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代文里当厂长: 35-4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书摊文学www.laoshutan.com提供的《在年代文里当厂长》 35-40(第1/15页)

    ? 036 替代品

    活化是一个物理化学范畴内的术语。

    如果将羧基活化法分开来看, 那么理解起来就不难了。

    生物制药本身就与物理化学密不可分,实验室里也有这方面的专家。

    甚至没等着南雁去编造出一个合适的借口来解释自己好端端的为什么提出“羧基活化法”,实验室里的研究员们已经找到了说服自己的理由, 甚至还给南雁戴上了高帽——

    “难怪之前褚怀良赞不绝口。”

    “看来高手在民间呀。”

    “人家无师自通,真要是有机会读大学说不定比咱们还要厉害。”

    “……”

    赞美之词不绝于耳, 南雁难得的脸红了。

    她其实就是想起了那厚厚的资料里有这么个词, 具体怎么操作。

    她真不知道啊。

    好在南雁不懂没关系, 这些在实验室里待了一天又一天的研究员们知道该如何做。

    实际上相较于做实验进行研究, 有时候提出一个前所未有的理论更难。

    当然理论可行与否实验室里一干人也都有认真的讨论。

    南雁和卫东来应邀参加会议,卫东来听得一脸懵逼,小声的问南雁, “高工, 他们刚才说的那个什么理论是啥?”

    南雁一副你看我像知道的模样让卫东来恍然,原来她也不懂啊。

    心态顿时平衡许多。

    不过南雁很快就拎着写满了问题的小本子去问人。

    实验室里的一众研究员对她十分的热情以及耐心, 一度觉得提出羧基活化法的南雁不过是在谦虚,怎么可能连这么基础的原理都不懂呢?

    南雁:我真的不懂呀。

    她的高中化学基础很牢靠, 但是你让一个高中生参加科研那不是为难人吗?

    很多东西是需要在大学或者实验室里一点点打磨出来的。

    而南雁在实验室里的折腾,实用主义为主。

    这些有的没的她是真不懂。

    但这边实验室里的一众人却不相信,很快就众口铄金的给南雁增加了一个“谦虚大佬”的人设。

    卫东方迷糊了,那到底是懂还是不懂?

    他再去问, 高工讲的不要太深入浅出的容易理解。

    唔,果然是低调怕自己受伤害。

    高工不止谦虚, 还很会为人考虑呢。

    南雁已经不想再说什么了。

    不过如何根据这么几个字来降低布洛芬合成工艺的成本, 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研究。

    南雁到底不是化工出身的褚怀良,在这边制药厂实验室呆了两天, 又去车间参观一番后, 就打算打道回府。

    当然回去之前肯定要带点本地的特产。

    原本想着去市里的百货商店瞧瞧, 但制药厂这边的同志着实热情,为了感谢南雁的帮忙,不仅给南雁准备了各色本地的特产,还送了南雁一台电视机!

    “这边药厂后勤科之前奖励研究员的,正好多了几台。”

    佟教授和夏教授请了假送南雁去车站。

    谁都没想到之前陵县一别,再见面已经是在外地。

    若非南雁当时向褚怀良举荐,他们也不会有现在的这份工作。

    “我跟老夏暂时走不开,他们要是有什么事可以给我们写信。老话说树挪死人挪活,这也未尝没道理,让大家想开点别再摆知识分子的架子。”

    夏教授十分想得开,他之前一支笔杆子可谓叱咤风云,报纸上也跟人对骂过十分酣畅淋漓。

    没了他国家的报纸期刊照样发行,不会有什么影响。

    但实验室需要他。

    比起那些可爱的文字,他觉得那些实验那些器材更加可爱。

    更能带给他满足和愉悦。

    哲学、语言、金融或许听起来很高大上。

    但现在真的没什么用。

    想象那么多理工科的专家教授都已经回到工作岗位,偏生依赖于文字工作的人反倒是还在干校呆着。

    同样是专家教授区别在哪里?

    大概是因为这个时代更需要的是实干家,而并非那些轻飘飘的文字。

    如果可以回陵县,夏教授有很多话想要跟一起患难的同志们说,可现在他也只能简单的说上两句,让南雁帮自己传个话。

    南雁笑着应下。

    夏教授看着年轻的女同志,不知道为什么就想起了这姑娘第一次去干校时候的事情,那会儿她跟大家说,保证大家不再埋没在这干校里一事无成。

    可不是嘛。

    说到做到啊。

    “有什么事情就写信。”佟教授说的就简单多了,打电话不方便但现在写信问题不大。

    他跟老夏暂时要在这边待着,等这边新的家属院楼房盖好,就能把在陵县干校里的家人接过来。

    往后就隔着大老远的地方,怕是只是书信联系了。

    “成,还是老规矩,我多跟您交流。”

    南雁笑呵呵的答应,拎着那小包上去,列车马上就要离开这边了。

    站台上的两人却并没有因为列车驶离而走开,直到彻底看不到那绿色车列的影子,连送人的站台都冷清下来,这才打破了他们之间的安静。

    “走吧,我们还有的忙呢。”

    夏教授点头,“是啊。”新的思路新的工艺新的实验。

    还要不断的学习充实自己才不会被落下进度,他们有的忙呢。

    ……

    南雁带回来了一台电视机!

    而且还是彩色电视机,这下子制药厂和肉联厂都热闹起来。

    电视机嘛,在工厂这边还真不稀奇。

    工人攒攒工资和票买个电视机那也就是时间问题。

    但彩色电视机是头一次见呢。

    “咱们国家能生产彩色电视机了?”

    “没听说呀。”

    “那这是国外进口的洋货?”

    “不知道。”

    不少工人来单身公寓这边瞧热闹。

    黑白电视机看习惯了,都想看看彩色的人是啥模样。

    事实证明大家想多了。

    的确是彩色电视机没错,但国内现在的技术还没达标,电视机上还是黑白人。

    “那这是外国货吗?”

    “不是,咱们自己产的,但还没量产。”

    上半年刚做出来一批,正巧新华制药厂在布洛芬研发中取得重大进展,这些数量极为稀有的彩色电视机和黑白电视机一起送到了制药厂那边。

    厂里奖励南雁,开盲盒似的竟然是一台小彩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老书摊文学 laoshutan.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