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寒门录: 100-11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书摊文学www.laoshutan.com提供的《大明寒门录》 100-110(第6/14页)

钱就靠给这些富人打工修房子了,他当包工头,赚来的钱拿来重修驿站。

    谈远有很多文书要传递,但驿站也受灾了,很不方便。

    辛苦干了七天,梅南古道终于疏通了,但商旅呢?一个外地人也没有!

    而当初借来的,马家买来粮食可都快消耗完了。这真是叫人着急,谈远未雨绸缪,把马雄叫来问。

    马雄拍着胸口保证:“再有一天就来了,几十车米,只要谈县令吃得下,我都卖!”

    马雄既然知道了米多就会跌价,当然就特意叮嘱家人在附近的府买米,价钱贵一点也行,但一定要快,要最早送过来!

    马家人于是在旁边的府买了粮往南安府来。

    但大庾县县令两倍价收米的消息早就传出去了,他们再快也不是专业米商,早有比他们更快的。只是那些人都待在南康县,不敢去大庾。

    有人说,“两倍收米,他们哪里的钱买?怕是要骗我们的米吧?”

    还有人说:“骗?骗米怎么够,还要把人扣下来交赎金吧!”

    商人们互相吓唬,有人吓不住了,“不会吧?我可是相信了,用全部身家买了米,这这这…”

    “哈哈哈,谁不是啊!我们这些小人物也只能拿家产去赌。好在大米商也不敢来,大庾县才几个人,不就靠那条商道,还有什么?”

    “是啊,还有土匪!县令不会是和土匪勾结了吧?靠这个发财,倒是新鲜。”

    商人们嘴上说的虽然不好听,但都来了,而且不肯走。所以马家人一说话就被他们注意到了。

    “我们大庾县的县令可不是一般人,姓谈名远,就是九年前那个十二岁中秀才的谈神童啊,还中了探花,你们不信?不信就在这儿吧!不是两倍米价,去得早的才是,去晚了米多了谁要你的!”

    马家人自然不是光说不做,只在南康县修整了半天,就打算一口气走到大庾县卖了米再喘气。

    “谈远?这样的人你们信不信?反正我信了。”这人饭都不吃了,就要起货赶路。

    去得早才有两倍米价,小米商们面面相觑都怕去晚了,纷纷动身。

    又有人把消息告诉了那些大米商,大庾县一时半会还不能产粮,还需要很多很多米,这都是钱啊!

    马家人身后,许许多多的小米商带着米朝大庾县来了,他们既兴奋又怀疑。

    第105章 为她们做主 金妮儿遇险

    谈远能预料到会有很多米商来大庾县卖米, 互相竞争降低米价。他不担心没人来,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他只担心他们来得不够快!还担心他的钱。

    向商人买米的银子可都是他用大庾县县令谈远的身份向自己家借的!

    要盘活这样一个穷县是真不容易, 他个人还要往里面搭钱,也幸好他有钱,月娘也赞同。

    马家人其实也担心他们把米送到县衙能不能从谈县令那拿到银子,但腿脚却不慢,先赶到再说。

    哪知道他们明明是最快的了,却已经有人赶在他们前面卸米了,怪不得路上有车辙印!不好, 不会来晚了,不是两倍收米吧!

    等他们看清人,打听清楚了, 松了口气。原来这是谈县令先前派去南康换粮的人回来了, 粮种换口粮。

    真是脑子有病,为一群乞丐换口粮, 这多吃亏!

    “闪老爷, 我们马家的粮食到了, 你点点?”

    闪老爷就是闪红米,谈远派去南康县换粮的两个衙役的其中一个。他浓眉方脸, 看着就比较有威严。

    闪红米自然把谈远叫来了。

    谈远就在卖粮现场监督,果然都是好米。只是花的都是他的钱, 也不知道大庾县什么时候还得起, 总不能当赔钱县令吧?必须想办法给大庾县增收了。

    谈远想了许多, 面前却是笑眯眯的,“银子收好了,赶紧拿去给你家老爷,下一批米来得快, 或许还是两倍价收呢!”

    “是是是。”

    这人飞快地带着家丁们去了马雄家汇报。“大伯,去得快还是两倍价收米!”

    马雄听了喜不自禁,夸奖了他一番,还是这一批家丁换上另一个侄子,叫赶紧再去买米来!

    要快!

    他还要再舒舒服服地赚上一笔。

    人性啊,不过谈远要的就是人性,不然一直两倍收米他怎么受得了。

    “红米,你们换的粮食到了,马家也卖了粮食,现在粮食最珍贵,你们是要粮食做俸禄?还是什么?”谈远笑着说。

    闪红米绝对是要粮食的,家里有粮,心里不慌!他见谈老爷比他还年轻,又和他开玩笑,胆子大了一点,“我们要粮食。”

    其他四个衙役也都道:“要粮食!”

    “大米红薯盐巴都拿一点吧?”谈远要给他们补发工资了,这样他们才能更好地为他做事,这是必要的支出。

    于是五个衙役并请来的民工干活都很卖力,半天时间就把新建好空空如也的粮仓填满了!

    他们做完活,谈远还帮他们运粮食回家,他心里再担心,手上也不小气。

    于是五个衙役满载而归,个个嘴都咧到耳朵根了,几个月的工钱啊换成粮食真的太多了!现在灾后最要命的就是粮食。

    粮食,粮食,现在人人都吃着官府的粥,都担心以后没得吃。五个衙役手上有粮,真是太引人注目了。

    于是在他们往家里搬粮食的时候,两批粮食都到了,以后不用愁的消息也就自然地散播出去了。

    乡民们听了都安心,都赞谈远是包青天!只是有几个人特别愤慨。

    她们道:“谈老爷是好老爷,对这帮老鼠也这么好。只是我看不得这帮老鼠过得好,凭什么,以前那样欺负我们!”

    “就是,给这帮瘟神吃大米红薯还有盐巴?不能叫他们吃!”

    “是啊,他们也不看自己配有那样好老爷不配!阿磨,咱们去县衙告状吧?”

    姜阿磨就是那个给谈远一行人粥喝,得了银子,第二天吃糠饭的老人家。

    她想,她是最知道县令老爷好的。不去告状,这帮狗东西以后还要管她们,背地里肯定又欺负人,县令老爷的名声就坏了!

    这怎么行!

    姜阿磨道:“把被他们欺负得很的人家找上,一起去告状,再叫上咱们的老姐妹,一起去!”

    姜阿磨说完就起身要出门了,叫孙女看家。“家里有饭,饿了自己煮粥喝。”

    又有一个老姐妹道:“他们四个都不好,只有闪红米还好。咱们看清他们四个在哪里,等老爷下了令,就去抓他们!”

    谈远好好在县衙办公,被陈典史提醒了出来,看到的就是这样浩浩荡荡一群人。

    怎么回事?他们五个刚拿完粮食都不在,就有这么多人求助?

    谈远不解,但亲亲热热地上前:“阿磨奶奶,你们这是?”

    “县令老爷,你要给我们做主啊!”姜阿磨腿脚利索,干脆地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老书摊文学 laoshutan.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