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书摊文学www.laoshutan.com提供的《大清反骨仔[红楼]》 90-95(第3/15页)
是最后还逼死了他母亲……
乌林珠是不在意贾家如何的无情,而这侍卫却是恨毒了自己那一家人。假传当今口谕带走太子,紧接着太子就造了反…呵,他带走了何止是太子呀,而是他自己的九族!
诚如他期待的那般,在太子失踪的第二天下晌,当今那里终于知道有人假传他口谕将圈禁中的太子带出了皇宫。
当今立即让人彻查此事,等查到那侍卫的时候更是用一种挖地三尺的态度让人继续往下查。
可惜那侍卫和太子都像石沉大海一般,没有半点音讯。
出了这样的事,当今第一个反应就是太子自编自导了一场逃出皇宫的戏。
第二个念头就是他的这些个儿子听了那些流言,担心自己复立太子而借自己的名义害了太子。
而那些皇子阿哥们呢,一是在想是不是当今在保护太子并且借着太子来一波钓鱼执法;二来,也和当今想的一般,都在猜测是谁对太子出手了。
呵,反正不是我!
当今怀疑所有儿子,除四爷外的其他皇子也在互相怀疑猜测时,失踪了半个月的‘太子’终于在腊月初一这日在平安州起兵造反了。
平安州离京城不算近,往返一趟也要半个月的功夫。四爷会选平安州,一是距离,二是平安州节度使正好是太子的人。
不过这位平安州节度使的心腹属官,却是出自四爷的粘杆处……
太子失踪半个月,然后人就出现在平安州,并且平安州节度使还是太子的人。再看太子打着的是当今病体难支,奸臣大道的清君侧大旗…说不是太子,谁信呢?
被病体难支的当今:“……”
被太子‘抛弃’的东宫家眷:“……”
被太子壮举震惊到的满朝文武:“……”
被太子‘背刺’的八爷和十四:“……”
京城中听了‘天雷降,吉兆生’的百姓们:“……”
草呀!太子都谋反了,那天雷还能不是在示警?
提到天雷示警,包括当今在内的所有人都齐刷刷的看向八爷和十四。
天雷总共就劈了三个人,如今太子都谋反了,那你们俩又准备什么时候干一票大的呀?
八爷与十四最开始的时候还没反应过来众人为什么看他俩,等反应过来的时候都不由吓得一激灵,然后齐齐朝当今跪了下来。
绝无此心!
……
原本还在畅春园里,园林式办公的当今在听到太子谋反的消息后,虽然又生了一场气,却没有加重他的病情。
先让人将那侍卫阖族都关押起来,之后又命人加强毓庆宫的圈禁力度。之后又将六部和所有儿子都叫到跟前针对太子谋反这个事进行了一回抨击和分析。
主要是太子的不忠不孝以及平安州那边的军事力量。
相较于易守难攻的紫禁城,畅春园到底差了那点意思。于是出于自身安全考虑,转过天来,当今便带着太后和四妃等女眷移驾回宫了。
事情闹得沸沸扬扬,京城气氛也越来诡异难安。在平安州那边连续下了两份征伐檄文后,朝.廷这边也终于排兵点将准备踏平平安州了。
也不知道当今是怎么想的,他不怒自威的眸子扫过文武百官和所有成年皇子,最后竟然直接点了十四负责此次平叛。
十四不想竟还有这等峰回路转的好事落在自己头上,当即便满腔激动的表示自己一定不负圣恩期待,必定生擒逆贼,平息叛乱。
四爷仍旧冷着一张脸站在一堆皇子里,听到当今这样的命令也只是眼眸微闪两下,便继续看事态走向。
是夜,就在十四出征平叛的前一天夜里,收到京城飞鸽传书的粘杆处死士直接嘎了平安州节度使,然后再做出太子仓惶逃出平安州的假像。
原著中贾琏往返一趟平安州需要半个月的时间,但若是朝.廷的八百里加急,那顶多两到三天就能将消息送到京城。
于是翌日一早,平安州那里发现节度使身亡后便炸营了,然后当天就有人用八百里加急往京城送消息。
同是这一日,十四辞了当今和德妃,便意气风发的骑上马,带兵出京平叛去了。
就等着看吧,爷一定会打个翻身仗的!.
大军走的慢,哪怕十四命令加速前进,行进的速度也有限。
于是在距离京城不及百里的地方,十四亲眼目送一匹快马朝京城的方向狂奔。
是夜安营扎寨,十四一边带着将士们分析平安州那边的军事部署,一边对着一帐篷的武将做动员。正说得口沫横飞,慷慨激扬时,就听到马蹄声由远及近的从他们后方传过来。
“报!”
“进帐回事!”
听到这声‘报’,十四想也不想便命兵卒进主帐回话。
“平安州节度使纳而哈伏诛,废太子胤礽……令皇十四子率部返京!”
听了一晚上各种动员的一帐武将:白让耳朵受罪了。
傻.逼了的十四:“……”
老二!你又坑我~
第92章 第 92 章 第九十二章 这事……
第九十二章
这事若是早两天发出来, 或是晚个三五天等他兵临城下了再接到消息,都不会像现在这么尴尬。
想到自己志得意满,意气风发的率兵出京, 如今又要寸功未立,灰仆仆的调转马头,十四整个人都不好了。
不带你们这么玩的。
到底是老康和德妃的儿子,哪怕心里已经狂奔了一万匹草泥马, 可眼角余光扫到帐中武将时,又强行压下暴躁情绪, 用一种略带几分轻松的态度说了一句‘天佑我大清, 不战而屈人之兵。’
有了十四这句话, 帐中武将们便纷纷歌颂当今,并且朝京城的方向抱拳行礼。
虽然心里各种咆哮, 但面上却一直装得很像样子。
好吧,眼尖之人还是能从十四眼中和时不时就要抿一下嘴的动作里窥到他的真实情绪。
十四不是很有心情,但心里又抱着结交笼络这些武将的心思, 于是一番官场应对结束后, 十四便让人去准备酒菜,以今日天威浩荡为由在主帐摆了酒席与这些武将同乐。
虽然说话不像文官那般引经据典, 各种之乎者也,可这些武将也都是混官场的兵油子。一见十四这般吩咐,有的心里有数面上不显的笑着应承,有的则是与相熟之人彼此对视一眼,心中了然。但不管怎么样, 这些人都不会当众表现出真实态度来。
历史上,康熙二十七年出生的十四,一直到二废太子后才渐渐入了康熙的眼。又于康熙五十七年时任命抚远大将军, 封大军将王。
如今距离康熙五十二年还有月余左右,而这个时间正好是历史上二废太子的时间。
人在顺境时,做什么都极顺遂,思想言行也都从容有度。但人在逆境时,别说做什么都不顺了,就是心态也容易受环境失了平常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老书摊文学 laoshutan.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