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书摊文学www.laoshutan.com提供的《不当炮灰当皇商》 28、广告与说书人(二更)(第2/2页)
顾行知跟随过去,在院子的廊下看到沈玉,后者已经换下刚刚那身衣服,见他过来,挥了挥手。
他走过去,道:“怎么样?”
沈玉道:“他说一个月给我一两银子的月钱,打赏的钱也是我的,若有需要也能包食宿。”
他说着,看顾行知一眼,故意坏笑道:“这可比你给我开的条件好,你说不若我就留在此地吧。”
顾行知看他,点头,道:“也行。”
沈玉哑火,道:“你怎么不留我,你留我一下不行么?这般铁石心肠,好歹我帮你干了这几天活,我做的还那么好,你留我一下怎么了!”越说反而把自己说急了。
顾行知笑了一下,抬步往前走去,沈玉在原地气闷了一下,也跟了上去。
李先生在会客厅等了等,那位沈先生说要和家人商量一下,也不知是个什么结果,他是真心想替品香楼招纳这人,品香楼东家对他有知遇之恩,还把招人的事交给他处理,这明晃晃一个招财的人才,他可不想让他溜走了。
没一会儿,门口就有人进来,可来人除了那位沈先生,还有一人。那人身姿修长,长眉星眸,俊美内敛,一身简约装束一个不注意会忽略过去,可一旦察觉到存在便会不由自主把目光都投注在他身上的年轻人。
李先生不由站了起来,感觉到这个年轻人才是主事人,沈先生似乎听他的。
那年轻人走过来,一拱手道:“见过李先生,在下顾行知。”
李先生和他见过礼,请了两人都坐下。
他看向沈玉,道:“不知沈先生如何考虑?”
“我听他的。”沈玉恹恹道,也不知出去这会儿发生什么了,整个人都不太高兴。
遂看向顾行知。
顾行知道:“其实今日我们来目的并不是应聘贵楼的说书先生,是我有一个单独与李先生的交易,想和李先生谈一谈。”
“哦?”李先生有些莫名。
“是这样的,我正在做一门买卖,需要推广一下,让更多人知晓,我知品香楼是城中数一数二的茶楼,每日客似云来,李先生也是有名望的说书人,正好过两日就是五月初一,赶大集的日子,加上端午在即,承德城中定是热闹非凡,就想请李先生帮我宣扬一下。”
李先生沉吟不语,未说可,也未说不可。
“自然,也不会让李先生做白工,李先生每帮我宣扬一次,我予先生三百文茶水费,预计初一到初五每日最少有一次,事成之后不论效果如何,费用当场结清。不知李先生可有意愿?”顾行知淡笑着道,那双黑眸注视着人,予人万分诚切之感。
李先生张了张嘴,这条件很难让人拒绝,只是他心里惦记着另外一件事,他用略低的语气诚恳道:“其他事情都好说,沈先生要是不愿意留下也可以,就是,就是那个话本子后续,能不能卖给我品香楼。”他说着,不好意思地笑笑,紧张期待地看着顾行知。
顾行知笑道:“自无不可,只要李先生答应我所求之事,话本子双手奉上。”
李先生眼睛一亮,因沈玉出尔反尔不留下而有点一点怨气也烟消云散了,略微激动道:“那我等好好谈谈吧。”
于是两人开始坐着长谈,把如何打广告的方式,细节,时间,费用都一一讲明,列了一份合约,然后又商议起话本子的售价,何时交稿等。
沈玉在旁边听他们说话有些无聊,在房间里转了几圈,又站到顾行知身后去,倚着他的椅背,听两人继续说。
等商量的差不多,顾行知道:“贵楼东家那边许是要招呼一声,这需劳烦李先生去说明。”
李先生道:“这是自然,东家应是不会阻碍。”
他本以为顾行知会让他生硬的宣扬推广,可听了顾行知给他的法子,便觉得这事实在小事一件,东家肯定不会有意见,而且还到手如此绝妙的一个话本子,对他自己而言,顺手的一件事,还能额外赚取一笔银子,实在是一件妙事。
如此便就说好了,只等五月初一那日见见效果。
离开了品香楼,顾行知又带着沈玉去了城中另外两家有说书先生驻店的茶楼酒肆,同样许以差不多的条件,一一谈妥了,不过并没有给他们话本子。
这两家规模不如品香楼,说书先生待遇也低一些,其中有一位颇为拮据模样,听顾行知给的薪酬后,二话不说就答应了,可谓顺利无比。
此外,顾行知还去了一个戏班子,找上班主谈了一谈,比起那几位说书先生,这位戏班班主似乎以前做过类似之事,所以很快就说通了,只是要价颇高,一次要五百文,顾行知想了想,还是答应了。
这时候的人对听戏很是追捧,花旦青衣便是此时代的偶像明星,身价自然也高,哪怕是让他们在台上多加几个词,也是要加钱的,而影响力也比单打独斗的说书先生要强。
尤其是每逢好日子,那些富商家中都会请戏班子过去唱上一场,若是能在那种场合帮他宣扬一下,对于他接下来找城中商户谈合作很有帮助。
如此,这一日要做之事算是圆满了。
等他们回到家时,已近黄昏,篱笆院子门口坐了一个人,是周幼学。
看到他们回来,周幼学连忙站起来,等顾行知把牛车从破开的那个缺口把牛车赶进去,跳下车,走到他面前。
顾行知问道:“怎这么晚过来,有什么要紧事吗?”
周幼学纠结了一下,把上河村村口发生的事和顾行知说了,脸带气愤。
“在场二十余人,无一人帮行知哥说话,枉行知哥一直给他们带东西,只落得奚落和落井下石之语,实在可恶!”
他以前不太信村有村风这样的话,现在才知果然人以群分,那样一块侮辱人的木牌立在那儿,若是他们周家村的人看到了,定是要拔了,拿斧头劈了,当柴火赶紧烧了,绝不会立在那儿让人指指点点,笑话顾行知。
可今天他在那儿一会儿,没有一个人说是去把木牌处理了,还一堆人说着风凉话,那几个来找他要下单之人明明听着,也无动于衷,不帮忙说一句话,但是会找他下单然后让顾行知把东西带进来。
行知哥帮人带东西确实是他生意的一部分,但在他没有做这个之前,哪有这种特意帮人带所需之物的事情,村民们要的东西五花八门,不是太麻烦的行知哥都二话不说接了,然后想办法把东西弄来,不仅不多收钱,给的价还比市价低一点。
他一直觉得顾行知不仅是做一门买卖,也是在做一件有利于民的好事,村民们不说感激他,连起码的帮他说一句公道话都不肯,实在凉薄。
他现在觉得,顾行知不做上河村那边的生意太对了。
顾行知和沈玉对视一眼,后者没忍住,侧头咳嗽了一下,一下没憋住,笑了。
【请收藏老书摊文学 laoshutan.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