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捡垃圾养子民: 70-8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书摊文学www.laoshutan.com提供的《朕捡垃圾养子民》 70-80(第3/13页)

么才是真正的好东西。

    余晋元等人让士兵捎信回京城,言辞之中俱是慷慨激扬、报效国家的战意。

    朝中上下得知军中反应,说不出的诧异。

    无他,燕国从前没这样硬气过啊,他们从前都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忍让,忽然转变了作风,叫人怪不适应的。

    再看陛下,竟然也淡然得很,细看还有些成竹在胸的意味。

    不少人心中一动,难道陛下还憋着什么后招?

    宋陵后招是有,但这般云淡风轻,大多还是装出来的,也是为了让诸位官员还有百姓们安心,至少不能再战前就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宋陵从来都不是个好战分子,也并

    不推崇通过战争扩张领土,事实上,若是忍让能换来和平的话,他愿意效仿父皇。但宋陵看过原书,明白自己与燕国退无可退,竟然早晚有一战,那这天来临之际,也就只能尽力说服自己坦然面对了。

    仗他们要打,但是名声燕国也不能丢。

    宋陵立刻联系翰林院一众大臣,连夜写好檄文,抨击齐国储君谋逆、弑杀、贪污等等十条罪责,其中有一条还有宋陵有关。

    祁桓当初在寿州的时候,其次三番对宋陵下手,此事燕国大皇子可以证明。那会儿宋陵隐忍不发,这回既然决定要清算,那就一并写上。再加上祁桓因为滥杀导致没有粮食的事情也得重申一遍,反正,祁桓别想这么清清白白。

    翰林院诸位大臣的手笔,自是不同凡响。

    檄文一出,震荡朝野。

    齐国太子如此欺辱他们燕国,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

    民间群情激奋,官员也多了几分孤注一掷的勇气。他们不知道宋陵准备了火炮,但面对这一情况,谁也拉不下脸来说要议和。人家都已经蹬鼻子上脸了,再提议和,等于是将燕国的面子往脚底下踩。如此愧对列祖列宗的事,他们不能干。

    一切准备妥当,宋陵甚至打算亲自督军。

    江羡鱼对此欲言又止了好些天,她是想劝的,毕竟宋陵是一国之君,不该让自己置于险境。但若是她身处宋陵的位置,一定也会做出跟他相同的决定。

    作为妻子,江羡鱼担忧丈夫的安危;可作为皇后,她只能无条件支持宋陵的一切决定,并时刻为他守住后方。

    燕国动静有些大,隔壁的蜀国倒是看得目不暇接。

    蜀皇没想到宋陵私下搞了这么多小动静,甚至把他们都给忽悠过去了,蜀国还真以为宋陵跟他们一样,都是看好祁桓的,谁知道这家伙还留有后招,想要两边通吃。

    不过眼下看来,貌似宋陵是玩砸了,有利于两股势力之间,哪是那么容易脱身的?祁桓带着火炮来势汹汹,不知道燕国能抵挡到几时。

    不过祁桓打了燕国,应该就不会打他们了,毕竟他们可没有当墙头草。蜀国起码暂时是安全的,至于今后如何,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蜀国上下都是看热闹的居多,从未想过要出兵援助燕国。唯有泰安郡主是真替宋陵夫妻捏一把汗,这么大的事儿,也不知道他们两个人扛不扛不住。

    但愿这回能四年过去,她可不希望听到什么噩耗。

    祁桓听闻宋陵亲自督军后,也改了主意。他本来是想着兵分两路,派心腹率兵去进攻燕国,他自己则先入主长安,只要登上皇位,什么粮食不粮食的,就算真拿不出粮食也没人能将他赶下去。可如今宋陵既然要出现,祁桓便也打算去会一会了。

    系统更是跃跃欲试,它还让祁桓多弄些火炮。

    “最好趁着两兵交接的时候,一炮轰死他!”之前宋陵就是这么对付祁桓的,风水轮流转,也轮到宋陵尝尝这死法的滋味了!

    第73章 火炮

    大战一触即发。

    齐国朝廷多数人也跟蜀国似的,一直持观望态度。光州已经失守,燕国派过来的谋士于前些日子也回程了,没了燕国那些层出不穷的鬼点子,他们还真没办法跟祁桓的叛军抗衡什么。

    朝廷只能一退再退,得知祁桓亲自攻打燕国,还将大半的兵力调过去后,齐国诸位大臣们不由得庆幸有燕国替他们吸引火力。

    老皇帝有缓一缓的念头,准备让燕国先帮他们挡着,其余诸位官员也是这么想的,趁祁桓精力不在他们身上的时候,稍微歇一下,这阵子他们实在是折损太多士兵了。

    平心而论,大皇子觉得这样做确实对齐国有利,但却十分的不地道。

    仗是他们这边掀起来的,祁桓也是他们皇家出来的祸害。朝廷是拿叛军没有办法,但也不能当缩头乌龟吧。他们便是再不中用,好歹也是三国之中国力最强的。要是这会子退了,反让燕国顶在前头,那他们齐国近百年来的威望名声也就彻底丢完了。

    大皇子纠结再三,还是决定说服父皇与祁桓决一死战。

    他们全力应对,即便不能击垮叛军,但是好歹能保住脸面与名声。若是幸运一些,能与燕国形成两面夹击之势,说不定还能压住祁桓的火炮。

    那东西虽然厉害,可弹药总得要时间来炼制吧,将祁桓打得无暇分心弹药的事,兴许这场仗就有转机了。

    其实大皇子也怕死,更怕那惊天动地的火炮,他们的城墙是为了防火攻云梯修筑而成,对火炮的抵御程度并不高,也正因为如此,光州才会这么快便失守。

    对上火炮,大皇子觉得自己毫无反击之力,但他还是得站出来,请求父皇再给他几万兵力,他愿意带兵与叛军血战到底。

    齐皇没想到他这个儿子还有这样的血性,真是大大出乎他的意料。

    这孩子平时表现并不突出,仅有的那点聪明劲都放在党争上面,可关键时候,却能保留一丝傲骨。齐皇感慨地看向大皇子,越发舍不得叫他出去迎战了。

    比起老大,老二那东西根本就不够看,至于几个小的,尚未成长起来,也不能指望。算来算去,眼下能撑得起来也就只有老大了,老大若是再出事儿,还有谁能扛得住那个不孝子?

    大皇子见父皇犹豫不决,利索地往地上一跪,再次请命。

    齐皇叹了一声:“你可要想好了,若有万一……”

    大皇子确实害怕,但他一想到宋陵都跑去前线直接跟祁桓硬碰硬,没他总没道理比不过宋陵吧。那家伙虽已登基,但年纪比他还要小,他可不能被宋陵比下去。

    大皇子心一定,叩首道:“若有万一,那也是儿臣的命,还请父皇保重自身!”

    齐皇唏嘘不已,但是终究还是允了老大。

    听闻老大好不容易回来又跑去前线,还是亲自去父皇跟前请的旨意,二皇子大为震惊。

    他们俩之前也斗了这么多年,彼此再了解不过了。老大内里跟他一样,都是个权衡利弊、贪生怕死之徒,没想到危难之际竟然有这份觉悟。

    其实祁桓叛国后,老大即便不出这个头,父皇也别无他选,日后能倚仗的只有老大,可他偏偏自己寻死。

    二皇子说不清心里怎么想,有点佩服又有点庆幸,甚至还在琢磨,若是老大回头死在战场上,那储君之位是不是该落到他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老书摊文学 laoshutan.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