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书摊文学www.laoshutan.com提供的《女主她一心要当官》 130-140(第6/14页)
波。几人刚下船几人便敏锐地察觉到此处与他处的不同,码头秩序井然,街市热闹繁华,田间地头一派忙碌景象,百姓脸上洋溢着满足和喜悦,整个平波充满生机。
“参见明珠郡主。”几位官员恭敬地行礼。
“几位大人客气,在衙门,我也不过是七品县令罢了。”叶倾华笑道,向几人介绍衙门的其他官员。
大家互相见礼寒暄后,司农寺少卿陶运就按捺不住急切的心情,拱手问道:“敢问郡主,不知粮食种于何处?”
“在城外农庄,如今天色已晚,不若几位大人先休整一番?”
“也好。是下官心急了。”陶运这才意识到自己过于着急,赧然一笑。
次日开始,陶运等人便一头扎进了农庄。实时记录玉米、红薯、土豆的采收数据,记录玉米产量时,几人还算平静。然而,当红薯和土豆那堆积如小山般的块茎一一过秤,巨大的震撼让几位见多识广的京官彻底失态了。
“天佑大齐!天佑大齐啊!”陶运激动得全身发抖,他猛地抓起一个还带着泥土的红薯,不顾随从的惊呼,转向叶倾华,声音发颤,“郡主,这东西真的能吃?没毒?”
“能吃,可生食,可熟食,我已经试吃过了。”
叶倾华话音刚落,就见陶运掏出匕首,流萤赶忙拔剑护在一侧。却见他削了块红薯啃了起来,含糊评价道:“嗯,味微甜,略干,饱腹感强。”
“陶大人,那边还有一种黄心红薯,水分更多些。”
陶运闻言又要再吃一个,叶倾华劝道:“陶大人,红薯食多涨腹,以后切记嘱咐百姓不可多食。”
“涨腹算什么?饿肚子才可怕。”陶运不以为意地摆摆手,眼中已经泛起了泪光。他小心翼翼地把红薯和匕首放下,也不管官袍下摆沾满了泥点,对着叶倾华深深地鞠了一躬,“微臣替天下黎明百姓,拜谢郡主!”——
作者有话说:[让我康康]
第135章 战胜 长生,子谦,有话好好说!……
春暖花开之际, 平波正值农忙。玉米、红薯和土豆的收成,除了留下部分给平波做粮种外,其余悉数运往京城,准备分发各地试种。
当真实的数据摊在满朝文武面前, 叶倾华初次上报时引发的质疑声, 顷刻间烟消云散。
现在面临的问题是该如何封赏?
经过早朝激烈争论, 在安家、杜家、云家、谢家以及太子、九皇子全力争取下,叶家由六代承爵擢升为九代, 六代侯爵, 三代伯爵。
下朝时, 安成喜笑颜开。叶倾华与安无恙的婚事几乎板上钉钉,叶家的荣耀,自然也是他安家的荣耀。
与安成由衷的喜悦不同,晋王脸上的笑容则显得分外虚假。大齐百姓得以温饱, 他内心并非不欣慰, 只是不该是此时。此时觅得这等高产粮种,百姓会感激叶倾华, 更会归功于雍和帝, 使其威望更盛, 想要撼动他的根基,便愈发艰难了。
晋王双手交叉笼在袖中,垂眸沉思。雍和帝初登基时根基尚浅,是从何时起悄然稳固?似乎, 正是遇到叶修云一家之后。自那时起,雍和帝财源渐丰,继而研制出海盐之法,创办《民报》掌控舆论, 再到
桩桩件件似乎都绕不开叶家,或者说都绕不开叶倾华。
或许正如雍和帝所言,她叶倾华确是大齐福星。可惜,不能为己所用。她也当真命硬,耶律达杀不死她,惊马未能害她,张庆来亦未得手。如今晋王眼中寒芒一闪,此女必须死,绝不能让她再为雍和帝积攒威望了。
与此同时,阴雨连绵的南疆终于迎来久违的晴天。弥漫不散的浓重雾气在日光下渐渐消散。历经四个月的浴血鏖战,南疆除却王城外,全境已然插遍大齐的旗帜。
大祭司率残兵死守王城,南疆王潜逃。
黎县安家军大营内,吴钢正端着个大海碗,蹲在地上呼噜呼噜地嗦着粉。这粉算是南疆的特产之一,汤头鲜美异常,他已是吃到第三碗了。
朱副将端着同样的大碗,一边搅拌着碗里的米粉,一边凑到吴钢身边蹲下,夹起一大筷子,压低了嗓子问:“吴将军,眼看就要打到王城了,侯爷为啥让咱们驻扎在这儿干看着?这不是把唾手可得的功劳,都白白送给那赵家军了吗?”
吴钢斜眼瞥了他一下,鼻子里轻哼一声,默不作声地往旁边挪了几步,仿佛要离这不开窍的家伙远点,免得沾上傻气。
朱副将见状,又巴巴地跟过去,用肩膀撞了撞吴钢,“您就指点指点末将呗,这心里头跟猫抓似的。”
“唉!”吴钢重重叹了口气,筷子朝头顶的天幕虚虚一指,“有时候啊,功劳太大,未必是好事!福祸相依,懂不懂?”说罢,他将碗里剩下的粉三两下扒拉干净,起身就要再去添一碗。
朱副将挠着头,一脸困惑更甚,“啥意思?功劳还有嫌大的?还有,侯爷他到底去哪儿了?神龙见首不见尾的。”
吴钢回身,没好气地用筷子敲了下他的头盔,“你媳妇不是常教你不该问的别问吗?安心待着,吃你的粉!少操那份闲心!”说完,不再理会他,径自走向大锅。
南疆王城之下,赵家军已将其围得水泄不通。
“大祭司!你们的王都已弃城而逃,你又何必在此死守?徒增伤亡!”赵玉聪策马阵前,声如洪钟,朝着城楼上那抹墨黑的身影喊道,“若此时开城归降,本侯尚可饶你一命!”
“王?”城楼上,大祭司身着墨黑祭袍,手持一柄惨白的骨笛,声音冰冷而傲然,“这座圣城,只要祭司还在,未来自会有新的王诞生。”流水的王室,铁打的祭司,南疆真正的无冕之王,从来都是世代传承的大祭司。
他语带威胁,“倒是你,武南侯,奉劝一句,尽早退兵离去,否则,杀无赦!”
“不是,咱们都兵临城下了,这老小子还这么嚣张?”梁岩瞪大了眼睛,满脸不可思议。
“不可大意?这大祭司恐有依。?”赵玉聪道。
“侯爷说的是蛊?”梁岩声音陡然压低,带着惊疑,“真有那玩意?”
仿佛为了印证梁岩的猜想,大祭司冷哼一声,“看来各位是想留在我南疆了。”
说罢,他将骨笛凑至唇边,呜咽诡异的笛声响起,令人头皮炸裂的悉悉索索声从四面八方潮水般涌来,仿佛有无数细小的生命正破土而出,急速爬行!
“备战!”赵玉聪瞳孔猛缩,厉声大喝。城下将士瞬间绷紧神经,刀剑出鞘,弓弩上弦,空气中弥漫开浓重的肃杀与不安。
千钧一发之际,一支利箭裹挟着劲风,精准无比地穿透城楼窗户的缝隙,笛声戛然而止。
雍和二十三年四月初四,南疆大祭司阵亡,武南侯率军攻破南疆王城,南疆全境收复。
四月初九,云舒将在边线抓获的旧王亲自送往王城。同时,安无恙也率领部分安家军将领抵达,进行战后交接事宜。
赵玉聪作为攻陷南疆的主将,由他做东宴请众人。
“多谢!”入宴的路上,赵玉聪低声对并肩而行的安无恙道。谢他未争抢攻陷王城的首功,将收复南疆的赫赫威名主要留给了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老书摊文学 laoshutan.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