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与大将军清清白白: 90-10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书摊文学www.laoshutan.com提供的《朕与大将军清清白白》 90-100(第11/12页)

,她忽然想起王适安也在,脸上喜色一收,下意识看向王适安。

    孙儿的母亲首先排除王适安这个男人。

    而依王适安的脾气,恐怕孙儿和孙儿的母亲都性命不保。

    何流意脸色转为苍白,她已料到下一刻会听到什么,无非就是某个可怜女子一尸两命的消息。

    另有私情是衍昭不对,可……

    这又怎么会是喜事呢?

    崔衍昭知道何流意会多想,紧接着道:“孩子的母亲正是皇后。”

    什,什么?

    何流意睁大眼睛,轻轻地“啊”了一声。

    王适安……不是男人吗?

    她很想问,但是又不敢问。

    崔衍昭:“早在宫中就已由太医确定过,我也进行过确定,只是担心母亲受惊,一直未告诉母亲。”

    何流意原本还半信半疑,听见太医和崔衍昭都确定过,终于接受了这个震撼的消息。

    原来王适安就是她孙儿的母亲啊。

    此刻再看王适安,她觉得也没之前那般令人畏惧了。

    但她终究一度深深警惕过王适安,此刻心情极其复杂,实在不知道该说什么。

    无言良久,她重新看向崔衍昭。

    何流意紧张又期待地问:“我可否抚养孙儿?”

    崔衍昭下意识便往王适安的方向看。

    何流意:“……”

    从何流意房间离开,崔衍昭松了一口气,何流意完全没提孩子出生日期的事,他本还担心找的借口会被看穿,实际完全没有用上。

    希望大臣们也这样——

    作者有话说:太后:就知道你们早好上了[狗头]

    新年快乐宝宝们[玫瑰][猫爪],本章掉落小红包

    第100章 父债子偿 建康下起了……

    建康下起了雪。

    谢珉邀请与自己相识, 又颇有时望的名士在山中围炉联句,好不风雅。

    此次他照常把谢云织带在身边,谢云织初出茅庐, 正是展露才识的时候。

    频繁让谢云织出场, 还出于家族的考量:

    他身后难觅接替之人——他只有谢云织一个女儿, 想从其他脉系过继,谢氏年轻一代再无可拿得出手的,带出来都嫌惹人笑话。

    在他起初的设想里,最稳妥的是善用谢云织的婚姻, 先维持住谢氏自己这一脉的势力,将后继无人的影响降至最低。

    但联姻也不能随便,本想着王密在晚辈中还算出挑,且身世与谢云织门当户对,是还不错的选择……王密真的挺好的, 就是死得太快了。

    这之后他想过将谢云织嫁予陛下, 然而陛下除了要封王适安为后外,根本不提任何关于后宫之事,他也无机会向陛下推荐。

    谢珉如今已开始考虑谢云织做谢氏族长的可能。他不得不遗憾谢云织只是女子,不能通过入仕增加名望。

    “唉。”

    谢珉发愁的时候,身边忽传来一声悠悠叹息。

    王清:“诗曰:无小无大,从公于迈。1我等本该陪伴陛下左右, 可陛下偏爱王适安, 将我等抛于脑后。”

    谢珉忍不住看向王清。

    虽然他们忧虑的不是同一件事,但在忧虑这一感情上却又是一致的。

    谢珉忍不住和王清共情了一瞬, 接茬道:“从今往后,我们该称他为皇后了。”

    两人相对叹息时,谢云织已接起上一人的诗句, 从容不迫地联句:“守仁秉谦德,显祚启疆宇。”

    谢珉面露赞许,但忽然想起什么,一抹深思自眼底浮现。只是转瞬即逝,让人难以留意到。

    王清被谢云织这一句吸引了注意,“衣冠坐困江南已有百年,原以为意气尽失,不想还有人有光复疆宇之志。”

    谢云织从小被称赞到大,此刻波澜不惊,“新亭对泣,其音犹在。”

    晋时南渡诸人饮宴,周顗叹息江南景异,引起众人相视流泪。新亭对泣指的就是这桩故事。

    王清点头表示肯定。作为谢云织的表哥,曾经还差点成为谢云织的叔公,此时他还理应从长辈角度表扬谢云织有志气,然而他忽然想到一件被忽略的事情。

    王清:“不对,我尚未联句,怎就轮到令媛?”

    谢珉:“见道,你为陛下叹气时,思考的时限正好过了。”

    王清正想问谢珉怎么不提醒自己。

    谢珉主动道:“冒昧提醒,难免败兴。”

    王清觉得谢珉是故意的。

    一场联句结束,谢云织夺魁。

    谢珉复盘一番谢云织所作的诗句,骄傲之余又生出几分担忧。

    又是“显祚”又是“疆宇”的,一听就是在写陛下,这其实没什么问题,但她见过陛下,而且还是两次,陛下形貌又极为容易引人思慕,不会是对陛下有了想法吧?

    若是陛下未立王适安为后,送她入宫倒是上选,现在……

    谢珉十分迫切想要了解谢云织的感情。

    *

    经过几天路程,终于到了王适安老家。

    大部队此时在修整,崔衍昭和王适安单独出来游玩。

    徐州地方,历代大规模征战五十余次……

    身临其境,崔衍昭由不住就想起了以前刷到的经典台词,什么“优势在我”“勃勃生机”之类的名人名句在脑海里疯狂刷存在感,让他嘴角有点难压。

    王适安侧头,刚好看到崔衍昭似是要笑又强压的神色。

    “阿昭喜欢这里?”

    有王适安和他说话,崔衍昭总算控制住了乱窜的回忆。为了掩饰刚才的走神,他尤为郑重地道:“一流山水出一流人,此话不假。”

    王适安深深看着崔衍昭,在崔衍昭几乎要以为踩雷了的时候,理直气壮地要求道:“以后多说。”

    他与崔衍昭连孩子都要有了,还没从崔衍昭这里听过几回甜言蜜语。

    不知道的还会以为他们感情不好。

    崔衍昭:“……”

    他穿越后话一直都很少,就是为了避免说出不符合时代风格的话被误以为发疯,然后很不安详地被抬走。

    日常话都少,更别提这种夸人的了。

    但对面的是王适安。

    崔衍昭:“好。”

    先答应了,以后的事以后再说。

    王适安已有数载没回绥德县了,虽说故土难离,但终究要有需要牵挂的人在。

    母亲在他出生时就死了,父亲抚养他几年后去世,姑妈接着养了他几年,如今也早已离世。

    投军之后,他又要打仗,又要学习,鲜少有空回来,祖坟都是由部下代为打理。

    这次想到祭祖,只是觉得离开太久,应该来看一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老书摊文学 laoshutan.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