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捡垃圾养子民: 40-5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书摊文学www.laoshutan.com提供的《朕捡垃圾养子民》 40-50(第11/13页)

是高丞相率领文武官员在城门处候着。

    看见陛下下了马车,高丞相脸上洋溢起兴奋的神色。要说先前宋陵南下时,高丞相还有怀疑,那么经过寿州这一遭后,高丞相彻彻底底想通了。

    他们建康的风水或许真的不好,这不,陛下一出门,燕国的运气就回来了。可见日后还是得多出门,有他在,绝不允许朝中官员再就陛下喜欢出门这件事有任何异议!

    只要是对燕国有利,陛下便是一年四季往来跑又有何妨?

    宋陵对高丞相还是关心的,率先问过对方的身体。其实结果宋陵都知道,看高丞相着精神奕奕的样子,便知道他身子骨好着呢,其他人一样,宋陵在寿州赚了这么多的钱,朝中的开销也宽裕起来,他们能不高兴吗?

    唯一叫宋陵诧异的是——刘晦的站位。

    他记得这家伙入刑部之后也不是什么大官儿,怎么如今反倒站在刘善身边?再瞧刘善,这位刑部尚书一反常态地蹙着眉,似乎有些沮丧。

    察觉到陛下在看自己,刘晦激动地给陛下回了一个诚挚的眼神。他没有辜负陛下的期待,仅仅数月时间,他便已经让整个刑部焕然一新了!

    宋陵被他看得心里发毛,刘晦

    这家伙不会趁他不在,将他的朝堂弄得乱七八糟吧?不对,他应该没有这个本事。

    若是刘晦能知晓宋陵的心思,他定然要长啸一句,他有!他可太有了!他就是为了弄权而生的,一朝扎根京城官场,简直跟回了老家一样自在。

    第49章 旧案

    回宫后,宋陵才知道刘晦究竟给自己准备了怎样的惊喜。

    他是从陈知玄口中听到了原委。陈知玄本来对这岭南来的刘晦没什么看法,以为他不过是个一心往上爬的大臣,不值得多关注,谁想这家伙竟然这么能搞事儿,如今朝廷里的那些动静都是他弄出来的。

    入刑部后,刘晦便开始翻查往年的旧案,他比旁人心细聪慧,且一开始就带着找茬的目的去翻阅,这一翻,还真被他查出了不少冤案。追究之下,又有数位地方上的官员以及刑部、大理寺官员受到牵连。

    因为宋陵不在,高丞相做主,先将涉事的官员关押起来,等着宋陵回来再发落。

    若只有这些,自然谈不上厉害,但刘晦折腾出这些后仿佛打通了任督二脉,一时又查出了先帝在时的一桩科举舞弊案。

    此案虽然年代久远,许多证据收集困难,但刘晦愣是咬牙坚持下来,花费两个月时间,走访数地,查问了百余人,最后查清楚了真相。涉事官员有共二十三人,这二十来人官位不等,低的譬如县衙的县丞,官位高的甚至位列侍郎。

    这样的大事儿,京官们都有些拿捏不准,尤其是刑部官员,当真是轻不得、重不得。轻了怕惹人非议,还到他们徇私枉法;重了的话,又怕再牵扯出许多意料之外的人来。

    刑部尚书刘善左右为难,短短数日便似苍老了好几岁。

    最后这件事情也先搁置了,准备宋陵回来再议。不过到此时,京中官员也都认清了,这刘晦不好惹。要知道刘晦在刑部根本没有什么资历,刘善嫌他爱折腾,为人又傲都很,并不愿意给他多分派人手。一开始只有刘晦自己单打独斗,但这家伙就是天生能搞事儿,愣是拉拢了一批人,让他们自愿随其冲锋陷阵。

    到最后,即便刘善这个尚书也制不住自己手下的人了。

    宋陵听到这里已然麻木,他倒真是小看了刘晦,本以为带他去京城,能给这群官员增添一丝紧迫感。谁想到这家伙直接拿着大刀,冲着他们的脖子砍。

    着实厉害,还是个人才呢,先不管如何收尾,能查出来这么多也算他本事了,宋陵不禁欣慰自己当初没有因为刘晦行贿便直接弃了他。

    等陈知玄说完,宋陵也终于听够了,顺嘴一问:“没有旁的事了吧?”

    “还有。”

    宋陵:“……?”

    他疑惑地歪了歪头,陈知玄一言难尽地提到了另一件。其实,刘晦不仅在刑部搅风搅雨,连他们吏部也被迫搅和进去了。刘晦在审案中发现部分州县官互相包庇,在考课上做假。

    这事儿便涉及了吏部,陈知玄身为吏部尚书自是责无旁贷,怕刘晦人手不足,还借了不少人给他彻查案件。

    当初没有什么人手,刘晦都能折腾出这好些事情,更不用说如今有了助力。

    考评这件事难查,因为很多官员包庇造假并不太明显,中间还掺杂着一些人情世故,真要追究起来大半的地方官员都要有牢狱之灾。刘晦抓了几个典型,依旧放在牢里关着,但其他的他也没放过,费了好些劲才将证据整理好,而后静等陛下归来。

    他觉得自己立了大功,不用人夸,他也能在朝中横着走。

    他这一套打法,也的确把不少京官吓唬得够呛,对他更有些怵得慌,是以方才接驾时,刘晦的站位才会那么显眼。并不是他位置有调动,而是旁人压根不敢站在他身边,硬生生的空出了一块地方让他一人独享。

    被刘晦这家伙盯上,谁知道会发生什么?

    陈知玄交代了前因后果后,便开始请罪了,其他的先不论,但是考课这件事肯定有吏部失察的缘故,这也是陈知玄愿意全力支持刘晦的原因。是他们的错,他们就得认,即便牵连的官员太多,吏部也不能坐视不管。

    宋陵缓了缓,良久才道:“也不能都怪你们。”

    哪个官场能干干净净?即便宋陵总是觉得他们燕国的官场还算体面,但他也明白,吏部也不能管得面面俱到,这里头藏污纳垢的地方还有很多。只是没有闹出来,这个事情他们已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好在还没有出现大贪大腐,还有得救。

    不过事情总归是要解决的,宋陵叫来几个重臣,另宣了刑部一干人等。

    刘善早在进宫前就猜到了今日所谓何事,迈进大殿后,刘善仍未整理好情绪。他做了那么多年的刑部尚书,却不及刘晦这几个月来发现的问题多,这一回他的脸面可算是丢尽了。

    有人失意并有人得意,刘晦便是那春风得意之人,进去后随着他们家尚书大人,喜滋滋地给陛下行了礼。而后挺直身板,傲视群雄。

    众人:“……”

    没眼看。

    刘晦还不止于此,等到陛下想要看案卷时,刘晦立马拿出一早准备的东西,主动上前:“案卷都已备好,请陛下阅览。”

    众人静静地看着他几步上前,将卷宗送过去后,又一副贴心模样地站在陛下身边。

    他怎么不下来?

    众人再看。

    刘晦依旧不为所动。

    好家伙,刘善等人当真是心服口服,他还真的不下去,陛下身边的位置说占就占,他也不想想自己配不配,够不够格?当真是好厚的脸皮!

    寻常官员就是即便亲近陛下,至少也会注意分寸,不会像这刘晦一般,吃相如此难看!

    关键是这家伙霸占在陛下身边还不算,还贴心地给陛下讲解卷宗,时不时地还对陛下猛夸一番,盛赞陛下英明睿智:“微臣还没解释陛下便都明白了,陛下果然明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老书摊文学 laoshutan.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