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福良缘: 庶福良缘 第28节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书摊文学www.laoshutan.com提供的《庶福良缘》 庶福良缘 第28节(第2/3页)

果真提高了那些干果点心,跟在她家姑娘身后大摇大摆地走进屋子去了。

    蔺氏和顾金山互相瞪对方一眼,也麻溜儿地进了北房的堂屋。

    “珍儿,你给我们拿啥回来了?”顾金山人瘦,动作灵活,他比蔺氏先跑进屋,一进屋就跑到嘉珍身边的椅子上坐了,盯着桌子上放的那些大包小包的东西问。

    蔺氏随后进来在女儿身边的另一边坐下,听了顾金山的话就呲哒他:“你一个大老爷们儿别的本事没有,就知道惦记些长房剩下的残羹冷炙,你好意思不?”

    嘉珍不高兴了,说:“这不是长房那边办席剩下的,是三姐姐办茶会剩下的,她说天热放不了,吃不完的就给我和五妹妹包起来,让我们带回去吃。我想着这些好点心果子,爹娘平时也不舍得买来吃,就带回来孝敬你们了。”

    顾金山“哦”了一声,竖起大拇指,赞自己的闺女孝顺,然后说他正好跑累了,也饿了,这会儿就着茶吃点儿正好。

    一边说就去把那些纸包给解开了,解开了以后,果然见到那些点心干果都是京城里好的点心铺子和干果铺子的货,每样都要几钱银子一斤,顾家也是逢年过节办席才会上这些果子和点心的。

    “不错,都是好货。”顾金山搓搓手,笑着道,接着就开始抓起他看中的点心和干果往肚子里塞。

    嘉珍对蔺氏道:“娘,您也吃吧。”

    蔺氏挑了一块橄榄糕吃了就住手了,接着她也不让顾金山吃了,说这些东西留起来想吃甜食的时候再打打牙祭,不要当饭吃,一会儿就要吃晚饭了。一边说一边把顾金上的手给打开,然后再将剩下的点心和干果重新包好,起身拎着去,开了箱子,放到箱子里的瓷罐子里,再锁上箱子。

    重新回来坐下,她对嘉珍说,前两日嘉珍的爹偷了给世荣买书和文房四宝的七两银子去输了个精光,她发现了等顾金山回来管他要,他拿不出来,所以一气之下才拿笤帚打他的。

    顾金山听不得他说这些话,又灌了几口茶,起身说他去睡了,晚饭就不用喊他吃了,他已经给蔺氏气饱了。

    此话一出,又惹得蔺氏将他好一阵骂。

    顾金山甩着袖子走了,完全充耳不闻,或者说左耳进右耳出,他早就习惯了蔺氏念叨了。

    “娘,您把给我存的银子拿出来给二哥买书买纸笔吧。”嘉珍小声道,她在进院子听见她爹娘为何事吵闹后就想到了该怎么办了。

    “珍儿……这怎么行,你一年下来也攒不了多少银子,这一下子拿出去七两,不相当于大半年白攒了么?”

    “可二哥读书做学问要紧,我少吃少喝少穿点儿也不是不行。”

    “哎,我的命真不好,嫁给你爹这个没本事的,挣不来银子,还光败家,咱们娘两省吃俭用,净让你爹糟蹋了。这屋子里,真不能搁钱,藏得再紧,你爹都要给翻出来。”

    “娘,可你不让他翻出来,他就要到外面去借高利,到时候还不是要您去还。凑合着过吧,这么多年都过了,等到二哥哥有了功名,您的好日子就来了。”

    蔺氏听了女儿的话,好歹觉得宽慰了一些,说:“但愿如你所言,你二哥哥不说将来考中进士,就是考个举人也算是有了功名,到时候托你大伯,也能做个小官的,做了官儿,手里好歹松些。”

    “谁说不是。”嘉珍点头笑道。

    蔺氏抬手轻轻摸着女儿的头,心中颇觉欣慰,觉得她嫁的男人虽然不怎么样,可这个女儿还是又孝顺又懂事的,再过几年,定要给女儿寻一个好的婆家,让她嫁得好,才对得起她。

    嘉珍又对蔺氏说起了今日嘉宜办茶会,老太太和太太,以及诸位姑娘都去了,她和五妹妹嘉柔在三姐姐那儿玩了一整天,肚子都吃撑了。当然她也没忘记告诉嘉书和嘉琴吵架,还有嘉宜办茶会花了多少银子的事情。

    蔺氏听完呲哒了嘉书和嘉琴几句,说她嫂子那样的人也养不出好女儿来,倒是这个新进府的三姑娘嘉宜,处事为人还有点儿大家小姐的做派,加上她又生得好,不知道的还以为她是太太肚子里生的呢,哪像是姨娘肚子里出来的。

    只不过,她对嘉宜能够拿出二十五两银子来办茶会还是吃惊,觉得这个三姑娘水有点儿深,竟能拿得出来这么多钱。联想到章姨娘和嘉宜都是从何家来的,她就估摸着可能何家送了银子给她们母女,不然她们进顾家花不起这个钱。

    “珍儿,以后你得跟你三姐姐好好处,我冷眼瞧了瞧,这府里的姑娘们,也只有她的钱你能花上一二,别的人你就不要指望了。”

    “不用娘说,我早就看出来了,我如今跟三姐姐下功夫学绣技呢,三姐姐说绣好了,过三五年也能赚点儿零散银子花。我想着这比琴棋书画实用,所以就跟她凑一块儿学了。”

    “倒不指望你绣东西换钱,这为人妻为人媳,绣技好,总还是能在公婆外人跟前拿得出手几样绣品,显得贤惠。你娘小时候耽搁了学这个,现如今望着你学得好。”

    嘉珍咬咬唇,羞涩地垂下头“嗯”了一声。

    女孩儿们说起婚嫁总是不好意思的,嘉珍年纪小可也不是什么事都不明白,至少她明白,女孩儿们一世过得好不好,有一门好的婚事,那是最重要的。

    嘉宜自从穿到这个时代一来,最大的感悟就是这个时代的女孩男孩都比后世更早熟。

    也难怪,这个时代法定的结婚年龄可是比她穿来那个时代提前了五六岁不止。

    基本上女孩儿们满了十二三岁就开始谈婚论嫁,相人家了,满了十五岁及笄之后,便是正式出嫁的年纪。

    对她们来说,估计这心理上的青春期远比她穿来那个时代提前,如果说她穿来之前的男孩女孩儿们十二三岁进入青春期的话,这个时代估计也就八|九岁?

    嘉珍跟她娘蔺氏说话的时间,嘉宜正躺在她卧房窗下的美人榻上浅眠。

    这一整日上午应付老太太,太太,还有两位嫡姐,下午陪着嘉珍和嘉柔吃喝玩乐,一天下来她也挺累的。

    在嘉柔和嘉珍走后,她就去躺着了,剩下的收拾桌椅碗碟等就交给山茶她们几个了。

    一|夜无话,次日起来,她照旧去老太太跟前请安,陪她吃饭说话,完了回自己院子来,打算读几页书,写几个字。可一回来,就见到绿萍和山茶满脸焦急之色地向她回禀:“姑娘,不好了,方才我们去还从库里借出来的碗碟,结果管库的婆子徐嬷嬷说,咱们还回去的碗碟数不对,少了六个,还说这一套碗碟是江南名窑永春窑烧的,十分珍贵,要买的话需要三十两银子一套……”

    “三十两银子?”嘉宜皱起了眉头,“走,带我去看看。”

    “好,姑娘,随我们来。”山茶和绿萍齐齐应道。

    她们两个在前引路,不一会儿就到了顾府五进的库房,管库的婆子徐嬷嬷见到嘉宜来了,就上前来向她行礼,接着主动带她到那装着碗碟的筐子跟前,指着筐子里说:“姑娘,您看,这一套花蝶纹的永春窑的碗碟一共是三十六个,可是您的丫鬟还来了却只有三十个,缺了六个。这样的碗碟莫说是少六个,就是少一个,这一套碗碟也不能再用了。所以,按照府里的规矩,若是从库里借东西出去用,损坏了,缺失了,就得照价赔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老书摊文学 laoshutan.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