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妻[重生]: 250-26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书摊文学www.laoshutan.com提供的《帝妻[重生]》 250-260(第3/26页)



    “你不是为我而来的。”燕姒拨开他的手,“深谋远虑如三殿下,对权力的渴望只怕远超儿女情长。让我来猜猜,在我入狱这些日子,忠义侯府的两位亲长,并未听从我的劝阻,于家动了,所以你才会前来向我袒露你的……这些计策和成果,对么?”

    唐亦脸色已变。

    燕姒不紧不慢地道:“你先前说什么来着?让我把脏水泼到唐绮身上,构陷她指使泯静毒杀皇兄,你急需拉拢于家,可见辽东军对你登基称帝威胁极大。可你又不愿意休妻,皇兄中毒案没得出个结果,你登基就是名不正言不顺,故此你又必须得到楚家的支持。那么……外面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她太聪慧,反正也是瞒不住的。

    唐亦思及此处,无奈地叹了口气。

    “好吧。”他直言不讳道:“楚谦之是个正人君子,他不认可本王欲行之事,称病告假许久,可你有个好堂姐,千防万防,也没能防住她掳走可心。楚谦之这便无路可走,只得向本王奏请相救,于家要让你从这里出去,换楚可心一命。”

    燕姒疑道:“仅凭阿姊,就能掳走楚可心?”

    唐亦说:“金羽卫杜铅华出面,断了于徵一臂,但人到底还是被掳走了。”

    燕姒点头道:“所以你要我答应婚事,以我作为筹码,拉拢于家。我若不答应呢?”

    唐亦再次叹气道:“那便只好布告全天下,辽东于家……反了。”

    第252章 远虑

    ◎“你想诱杀于延霆?”◎

    “阿姒,跟我走吧,去边南鹭州,我们在那里建一个家……”

    “一定等我。”

    “天冷,不需送,下次我归家时,你来迎我就成。”

    燕姒神情麻木,脑海中盘旋着一幕又一幕回忆,唐亦走后,她全身脱力靠到了牢门上,突然获悉唐绮的死讯,她几乎无法接受,一个人静下来,才发现掌心已经被长出来的指甲掐烂了。

    那里的伤口会腐烂,再结巴,重新愈合。

    可是唐绮食言了。

    不管是逢场作戏还是虚情假意,再或是各取所需,她们好歹缔结一场婚姻,同床共枕的朝夕和携手进退的过往历历在目,这些所有的一切都无法从她的记忆里消亡。

    唐绮再次背弃了承诺么?到底是生是死?

    燕姒控制不住地抽搐,用力抱紧了自己的双膝。

    她不信。

    她不信唐绮就这么撒手人寰了,唐绮是那般有勇有谋的人,连亲事都能彻头彻尾地算计其中,这样的帝姬,充满隐忍的耐心,不惜朝朝暮暮耗神钻营,岂能轻易把自己葬送于火海!

    她一个字都不信!

    因为她不信,所以她固执地僵持,最后唐亦只好让步,提出再给她一夜时间考量。

    于是她强迫自己保持清醒,睁大眼睛,直面刺目的阳光,逼自己面对。

    唐亦方才对她说过什么来着?

    她绞尽脑汁去想。

    是,是了。

    唐亦说辽东援军已经和项一典等人会师,景国三万来敌尽数烧死在鹭城,战事暂歇,剩下的就是安置百姓,重建百年老城。

    唐亦还说和乐尚在襁褓之中,国不可一日无君,他即将称帝,礼部和太常寺已在紧锣密鼓地筹备登基大典,朝堂上下对此也并无异声。

    于徵断去一臂,掳走了摄政王妃楚可心,不知所踪,锦衣卫和刑部正在四处搜捕。

    皇帝中毒案的结案,在等于家交出人质向新皇俯首称臣,如果于家决意不肯拥戴他,被扣上反叛的罪名就是这两日了。

    于延霆是要保住自己唯一的孙女,还是要晚节不保?

    银甲军会不会为了一个养在响水十七载的小主子,拼尽几千条性命?

    倘若答案是肯定的,那么就不会是于徵带人乔装蒙面夜潜楚府。

    唐亦近乎蛊惑般的向她传递了结果——

    她之所以还未被于家所弃,是因于家先前还在等唐绮归都。

    提出婚约,不急于成亲,一切只要燕姒松口,安安静静呆在唐亦身边,于家的危局就能打破。

    而燕姒和唐亦彼此都心知肚明,唐亦要的并不是她。

    燕姒呢喃自语:“这唐国皇室的人,还真是无出其右……难道,我注定要成为权谋下被利用干净的棋子么……”

    唐绮现在生死不明,而于家已成唐亦眼中钉。

    她该如何抉择?

    她在仅存一缕微光的幽牢中,用指甲挖开了掌心的伤口,让血肉模糊带来的痛楚,保证充裕的理性。

    “何必把自己逼那么狠。”

    身后突然传来说话声,将燕姒从疼痛中拉回,她只听声音就判断出了来人。

    连易身着刑部尚书的官袍,在她入狱之后,首次出现在她面前。

    燕姒哑声道:“你竟然归顺了唐亦。”

    约莫只是半个来月不见,牢门外的尚书大人已清减许多。

    连易掀袍蹲下身,洒脱自若道:“夫人说笑了,是陛下先弃了我。”

    燕姒侧首,目光冷淡,看不出警惕。

    “您一定想问我为什么来。”连易手里的扇子未开,扇柄敲着碗口粗的木柱,仿佛怕人听不见似的,“昔日安乐大街天香酒楼的宴席上,您妻曾对连某有过解围之恩,您可有话要转述于家?再奉劝一句,望您惜命,于家人态度强硬,看上去拼个鱼死网破,也要设法要救您出去呢……”

    “于家跟我本就不亲厚。”燕姒闲话家常般说:“难道大人竟忘了,我回椋都才两年多,在于家也就待过一年。”

    “那为什么劫持楚可心这个事儿,你姑母不派别的人去,而是要让于徵亲自出马?”

    燕姒不明此人来意,将唐亦用来蛊惑她的说辞重复:“无非在等长公主归都,于家和她连着亲呢。”

    连易见她握住手心伤口,似笑非笑看着她。

    “是么?那今日勤政殿上,楚谦之指着老侯爷的鼻梁骨骂骂咧咧,咱们大柱国却惶然不知情,再则,当初你回到的椋都,还有一顶轿子从侧门抬进忠义侯府……”

    燕姒攥紧袖中锦盒和竹笼,寻回暌违已久的锐利,像一只逼到墙角无路可去的弱兔,用坚韧不屈的目光乜视企图投草的猎者。

    “你要什么?”

    连易微微一愣,而后笑了。

    “夫人聪慧。”他洞察局势道:“摄政王坐不稳皇位。救不出楚可心,他没钱,救出来他没兵,这是他犹豫的根由。而成大事者,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长公主虽为全大义慷慨赴死,但于家手里三十万驻边大军,此战过后入主边南,唐国倘若一拆为二……”

    小半个时辰后,连易抽身离开刑部大牢,挥手招来随从,与其耳语片刻,随即道:“去吧,忠义侯府。”

    那随从快步隐入黄昏的人潮,连易折扇一展,盖住头顶的霞光,又叫身侧亲信上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老书摊文学 laoshutan.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