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帝,从招聘诸葛亮开始: 130-14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书摊文学www.laoshutan.com提供的《女帝,从招聘诸葛亮开始》 130-140(第20/21页)

深远,为免卿劳顿,朕会遣人于宫苑左近备妥馆舍,一应起居,皆由郎官悉心照料。卿可安心住下,静思体悟,何时想通了,何时再为朕分忧不迟。”

    这番话的实质,便是将软禁包装成恩赏。

    张良的嘴角几不可察地绷紧了一瞬。

    他听得懂这温言软语下的言下之意——那“馆舍”将是华丽的牢房,“郎官”便是看守,“静思体悟”即是无限期的囚禁与驯化。

    一股寒意自他心底升起。

    整个过程中,嬴政的目光始终如鹰隼般锁着张良,评估着他每一丝细微的反应,计算着这枚危险棋子的价值与风险。

    招抚与控制,皆是为了消除隐患的同时,尽可能利用其才能。

    而最后的手段,始终高悬于顶,无需言明。若张良最终证明无法驯化,或那身才华终究不肯为秦所用,那么,曾经允诺的馆舍华屋,转瞬便可变为云阳狱中不见天日的死牢。曾经“不予追究”的过往,也会成为最快判处极刑的铁证。

    帝国的利益高于一切,对嬴政而言,无法掌控的英才,便只能是需要彻底清除的祸患。

    此时张良的处境就像是曾经的韩非。

    ——

    而在另一时空的大秦,咸阳宫内的气氛则截然不同,没有那么多纷繁复杂的谋划与惊喜,反倒弥漫着一种沉疴渐去的舒缓。

    年迈的秦昭襄王嬴稷倚在榻上,几声压抑不住的咳嗽在空旷的殿中显得格外清晰。然而,此刻他的面色却比往日多了几分不易察觉的润泽。他微微颤抖的手,正捧着武安君白起方才郑重呈上的两个异色瓷瓶。

    一枚是色泽温润、散发着淡淡药香的“安宫牛黄丸”,另一瓶则是粉末细腻、能活血化瘀的“云南白药”。

    “武安君…此二物,果真有奇效?”昭襄王的声音带着久病的沙哑,却又隐含着一丝期冀。

    白起躬身,语气一如既往的沉稳,却也比平日多了几分肯定:“回大王,千真万确。这安宫牛黄丸于急症有奇效,能清热镇惊,开窍醒神;而这云南白药,内外兼用,于跌打金创、活血止痛可谓神效。臣已令太医验看,虽不明其理,但其药性之精纯,确非我大秦眼下所能及。”

    昭襄王闻言,又低咳了几声,这才小心翼翼地拧开安宫牛黄丸的瓶塞,深深吸了一口那奇异而沁人心脾的药香,仿佛那股清凉之气已顺着喉管抚平了肺腑间的燥热。他并未立刻服用,只是将这小小的药丸置于掌心,细细端详。

    有了这些,他对于寿命的焦虑也就缓解了一两分。

    不过,他还是最想要长生不老!

    ——

    而此时的大汉未央宫中,却是一番截然不同的景象。

    霍去病风尘仆仆地归来,还没有见到陛下,便又得知自己因骑电瓶车驰骋于市而被几位御史参了几本。他浑不在意地耸耸肩,这类弹劾于他早已是家常便饭,真正是虱子多了不怕痒。

    此刻,他所有心思都系在身后那个鼓鼓囊囊的巨大行囊上。

    “陛下!姨母!舅舅!”他扬声喊着,甚至顾不上全礼,便兴冲冲地踏入殿中,脸上洋溢着难以抑制的兴奋,“快来看臣此次带回来的好东西!”

    刘彻正与卫子夫、卫青商议边事,见状不由挑眉,笑骂一句:“竖子!又是这般莽撞!这次莫非又买了什么稀奇?”然而语气中并无多少责备,反而带着惯有的纵容与好奇。

    卫子夫温柔一笑,看向自己这永远充满活力的外甥,眼中满是慈爱。大将军卫青则无奈地摇摇头,嘴角却噙着一丝笑意,显然对这位外甥的惊喜早已习惯,却也依旧期待。

    霍去病也不卖关子,将那沉甸甸的包裹小心放在殿中地毯上,开始如数家珍般地往外掏:

    “陛下您看,”他先捧出一把金灿灿、颗粒饱满的种子,“此物名为玉米,耐旱高产,若于关中沃土栽种,其产量恐远超粟米,将来大军远征,粮草便多一重保障!”

    接着,他又取出一些细小的棕黑色种子:“这是葡萄种子。据说西域人善酿一种名为葡萄酒的甘醴,滋味醇美,若能在我大汉种植成功,不仅可酿美酒,其果亦鲜美可口。”

    他的动作未停,继续献宝:

    他的动作未停,继续兴致勃勃地从那仿佛取之不尽的包裹里往外掏着宝贝,每拿出一件,脸上的光彩便更盛一分。

    “陛下,姨母,舅舅,再看此物!”他抓起一把深褐色的草籽,“此乃苜蓿草种!别看不起眼,却是极上等的牧草。若在我大汉牧场广泛种植,战马食之,能更快地膘肥体壮,耐力倍增!将来我大汉铁骑驰骋漠北,何愁粮草不济?”

    不等众人细细查看,他又麻利地取出几个小布包,解开系绳,露出里面细小的种子:“这是胡瓜种子,生食口感清脆甘甜,夏日解渴消暑最好不过,亦可作菜肴,丰富我大汉百姓的餐桌。”

    接着是几颗看起来其貌不扬、却包裹坚硬的种子:“这些是核桃与石榴的种子。核桃果仁香醇,补益脑力;石榴籽粒晶莹剔透,多籽多福,寓意吉祥

    ,果实更是酸甜可口。”

    最后,他深吸一口气,神色变得无比郑重,仿佛要展示真正的压轴之宝。他小心翼翼地从包裹最底层取出两个密封得极好的陶罐。一罐洁白如雪,细腻如尘;另一罐晶莹剔透,颗粒分明。

    他先打开那洁白的一罐,用手指捻起一撮:“陛下,此乃精盐。其纯度远超我大汉现今任何官盐,毫无苦涩杂味,且去除了有害杂质,长期食用,于百姓身体大有裨益。”

    随后,他又揭开另一个陶罐,里面是雪白晶莹的颗粒:“而此物,名为白糖,其甜度纯净,远胜饴糖、石蜜,色泽洁白,宛若霜雪。无论是入膳调味,还是制作精美点心,皆是极品!若能自产,不仅可富足民间,更能成为一项重要的国库来源!”

    刘彻早已站起身,走到近前,先是捏起一小撮精盐放入口中品尝,眼中瞬间爆发出难以置信的光芒;又沾了点白糖,那极致的纯甜滋味让他龙颜大悦。

    他深知,这两样东西,看似平常,却实则是关乎国计民生的战略之物,其意义甚至不亚于那些高产的种子!

    卫青则是拿起那罐精盐,若有所思,显然想到了军队后勤与将士体质。卫子夫则对那洁白如雪的白糖爱不释手。

    霍去病看着帝后与大将军的反应,脸上露出了灿烂而又自豪的笑容。

    卫子夫虽不完全明了这些种子的农事细节,但看着陛下和弟弟那般激动神色,也知此事非同小可,她温婉的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轻声道:“去病此次,真是立下了不世之功啊。”

    刘彻猛地抬头,用力拍了拍霍去病的肩膀,朗声大笑,笑声震彻殿宇:“好!好!好一个霍去病!真乃朕之福将!天下之大幸!此等祥瑞嘉种,远比千万言弹劾奏章重要万分!”

    这一刻,所有关于电瓶车的弹劾,在这累累硕果面前,都显得如此微不足道了。

    霍去病刚将那些高产作物的种子在御前一一展示完毕,刘彻便已按捺不住,他甚至等不及内侍将那些金灿灿的种子完全收拢,便身体前倾,目光灼灼地盯住霍去病,压低了声音急切问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老书摊文学 laoshutan.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