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唐当外科医生的日子: 180-19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书摊文学www.laoshutan.com提供的《在大唐当外科医生的日子》 180-190(第17/20页)



    于是,他将萨曼在江南做玻璃的故事娓娓道来,听得几人十分入迷,连原本在外面玩耍的李丽质与周天涯还有柴令武都被吸引了过来。

    “所以,是在经历了无数次的实验之后,萨曼与孙道长才最终做出了纯然透明的玻璃。”周自衡道,“而它的出现又带动了其他的发展,比如刚才柴大郎君提到的显微镜、眼镜,或许在将来,这些东西又将推动其他行业的发展。”

    他又把萨曼做出来的最新的可以看到微生物的显微镜的故事告诉了他们,意味深长的道:“说不定什么时候,大唐的医学就会出现一次飞跃,一场变革。而这一切,就起源于远在江南的一家不起眼的玻璃作坊,一位远道而来的工匠为了满足主家的要求最终竭尽所能所制造出的透明玻璃。

    “技术,才是推动我们这个社会向前的关键动力。”

    第189章 第 189 章

    周自衡的说法显然是与现在的主流相悖的。

    李泰就很不服气:“如周寺丞所说, 难道那些先贤们对于社会的贡献竟然还不如发明了这些技术的工匠吗?”

    李承乾与柴哲威也目光炯炯地看向周自衡。

    “四皇子的意思我明白,思想当然也是极重要的。”周自衡倒是很想和这些少年郎们探讨交流一下这个问题, “而且,其实微臣也认为,思想要比技术更为重要。”

    李泰糊涂了:“可刚刚周寺丞明明说”

    他的言下之意难道不是说技术才能推动社会发展吗?

    周自衡笑道,反问他:“可为什么四皇子会认为这两者一定是对立的呢?”

    李泰愣了一下。

    李承乾若有所思:“对啊,它们为什么非得是对立的?”

    “事实上,好的技术推动社会的发展,可只有正确的思想,才能驾驭真正的技术。”周自衡简单给他们打了个比方,“就好比,军事, 几位应该都有所接触。”

    柴哲威的眼睛亮了起来:“自然。”

    “那好, 我们便举个例子。同样是两队士兵, 一队拥有精良的武器但是不知为何而战,贪生怕死;而一队的武器落后但是知道誓死保卫家园, 十分团结, 士气高涨。那请问,这两队若是在战场上相遇, 谁胜谁负?”

    柴哲威想也不想道:“若是短兵相接, 很难说。但若是战线可以拉长,那必然是后者胜。”

    他的父亲与母亲都是当世名将,柴哲威虽然没有亲身上过战场,但他从小跟着在军中摔打, 耳濡目染, 对排兵列阵并不陌生。他记得阿耶和阿娘曾经说过很多次,打仗有的时候看的就是意志和经验, 而不单单是装备。历史上装备精良的一方被装备不足的一方暴打的战役可并不少。

    周自衡颔首:“那如果换一下,有一队士兵既装备精良,但是又拥有不懈的意志,保家卫国的决心,那他们是不是会所向披靡?”

    几个少年郎被他描绘的画面吸引住了,情绪一下子变得兴奋起来。

    是啊,这难道不就是他们所期望的大唐军队吗?

    周自衡:“所以,贤者弘扬思想,而工匠改良技术,大家各司其职,这才是一个社会健康的标志。”

    他觉得自己如同传说中用言语蛊惑人的恶魔,将自己所想要说的以精美的形式向帝国的下一代们输出——内容没错,只是特意含糊了现在学者与工匠之间的地位差距,让听的人产生了一种理应如此的错觉。

    他决定加点料。

    “微臣也有一个问题,想要问太子殿下与四皇子,还有柴郎君。”

    李承乾非常有礼貌:“寺丞请讲。”

    “众所周知,若是从尧舜算起,中原文明或者是华夏文明已有几千年之久。如今,大唐的生活和社会形态与汉、先秦、西周等自然有所不同。可到底它是如何发展到现在这个程度的,几位郎君可清楚?”

    李承乾与自己的弟弟对望一眼,都有些茫然。

    柴哲威更是一脸懵逼,眼神清澈。

    李泰一向觉得自己文史学得极好,非常自傲,但是此刻面对周自衡的提问却一时不知道该从何说起,这让他觉得十分羞愧,

    “武王伐纣,成为天下共主,然后再到春秋战国,百家争鸣,诸侯争霸,再到秦始皇一统天下,车同轨、书同文”他将自己学过的史书回顾了一遍。

    周自衡听得频频点头,并没有打断他,还举起茶壶给几人斟上了茶水。

    周天涯在一旁小小声:“阿耶,我也要。”

    周自衡不理她,但是拿了另外一把壶,将里面泡上晒干的雪菊花和枸杞,给几个小的也斟了一杯。周天涯与李丽质还有柴令武举起来,挤眉弄眼。

    不过他们都是从小就接受了严格教养的,知道在别人说话的时候不要出声,只是脸上表情丰富了些,倒也不惹人嫌。

    待到李泰说完,周自衡才悠悠道:“朝代更替的确是历史重要的连贯方式,四皇子的史学想必出类拔萃。不过,微臣想要问的却不是这个,而是几千年以来,我们是怎么发展到这一步的?

    “为什么我们能够书写、能够建起巨大的城池,能够成为国家,能够创造出诗画文学,能够烧出精美的瓷器,能够用丝来纺织绸缎?这些才是微臣所说的生活方式,以及文明的形态。”

    几个大的听懂了,几个小的听得似懂非懂,眼睛里直冒蚊香。

    李承乾皱起眉来:“老师的问题却是孤从来没有想过的”

    不知不觉,他又开始叫上老师了。

    周自衡的眼睛里带上了几分笑意。

    “周寺丞却是如何想的?”李泰也请教道。

    “以微臣的拙见,人类文明或者说是华夏文明的发展中,有几个特殊的节点。”他沉吟了一下,“第一个就是学会了使用火,让当时的人类得以驱赶走野兽,并且学会烹饪食物”

    柴哲威不满地喊出来:“我华夏中原,难道与夷人蛮族一般连火都不知道用不成?”

    李承乾听得正认真,呵斥道:“让老师说完。”

    周自衡不以为忤,失笑道:“难不成柴郎君认为在千万年之前,华夏中原之人生下来就是会火的吗?那时候,我们的祖先或许就和夷人蛮族一样,生活得浑浑噩噩。忽然有一天,不知道是谁,在实践中和生活中学会了用火。”

    于是他们也学会了驱寒、照明、烹饪他们的生存能力大大的增强,成为了天地间最强大的一支力量。

    “第二个,是发明了陶器,或者说是学会了烧制器皿。”

    在场的人都皱起了眉,甚至下意识的看了看自己手中的茶杯,不知道这样一件小小的毫不起眼的东西又是如何改变历史与文明的。

    李承乾直言:“老师,我不懂。”

    周自衡举起茶杯,又指了指书房中其他的花瓶等器皿:“它看似不起眼,但自从它诞生之后,我们学会了将生食转化为了熟食,而且学会了储存食物,储存粮食,储存水。有了这些东西,人们发现其实他们可以稳定的停留在一处,聚群而居。再接着,人们发现他们如果种植作物,收获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老书摊文学 laoshutan.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