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寒门录: 100-11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书摊文学www.laoshutan.com提供的《大明寒门录》 100-110(第2/14页)


    祭拜完,谈远就带着高月娘在永宁转,他们可转不了几天了,很快就要去一个两人都陌生的条件差永宁许多的地方了。

    没想到碰到了黄棋。

    黄棋棋艺很好,经常不在永宁。这一遇上,双方都很惊讶。谈远向月娘简单介绍了这个熟悉的陌生师兄.

    当谈远要说自己为什么会在永宁时,黄棋却道他都知道,永宁可是谈远老家,关于他的消息,这里的人都很爱听。

    “子传怎么样?他还是没孩子?”

    “挺好的,留在京城了,他还想你去看他呢。他和宋珍音打算生个孩子,很快会有的。”谈远道。

    京城,听说永巨帝挺爱下棋的,或许真有机会去,黄棋想着。

    黄棋:“你是真大胆啊!还嫌我们永宁太好了,要去穷乡僻壤。我是真佩服你,祝你好运!”

    谈远点点头。

    “旁边这就是你的妻子,姓高?她出身好,你又有本事。嘶,你要位极人臣,青史留名啊!”黄棋感叹道。

    “多谢黄师兄吉言。”高月娘道。

    两人在永宁,谈远带妻子见到了不少熟人。他感受着属于永宁的空气,要去一个穷地方打拼,他心里有点没底,不知道大庾县是比记载的好一点,还是差一点?

    差很多!

    当谈远八月份到南安府的大庾先县,大庾已经被洪灾蹂躏了很久了,粮食颗粒无收!

    原本谈远想的只是税粮少一点,可以想办法提高产量,谁知道现在,税粮直接是0了!本以为是薄有资产,可以做大做强,谁知道现在是一穷二白,还有负债累累的风险了!

    税粮交不上,税银更交不上。而且洪灾伤害人命、毁坏房屋田地、制造瘟疫,这是地狱开局啊!

    “老爷,咱们向朝廷申请免税三年吧!三年后或许还能交上钱粮!”

    谈远有些犹豫。写封奏折要求免税很容易,他相信永巨帝很愿意。写吧,他还怎么锻炼自己,没有税粮压力,不但是不合规矩,而且他也不敢保证自己不会松懈。但是不写吧,税粮压力是实实在在的,且也可能让永巨帝破坏规矩,还有大庾县老百姓的压力也会很大!

    刚来就做上选择题了!选择决定命运,但谈远还真不知道怎么选更符合他的利益!

    第102章 请马家家主一叙 治理策略

    夫妻一体, 他该问问月娘啊!。

    谈远抱着月娘,把问题告诉她, “月娘,你说怎么办啊?”

    高月娘道:“明远,既然你有大志向,又有皇帝的恩宠,为什么不靠自己呢?若是败了,也不至于没有翻身之地。若是胜了,那就了不得, 这样的局面,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办?”

    谈远听着,觉得不错, 抱得更紧了:“月娘又不懂这些, 当然不知道怎么办了。”

    谈远松开手,严肃道:“我们来得也巧, 没遇上洪灾, 不然说不定我们的性命也不保。现在洪水退去, 最怕的疫病,其他都还好, 就靠月娘帮我了。”

    “我,我才学了两年, 还没出师呢!”

    谈远笑道:“这县衙都破败成这样了, 能有什么郎中?月娘忘了自己说过的话了, “死马当做活马医”,怕什么,咱们这是做好事呢!”

    高月娘一想也是,又想到县衙这么破败, 她真是一点也受不了。

    高月娘委屈:“那咱们帮完它们,什么时候修一修这县衙啊,太破了,要是有老虎,一巴掌墙就倒了。”

    谈远笑了,这地方条件确实太差了。他是很理解月娘的,虽然是他自愿来这儿的,但他也受不了这艰苦的条件。

    “不止是我们住的县衙,大庾县的老百姓很多本来就住得不好,现在房子又被冲走了,我们也要帮他们建房子。”谈远道。

    江西省南安府大庾县,不管是从古代还是现代的什么方面看,都是个穷地方。穷人么,自然是吃不好穿不好住不好。

    所以,虽然谈远有了住房目标,但不着急,他知道百姓还能忍。不过死生大事,古代人就受不了了,一次洪灾要死多少人啊!

    “月娘,我原还想着三年不鸣,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呢!先观察三个月,但现在只能强势介入,掌控大庾县了。不靠官府手上的资源和力量,我真怕发展成瘟疫!”

    于是夫妻俩连夜收拾好带来的东西,第二天就出发去考察了。

    大庾县位于三省交界处,这样的三不管地带,治安很差。甚至没有知县敢来这里,这里已经缺知县和县尉等官十几年了,所以谈远才来了这!

    但他也不敢掉以轻心,他把安保力量分作两部分,一部分留在县衙,护着她娘和带来的物资。一部分陪着他和月娘去调查灾情。

    因为发了洪灾,路上很不好走,但也不用担心出事。

    谈远没急着下乡,先把大庾县转了一圈。大庾县比永宁县差很多,都是茅草土屋,根本没有永宁那样繁华的街道,甚至明显繁华一点的地方都没有。

    好在,竟然没有瘟疫的迹象。谈远想,或许是因为这里的人受灾太多,已经有了一定经验或者抵抗力?

    在谈远和高月娘步行走在大庾县县城的时候,当地仅有的几个衙役就在旁边敲锣打鼓:“新县令来了!谈老爷走马上任了!”

    这样的动静吸引了不少人来看,待看到“老爷”这般年轻时,个个不解,但都没有轻举妄动。

    倒是谈远他们先动了,走了一上午,高月娘和绿衣都受不了了,要歇歇。

    谈远注意到一户人家只有奶奶和孙女,就去了她家。“老人家,你好。”

    谈远打招呼很热情,老人家却挠挠头,叽里咕噜不知道说了什么。

    啊!语言不通,他怎么忘了这个!

    衙役这个眼色还是有的,连忙帮着翻译。

    “洪水走了,水也脏了吧?你们怎么喝水?”

    老人家道:“脏了,是脏了。我们啊,还是打河水,放,放一放就好了,煮饭多加水。”

    “不能喝生水,水一定要烧开。那些大户人家怎么喝水?是不是有两个大户?”

    老人家眼睛亮了:“是有两个大户,一个是马老爷,一个是包老爷。他们喝井水,想喝,打起来就喝的。我们要喝要给钱的,喝不起。”

    谈远思考时,高月娘道:“我是县令夫人,这洪水过后,我们这里死了不少人吧?尸体怎么办?上茅房怎么上?!

    “死了好多啊!死了一半吧!我家里就是死了好多人……”

    老人家说着伤心起来,孙女连忙安慰奶奶。高月娘也安慰老人家,安慰好了才问:“所以尸体土葬?埋多深?茅房在哪里上?怎么上?”

    “人死了当然埋在土里,能挖多深挖多深。茅房,哪里不是茅房,看到哪里没人就上喽,上完拿叶子一擦,好了。”

    高月娘很震撼,拿叶子擦!没有纸吗?叶子上看肯定有水,不行啊!随地如厕?

    “明远,这个能挖多深挖多深,就是挖不了多深吧?还是有隐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老书摊文学 laoshutan.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