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代文里当厂长: 55-6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书摊文学www.laoshutan.com提供的《在年代文里当厂长》 55-60(第7/13页)

南雁或许是一个很好的……

    褚怀良泄露出来的笑容又被收了回去。

    一个贤妻良母吗?

    不,这并不是最适合她的标签。

    她明明是一头大雁,为什么要被家庭所束缚呢?

    天高云淡,那才应该是她的去处。

    “好啦,还有什么不懂的话你们相互讨论,等我回来检查你们的课业,谁要是偷奸耍滑头,看我怎么收拾你们!”

    南雁戳了下乔常水的脑袋,“你是师哥,要稳重点,不能总跟弟弟妹妹吵。”

    乔常水悻悻,他就比萧开山小了一岁半,然而萧开山都被委以重任了,自己还……

    “师傅,我能不能跟您商量个事?”

    他也想要找到自己未来要走的路。

    “着急吗?”

    乔常水迟疑了下,“不算很着急。”

    “那等我回来再说,我要回家几天,忙完再来处理你的事情怎么样?”

    半大的青年点了点头,“那师傅需要我们做些什么吗?”

    “别闯祸,该干活的干活,行了。”南雁就着小徒弟的胳膊站起来,蹲在地上久了腿多少有点酸麻,“有什么急事就去找骆主任。”

    仔细交代了几句,南雁这才离开。

    车间门口的褚怀良看着朝自己走来的人,他没有像往常那样调侃,只是言简意赅道:“走吧。”

    南雁也没多想,她也有心事。

    坐在自行车后座上想乔常水的欲言又止。

    几个徒弟半大不小,十九岁的萧开山,十七岁马上十八的乔常水,十七岁的郭凯旋,十六岁的黄援朝还有今年十四岁的段莹莹。

    这些原本该是学生的孩子们,现在多多少少都在寻找自己的前途。

    萧开山最大,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如今在努力走自己的路。

    段莹莹和黄援朝稍微小点,还是两个天真的小姑娘。

    倒是乔常水和郭凯旋,他们也半大不小,到了考虑未来的时候。

    所以二徒弟想要做些什么呢?

    南雁不知道,她似乎也有些忽略了老二和老三,对他们不够了解。

    等忙完公社这边再好好研究下吧,几天时间而已,很快就过去了。

    又是一声叹息,褚怀良几乎要忍不住好奇心,你到底在长吁短叹个什么?

    不过还没等他开口,就遇到了从岔路口拐过来的骡车。

    老刘载着几个知青回公社,瞧到南雁主动打招呼。

    “南雁回来了呀。”

    这么一声犹如惊雷,炸醒了骡车上几个昏昏欲睡的知青。

    南雁。

    是他们知道的那个南雁吗?

    看到自行车后座上的人时,几个知青又都把目光落在了程明身上。

    南雁也没想到回公社而已,竟然这么巧合的遇到了程明。

    大城市过来的知青依旧穿着一件白衬衫,和周围的环境似乎格格不入。

    大概有些春困,眼神里透着几分朦胧茫然。

    南雁笑着跟驾车的老刘寒暄,“刚回来,公社最近都还好?”

    “好着呢,就是你马叔整天念叨着说你咋还不回来,早知道你今天回来怕不是派人去城里接你了。”

    南雁闻言咯咯地笑,“哪用得着这么复杂,正好褚厂长来咱们公社办点事情,这就带我一起回来了。”

    老刘笑着跟褚怀良打招呼,“你们骑车快,先回去吧,不然回头肯定跟我急。”

    褚怀良客气了两句骑车载着南雁离开,没多大会儿就变得格外模糊。

    骡车上的知青们纷纷收回目光,“听说公社里打算搞个被服厂什么的,你说咱们能不能去里面工作?”

    之前县里的食品厂招工,就有几个知青去食品厂上班了。

    一旦在这里上班,那户口关系可就钉死在陵县了,将来就算能回城都不能回去。

    他们还不死心。

    但是那几个知青住进了食品厂的工人宿舍,在食堂吃饭有工资,前些天趁周末回来时还拎了不少东西。

    跟过去那些过得抠搜搜的知青判若两人。

    说不后悔是假的,可一想到去县里工作就断绝了回家的希望,知青们也很纠结。

    但这次又不一样,公社里的产业,跟县城的食品厂不一样,或许对户口关系规定没那么严苛呢?

    “程明你刚巧瞧见没?高南雁坐在那个男人的自行车上。”

    “人家姓褚,是制药厂的厂长,之前就来过公社。”住在秀水前村的知青前段时间见过褚怀良,对他有印象,“听说这被面就是这个褚厂长解决的,估摸着这次来咱们公社,就是商量那个被服厂的事情。”

    “老刘叔,你快点呗,咱们回去也听听。”

    “这骡子不快我也没办法呀。”老刘呵呵一笑,扬起手里的鞭子轻轻抽在牲口身上。

    他知道的倒是比这些知青多一些。

    公社是要搞这么个被服厂,不过人家招工对象是公社里的女人,跟这些知青压根没关系。

    想工作还不想绝了回城的希望,想的倒是挺好。

    把乡下当成了什么?

    公社才没那么傻子呢。

    赵留真也是这个态度,“这几天还真有好些个知青拐弯抹角的跟我打听,他们有自己的小算盘不怪他们,毕竟咱们这里的确比不上城里。但咱又没有给他们安排工作的责任,这群人里我是一个相中的都没有,打听也白打听。”

    她是妇女主任,做鸭绒被又是个有点技术含量的活,更适合擅长针黹的乡下女人,知青们还是算了吧。

    别不小心扎到手指头再大呼小叫个没完。

    南雁倒是没什么意见,她对知青们没偏见,程明这个老鼠屎倒也坏不了一锅汤。

    只是公社的产业经济自然公社这边说了算,不想要知青参与进来那就不让。

    甚至都没有跟自己解释的必要。

    赵留真也没想着在这件事上多说什么,她拉着南雁参观最近盖起来的“厂房”。

    “这些都是刘四和带着民兵干的,原本公社打算重新修葺一下学校,多盖几间校舍,这不砖头先紧着咱们这边来了,这刚拓好的砖坯刚弄到窑里,还得烧好些天。”

    新厂房盖得颇是宽敞,窗户多了点,显得里面十分亮堂。

    “说起来这窗户还是你家兄弟弄的呢。”

    乡下地方没那么多玻璃,窗户一般都是用纸糊的。

    麦秸和杂草做的纸,刷上一层桐油还能防水。

    因为这一排房子用途特殊,自然光格外重要,所以这窗户设计又复杂了点。

    夏天尽可能的敞开,冬天还要夹着厚厚的窗户纸阻挡寒风。

    应该是特意做成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老书摊文学 laoshutan.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