不是个胆小的,起码过去二十来年都不是。

    只不过这两年南雁做出来点成绩,她作为家里人反倒是低调谨慎了许多,大概是不想给南雁添麻烦。

    是个好家长,但有时候也太谨慎。

    完全没必要。

    “你好好劝劝她。”

    南雁应下,想着怎么劝说比较有用。

    那也是个倔强脾气,得用对方法才行。

    离开公社这边,南雁回家去。

    最近乡下都弥漫着双抢的紧张氛围,抢的不止是时间,还是跟老天爷争。

    万一下雨,那庄稼可就全都毁在地里了。

    好在今年有了收割机,倒是能轻松些。

    全新的两台收割机和拖拉机,是红武公社的宝贝疙瘩,这会儿还有上了年纪的村民在那里围观,嘴里念叨着:“这得多少钱啊。”

    “要是将来不用了,能不能拿这个去换飞机?”

    南雁原本还在笑,忽然间想起来当年豫剧大师四处巡演,购捐了一架米格-15战斗机。

    “这个能用好多年啊,用它收割的粮食可以去换飞机。”

    老人家有点耳背,旁边的老太太在他耳朵边吼了起来。

    “炮弹在他身边爆炸,把他给炸了个半聋。”

    老太太跟南雁解释,忍不住的问道:“闺女,这个咋收麦子呀?”

    其实南雁知道,跟他们解释了他们也听不懂,但她还是很耐心的说了起来,“前面这个东西呀,就是很多镰刀在一起工作,这机器跟哪吒似的有三头六臂一起干活。”

    尽可能的用那些他们听得懂的词汇和典故。

    老太太瞪大了眼睛,“哟,这要是多来几个哪吒,那咱这收麦子不快多了?”

    “回头让孙大圣薅一把猴毛,都变成哪吒。”

    要不是因为这里就几个没啥劳动能力的老头老太太,南雁说啥都要搞出个西游专场。

    可惜了她这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老书摊文学 laoshutan.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