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人在大清: 33、第 33 章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书摊文学www.laoshutan.com提供的《洋人在大清》 33、第 33 章(第2/2页)

的字儿写的极好,皇上也多次夸赞,你若是有什么疑惑,尽可以问他。”

    纳兰容若也点头:“是,尽管问,我今儿来,也是有事儿想请教唐姑娘的。”

    唐晴有些疑惑:“请教我?什么事儿?”

    纳兰容若就笑道:“你们英吉利那边,可有隐户?你们的……嗯,朝廷,是如何解决隐户的问题的?”

    唐晴就忍不住笑:“你是想看看有没有可取之处?”

    纳兰容若很大方的点头:“是,都是治国之策,怕是也有共通之处。隐户的问题,历朝历代皆有,朝廷就是花费大力气去查,那些隐户自己不愿意出来,朝廷也是没办法。”

    唐晴沉吟了一下才说道:“不愿意出来可能是因着他们不知道朝廷的政策?朝廷可有给隐户的优惠优待政策?比如说,分地分粮这些?”

    纳兰容若被问住,朝廷没有钱,朝廷要有钱,还用得着费心扒拉的去将隐户给找出来吗?

    朝廷为什么非得要找隐户?

    一个是为统计人口,缴纳人头税,另一个就是多找些壮劳力,让更多人种地给朝廷交税——隐户之所以是隐户,是因为他们没有户籍,种出来的粮食都归属于将他们藏起来的大地主或者大官。

    唐晴就换一种:“那朝廷总有荒地吧?”

    大清的人□□发期是在康熙四十年之后,康熙二十年左右,人口只是一个稳定的基数,并不是很多——距离满清入关也还没多少呢,嘉定三屠扬州十日这样的惨案,也才过去没多久。

    这些地方,二十年前甚至还是十室九空呢,人都没多少,那荒地必然也是有的吧?

    “若是有隐户出来,朝廷可以给他们荒地,开荒前五年不收税。”唐晴继续说道,开荒不收税是朝廷早有的政策,但一般来说只三年,三年时间,差不多一块地也就养出来了。

    朝廷要是连没成本的荒地也拿不出来,那干脆不要让隐户出来了,至少被隐藏着,他们还能有口饭吃。出来了,那可就是什么都没有,一穷二白,一无所有。

【请收藏老书摊文学 laoshutan.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