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书摊文学www.laoshutan.com提供的《朕捡垃圾养子民》 60-70(第11/13页)
一下,他对蜀国选择祁桓并不意外,毕竟祁桓能拿出粮食这件事,还是太显眼了。
宋陵反问:“蜀国想要怎么做?”
“自然是出兵援助了。”
宋陵摇了摇头,让他出兵帮祁桓,想都不要想。虽然蜀国不是他说了算,但是宋陵还是想劝一劝:“他们自家人打起来是他们的事,我们只要不出手帮衬朝廷,便已经是对祁桓最大的助力了,何必真的动用兵力?”
蜀国太子陷入深思。
宋陵轻描淡写道:“我们不站队便是最明确的站队,祁桓若是能明白,自然会老实地奉上好处。”
蜀国太子问道:“那若是他不明白呢?”
“那就佯装支援朝廷。”
蜀国太子若有所思,的确,比起亲自下场还是在旁边隔岸观火来得更安全,也不折损伤自家的兵力。
燕国的态度已经很明朗了,他们不排斥倒向祁桓,也愿意跟在他们背后行事,只是对方并不想真派兵支援。如此也好,先让他们试试不派兵是不是真的能捞几个州的境地。
蜀国太子急着回去复命,而他一走,宋陵便立马联系人。
他要悄悄支援齐国朝廷,最好能让对方撑个一年半载,如此既能给祁桓添堵,也能至少给他们争取半年的练兵时间。
第69章 损招
说要支援,但是宋陵到底不肯出动兵力。
他们燕国的兵力本就不多,宋陵可舍不得调出去,给别人打内战消耗用,他所说的支援更多是出谋划策,动动嘴皮子。
燕国从前实力弱小,年年天灾人祸不断,但这么多年竟然能奇迹般地从蜀国、齐国两国手里一次又一次地逃脱,自然不是因为对方良善,更不是因为燕国运气好,而是因为他们有一批脑子灵活的臣子。
为了国家安定,燕国的大臣们既能隐忍,又能搞事。让他们继续龟缩在朝廷算是委屈了他们,不如将他们放出去,为国立功的同时还能祸害祸害旁人,真可谓是两全其美了。
宋陵稍作思索,立马圈中了几名人选。不过在派人之前,宋陵还是先跟齐国朝廷私下交涉了一番。
得达成共识,才能让齐国愿意听他们的话。
齐皇最近也是被逼得焦头烂额,祁桓那畜生的势力日渐壮大,还因为粮食这件事情被百姓拥戴,他拍派过去的人也不能奈何对方。
若是再这样下去,齐国的皇帝早晚要换人。
其实齐皇也不解,老三从前只是个从冷宫出来的皇子,既没家世,又没有多少才能,不过是凭着点运气才一步步走上去,怎么就到了如今这所向披靡的地步了?
事态发生得太过于离谱,以至于午夜梦回时,连齐皇也忍不住怀疑,老三是否真的得天庇佑?
不过这些终究是胡思乱想,就算祁桓
真的是天命之子,齐皇也不会容忍旁人觊觎他的皇位。莫说他正值壮年,身体还没有垮,即便身子骨真不行了,也轮不到那逆子越俎代庖。
这仗肯定是要打的,不管花费多大的代价,都要压住祁桓的气焰。
收到燕国来信时,齐皇本来还以为其中有诈,毕竟他一直觉得燕国皇帝同那畜生交好,关键时候肯定是倒向那个畜生,却不想燕国竟然选了他们。
齐皇绪众人商议良久,最终在大皇子的力证之下,才相信宋陵很祁桓不过是虚情假意,火烧燕国太庙的是祁桓,几次三番动手,想要毒杀宋陵的,也是祁桓。
说起来,祁桓这厮还真不是东西,怪不得燕国皇帝弃他而去。
燕国皇帝迷途知返自然是好事。只是对方坦言自己国力微弱,财力更是平平,只能派一些谋士供他们驱使,或许可以帮助齐国朝廷转危为安。
得知燕国不派兵,几位官员都分外失望。
派几个谋士有什么用,他们这边最不缺的就是谋士了,关键是兵力,还得是能压得住祁桓的精兵强将才行。但他们转念一想,自己都压不住叛军,更别说燕国军中那三瓜俩枣了。
大皇子出列道:“父皇,燕国竟然已经表态,不妨就按照他们的意思,请几位谋士过来商议。如今祁桓挑起内战,此事早已牵动燕、蜀两国,与其将他们推向祁桓那边,不如早日同燕国打好关系。多个盟友,总比多个敌人要好。”
齐皇也是这么想的。
他立马给宋陵写了封回信,不过答应归答应,齐皇更多的还是在于安抚燕国,不让他们倒向祁桓,其实他心里头对燕国所谓的“谋士”格外不屑,也不觉得能靠他们扭转什么战局。
燕国要是有这样的能人,早年间何至于落魄至此?
齐皇的鄙视宋陵并未感知,得知对方答应了,宋陵赶紧休书一封送去京城,急调吴乾与刘晦二人前去相助。
谋士贵精不贵多,宋陵倒是可以派出更多的人,但是没必要,放出他们俩就足够了。
在心中三言两语地说不清楚,宋陵几乎跟吴乾两个一同动身,并在寿州境内成功会面。
齐国受灾严重的在东边儿,西边京畿一带的领地依旧在朝廷掌控之下,包括寿州隔壁的光州。
齐国陈元帅率领的大军不日即将抵达光州。
宋陵不打算让吴乾二人深入敌军,只让他们在光州小住,另派了一支军队护送。
吴乾跟刘晦比宋陵心还大,完全没有意识到此行有什么风险,满脑子想的都是将自己从前心里的构想付诸于实践。
他们那些损招每每都只停留在口头上,甚少在旁人头上用过,就算真的想用,陛下也不允许。可这回不同了,齐国起了内战,他们可以正大光明地用!
刚刚提陛下筹备完科举的刘晦摩拳擦掌,早已经迫不及待了:“陛下,咱们是不是今天就能去光州?”
“急什么?”宋陵皱了皱眉头,再次强调,“齐国人不是什么好东西,需要再三注意才行。”
“他们如今有求于我们,自然不会耍什么小动作,陛下且放心就是了。”吴乾跟着回道。
他跟刘晦一样,都是奔着搞事儿去的,若是瞻前顾后怕危及生命的话,他们二人也就不会来了。
这两人的迫不及待已经刻在脸上了,虽然宋陵的确是存着宋他们过去祸害齐国的念头,但是看他们两人这样子也是真怕他们玩得太过,被齐国人弄死。
尽管宋陵再三交代,但是这些话有几句落在两人心间,还未可知,可以明确的是,两人带队前往光州时,是格外道意气风发。
宋陵觉得吴乾当初被点为尚书斗没有这样春风得意过。
宋陵还交代二人,能将战事拖到半年就往后拖,若是拖不到,三个月也可以,总之不要太过为难自己。
当时刘晦二人还觉得自己小瞧了他们,觉得他们出马,肯定不会让祁桓嚣张太久,三个月都足以让他们狠挫祁桓锐气了。
这话宋陵也就听听罢了,倘若真的相信,他也就白看了原文。
祁桓是那么好对付的吗?他费尽心思带歪了剧情,结果祁桓还是起来了,甚至比他做太子的时候还要风光、还要自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老书摊文学 laoshutan.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