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书摊文学www.laoshutan.com提供的《纨绔渣A拒绝入赘长公主府》 3、第3章(第1/2页)
长安城·长公主府
离开水云涧前,夏冰吩咐掌柜:从现在开始,水云涧只准出,不准进。
同时找来信任的人守在了天字号门外,敢打扰长公主,一律驱赶出水云涧,直接挂在水云涧的黑名单上;胆敢擅闯长公主房间的,直接斩杀。
夏冰回了长公主府,第一件事就是找来:春雪、秋雹、冬雨,四人一起商议应对策略。
夏冰言简意赅:“殿下雨露期提前了。”
“雨露期一共三天,这三天,殿下都不能露面。”
“那这三天,殿下都不能上朝了?”说话的是春雪,其他几人看向春雪,不知道她怎么就说了这么一句废话。
四人中,冬雨性格最沉稳,也最是足智多谋,其他人纷纷看向冬雨,冬雨起身,眼神中多了几分笃定:“眼下最要紧的事,就是进宫代殿下向陛下告假。”
“理由呢?”
“就说殿下生病了,染了风寒,需要卧床休息。”
“万一,陛下要来长公主府探病呢?”
“陛下出宫,那可不是小事。”
“陛下身边的人,是万万不会放陛下出宫的。”
“就是陛下真到府里,我们也要有万全的备用策略。”
“春雪的身形和殿下接近,就由春雪躺在殿下的床榻上。”
“可是,可是我说话的声音不像啊。”春雪的嗓音里带着颤,幸运地被选作殿下的替身,自己半点反驳的意见都不敢有。
“殿下本就染了风寒,说话的时候,压低嗓门,就是陛下也分辨不出来。”
“有床幔遮掩,又躺在被子里,陛下看不出来。”
“府里一切事务,正常运行。”
“夏冰,留在水云涧,亲自守在客房外。”
“秋雹负责府里的日常事务。”
“我们万事小心,一切就像殿下在府里一样。”
“要是有人探病呢?”
“探病一概谢绝。”
“殿下本就染了风寒,带着病气,免得闲杂人等带了不干净的东西进府。”
“要是陛下派御医来给殿下把脉呢?”春雪举起手,颤颤巍巍地问出心中不安。
冬雨踌躇了一番:“这倒是真有可能。”
“我这有装病的药丸,吃了这药丸,脉象不稳,和染了风寒一样。”
四人考虑种种可能发生的事情,做好万全的应对策略。几人一致商定了,由冬雨进宫,代殿下告假。
*
皇宫·御书房
冬雨是长公主身边贴身宫女,也是最受器重的,手握进出皇宫的令牌,可自由出入皇宫。
冬雨跪在御书房,姿态极低,让人看不见脸上的表情:“陛下,殿下身体有恙,特命奴婢代殿下向陛下告假几日。”
十二岁的幼帝,苏珺珏总是被太傅严格教导“喜怒不形于色,好恶不言于表;悲欢不溢于面”,乍闻皇姐病了,从那龙椅上站了起来:“哦,皇姐病了?”
“今日早朝的时候,朕看皇姐还好好的。”
“怎么这一会儿就病了?”
“陛下,殿下昨日染了风寒,今日早朝是强撑着身体上朝的。”
“回去后,就病倒了,殿下怕把病气过给陛下,这才告假几日。”
“来人,摆驾,朕要出宫,探望皇姐。”
听说皇上要出宫,旁边的小太监赶紧跪在了地上,两道声音同时响起:
“陛下,万万不可……”
“陛下,万万不可……”
冬雨和小安子的声音同时响起,两个都怕皇上来出宫这一出,自己项上人头不保。
自己贱命一条,项上人头,倒是小事,怕的是皇上真出了事,怕是要株连九族,宫里宫外便是血流成河了。
小太监就差把御书房的地砖磕出一个洞:“陛下龙体,是万民的根本。”
小皇帝目光如炬盯着跪在地上的冬雨,皇姐行事一向周全,皇姐即使不能亲自来,也是会亲自手书信件禀明缘由,而不是让这宫女带来口信:“朕是忧心皇姐的身体。”
“自皇姐辅佐朝政以来,从未因身体原因告过假。”
冬雨表面惶恐,内心沉稳:“奴婢来时,殿下特命奴婢用雄黄三次熏蒸衣衫,一身洁净,这才放奴婢进宫面圣。”
“来时,殿下千叮咛万嘱咐,莫把长公主府里的病气带到宫里,染给陛下。”
“陛下和殿下,姐弟情深,日月可鉴。”
“陛下可千万要保重龙体啊。”
“殿下知道陛下的一片苦心,身体也会很快好起来的。”
年幼的皇帝看着大殿里的人,跪了一片,在其他人看不见的地方,孩子气地踢了踢桌角:“朕只是想出宫探望皇姐罢了,瞧瞧你们,一个两个……”
“也罢,这几日皇姐好好休息,不必忧心朝堂之事。”
“奴婢代殿下多谢陛下。”终于劝住了皇上不出宫,冬雨松了一口气,重重地磕了两个头。
旁边的小太监,擦了擦额头上吓出的冷汗,好在脑袋保住了。
“派最好的御医为皇姐看病。”
“看看库里有什么滋补的名贵药材,统统给名皇姐府上送一份。”
“诺。”小太监领了皇上的口谕,带着冬雨去了太医院。
*
皇宫·金銮殿
第二日,金銮殿上,小皇帝苏珺珏一袭玄色龙袍,端坐着在宽大的龙椅上,今日皇姐不在,第一次一个人面对朝臣,还带着婴儿肥的小脸紧绷着,挺直的脊背,增添了几分威严,让人不容小觑。
一众文臣武将跪在大殿上,平日金銮殿上传来珠帘碰撞的声音,这声音响了一日又一日。文臣武将也早已习惯了那清脆的声音,今日未响起,诸位大臣眼中带着疑惑。
小皇帝好心地给底下的诸位大臣,答疑解惑:“皇姐染了风寒,向朕告假了几日。”
“这几日,诸位爱卿就不要叨扰长公主了。”
听闻长公主病了,底下的朝臣面色不一,有喜有忧,幼帝一一看在眼里。
礼部孙尚书躬了躬身,上前一步:“陛下,殿下这是为江山社稷、黎民百姓忧国忧民,呕心沥血,这才拖累了玉体。”
“陛下,长公主殿下本就是坤泽,金枝玉叶。”
“这些年长公主殿下为了辅佐朝政,耽误了大好年华啊。”
“殿下这年纪,放在民间,和她一般大的坤泽,早已是几个孩子的娘了。”
有了孙尚书的抛砖,自然有引玉的人:“陛下,是时候给殿下挑选心仪的驸马了。”
说话的这人,正是康王,小皇帝和长公主的六皇叔。
有了礼部孙尚书的抛砖引玉,加上康王的附和,其他有同样心思的人,胆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老书摊文学 laoshutan.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