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书摊文学www.laoshutan.com提供的《嫡姐咸鱼后我被迫上位了》 100-110(第16/26页)
她没问过,所以并不清楚。
燕明轩拿分成的有玉芳斋烤鸭铺子和茶水生意,算三个月的,加起来有四千多两。
燕明荞是想着凑足五千两,一块送去。
“是四千五百三十两,一个月一千多两银子。”
沈氏说道:“这就不少了,有孕是有孕,那也不能成天山珍海味地吃着。在青华县还是低调着些,把分成的银子给送去就好了,公中不必贴了。”
燕明荞点了点头,“也好。”
沈氏说道,“这个时节趁早做秋衣吧,今年选一些好料子,你这边要颜色鲜艳的绸缎,让布庄把料子送过来,咱们好好挑挑。”
沈氏有心给女儿好好打扮打扮,但也不好太厚此薄彼,这有一个九月份就要出嫁的燕明茹,还有其他的儿女妾室,再多料子能花多少银子,就一块儿挑挑。
也让大家高兴高兴。
燕明荞倒是没想到给自己议亲这上头去,有漂亮的新衣穿她就高兴,她笑着道:“谢谢母亲!”
而虞小娘他们自然也是乐意的,谁有好料子的新衣会不高兴。
这般请了布庄的掌柜过来,在正堂那边堆了一堆上好的料子,又让绣房的丫鬟过来看哪件料子好做衣裳好,搭配起来颜色好看。
布庄掌柜走了之后首饰铺子的掌柜又来了,这选了小半日,燕明荞选了四种花样,燕明茹亦是,但没选特别好的料子,不然嫁人之后也不好往外穿,容易惹婆家人眼热。
其他两位妹妹年纪还小,一人两身,四位妾室也是如此。
沈氏做衣裳是往稳重大方做,颜色选的是紫色蓝色深绿色,这每人都得了衣裳,虽然燕明荞最多,但众人心里并不吃味,欢欢喜喜地回去了。
月中这两日,错过中元节,燕明荞和顾绵去万象寺上香,给家中的兄长祈福,保佑他们高中。
这几日来上香的人不少,都去了文殊菩萨殿内,香火足足的,香灰都漫出来了。
燕明荞还远远地瞥了眼别的殿内,进香的一两个人,她又拉着顾绵一个个都去了一趟,别人只去一个,她全去了,那菩萨都高兴,不管是哪个菩萨,都会保佑二哥的。
上过香后,燕明荞捐了一大笔香油钱,心诚则灵,菩萨看她这么诚心,不仅能保佑二哥,还能保佑堂兄他们。
顾绵觉着非常之有理,跟着去了好几个,这回兄长什么都不用担心了。
上过香,两人就去后院厢房吃素斋,吃素斋,她们心也是诚的。
第107章 秋闱
七月份, 哪里都不缺菜吃,寺里的素斋不仅有那些素鱼、素红烧肉、青菜炒白菜,还有寺中僧人在后山摘的野果, 用竹篮装着,不多,就小小一捧,看着就很好看。
这是燕明荞从没吃过的东西,有红色橙黄色的, 吃起来酸酸甜甜, 带着点枣子的味道。
大约觉得这是寺里的, 受到过佛光普照, 两人觉得不比外面卖的水果差。临走的时候, 因为燕明荞给的香油钱太多, 僧人还送了她们一人一包山中的蘑菇。
“两位施主, 这些蘑菇用水泡发之后, 便可以下锅炖煮。若是和肉在一起炖, 味道会更好。”
燕明荞刚想点头, 又觉得不太对, 寺中忌荤腥,他一个僧人是怎么知道这些蘑菇和肉炖起来味道更好?
燕明荞看僧人眼中还有亮光闪烁, 似乎是在回味炖蘑菇的味道,不敢多问, 和顾绵赶紧走了。
兴许和那句话有关——酒肉穿肠过, 佛祖心中留。
心里向佛,在哪里都能修行。
又或许是出家前吃的, 不然寺庙中怎么会有这么好吃的素斋。燕明荞觉得这素斋是哪位僧人想吃肉, 又不能破戒, 这样才做出来的。
顾绵脑子嗡嗡的,她和燕明荞想的一样,怎么还知肉味,但她明白,不该问的不问。
回去可以试试,这些泡发的蘑菇到底有多好吃。
下山这一路很安静,因为上午来上香的人差不多都走了,而下午来上香的人极少,这种要紧事,多是上午过来,佛祖看见了,还觉得她们心诚一些。
石阶两旁有草木,林间幽静,绿树成荫。
顾绵放松地说道:“反正我该做的也都做了,兄长若是考不上,那就是他自己的事了。”
燕明荞倒是没打听过顾言的功课如何,不过当初给大嫂压床的时候,大嫂说过,顾言是很聪慧的,而且太傅家的公子应该差不到哪儿去,十三岁乡试,已是极其难得的了。
燕明烨比顾言大五岁,今年也是考乡试。
在越朝,科举是很好也很艰难的出路。别看燕明烨今年十八岁,年纪也不大,那是因为世家子弟,不愁读书。
买书几两银子下去眼睛都不眨一下,笔墨纸砚更是想用多少就用多少,吃喝又跟得上,那一天到晚只有读书这一件事需要他上心了。
这样的人,功课上只要认真学,都差不了太多。
但其实有的是年纪一大把,还一直考秀才、考举人的,那些人都是自己抄书,顺便赚些银子补贴家用。
抄书自然不比看的省时间,若是让燕明荞选,她当然选看书。看书简重得当,而抄书,则要把一本书全抄了,其实也会浪费时间。
燕明荞这几年下来也买过一千多本书了,这些换成银子,就有好几千两了,都是白花花的银子。
寒门农家供出一个读书人,是真的不容易。
燕明荞也只是明白其中的差别,然后让燕国公府的弟弟们读书轻松一些。但是,用不用功、上不上进,那就是他们自己的事了。
又不是小毛驴,哪儿还用人舞着皮鞭逼着学,他们自己得明白,若是一直不用功,一直不上进,等着家里的银子败光,那日后他们的子孙就得抄书读书,也可能读不起书。
燕明荞觉得削爵并不代表燕国公府走向没落,子孙们不读书,贪玩享乐,那才意味着燕国公府走向陌路。
所以,还是要好好读书,看大哥考中,二哥也上进,弟弟们功课认真,虽然也贪玩,可心思在正道上,燕国公府这是在走上坡路。
燕明荞就觉得,赚银子也不白赚。
两人下山之后又去街上逛了逛,自然少不了花银子,等燕明荞回到燕国公府,已经是傍晚了。
整座府邸都在太阳余晖里,但燕明荞觉得心里松快,特别踏实。七月中旬,天气愈加凉爽,从国公府大门走到荞安轩,也有一刻钟多,但是一点都不热。
坐下刚喝了一杯茶,丫鬟就进来通禀说,二娘子过来了。
章辛媛过来给燕明荞拿点儿东西,是娘家送来的水果,有枣子和葡萄,新鲜得很。她月份大,挺着大肚子不方便上山,怕动了胎气,不然,给夫君祈福这事儿应该她去做,结果还得麻烦五妹妹了。
对这个小姑子,章辛媛什么话都没有,只觉得能嫁进燕国公府、有这样的小姑子,又是给银子,还帮忙打理各种琐事,实乃她之幸事。
章辛媛虽然有什么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老书摊文学 laoshutan.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