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书摊文学www.laoshutan.com提供的《和亲草原糙汉后》 90-100(第10/16页)
付彦点头。
朝鲁古怪地走了,只是临走之前,又看了一眼在灶台前忙活的阮玉。
不是他多疑,只是方才的疼痛和昨晚的一模一样,但若是要说区别,那便是昨天只是一瞬间的刺痛,而今天,时间更长了些。
朝鲁走后,有人凑到了阮玉身边,今天村里的妇人多,自然就有人注意到了朝鲁方才看的两眼。
那妇人小声道:“阮玉,刚才那个壮汉看了你们好几眼,你们认识?”
阮玉一愣,摇头。
“啧,那就是你太招人了!”那妇人口无遮拦:“要我说,你这幅模样倒是真的没必要去军营受苦,要不我给你做主牵个媒?”
阮玉脸色沉了下来,她和对方并不熟,自然不喜这么没有分寸感的谈话,于是她找了个借口转身走了,那媒婆在背后撇了撇嘴。
阮玉去抱小宝了,虽然这样的事不是第一次了,但不知道为何,这次她特别生气。
她只不过想好好过自己的日子,总有些人非要凑上来,而那人口中的壮汉,阮玉想到就气。
“嗙!”
村路口,忽然又传来一声响,朝鲁手中的铁锹猛地又掉了。
付彦就站在他旁边,自然注意到了他猛然一抖的手和忽然变白的脸。
“要不还是去看看吧,看看。”付彦亲眼见过他受刀伤眼睛都不眨一下,于是现在也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劝道。
朝鲁神色复杂极了,看了看自己的手,点了点头。
而就在这时,村口忽然又来了一个人,不是旁人,而是闻讯赶过来的郑有海。
昨晚那场大雨的确惊心动魄,县令大人都被惊动。
而当他得知朝鲁竟然亲自带人在陈家村修路时,惊愕地下巴都合不拢了。
刚过来,又看见这么一幕。
陈村长显然是认识郑有海的,大老远看见县令,就差没跑着去迎了,不过郑有海看也没看他一眼,径直朝朝鲁走了过去。
他来的路上已经听师爷说了,眼下又看见城阳军都是农民打扮,心领神会。
“这位……壮士,你没事吧?”
陈村长看见县令诚惶诚恐,郑有海又对朝鲁毕恭毕敬,几个大老爷们,这场面怎么看怎么别扭,朝鲁不由得沉下脸:“没事。”
付彦却道:“这村里可有大夫没?给我大哥看看手,不知是不是伤着了。”
郑有海惊地冷汗都下来了,立马道:“大夫呢,快请大夫!!”
朝鲁听着他的大嗓门,脸色更加难看了。
而阮玉也终于被这边动静吸引走了过来。
他乍一抬头,就看见了那个抱着孩子的小妇人,娇娇小小的一个人,站在远处,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正好奇地打量着他,可眼睛通红,好似刚才哭了一场,眸中也夹杂着怨气和愤怒。
朝鲁手腕本就在刺痛,当下,心口忽然又是一阵尖锐的疼痛感,让他竟然闷哼了一声。
周围的城阳军听见,全都愣住了。
阮子宴开心急了:“你下午直接去这里,我现在要去念书了,咱们下午不见不散!”说了就给了朝鲁二十两定金。
“你收了我的钱就不准反悔,你要是跑了,我有的是法子抓你回来!”
朝鲁乐了:“行,放心,我不跑。”
“你叫什么名字。”
朝鲁:“魏钧。”
“中原名?行,我叫阮子宴!”
朝鲁眼底笑意更深:“知道了。”
第 97 章 097
朝鲁离开陈王府后心情很好,天已大亮,他随意找了个小摊叫了三笼肉包子和一碗面,这饭量,将摊主都惊呆了。
朝鲁吃得也很爽快,自从玉玉走后,他的饭菜水平一落千丈,也是没什么胃口,填饱肚子就行。
这会儿来到中原算是开了眼,胃口大开,肉包子也是吃了个爽快。
他摸了摸肚皮,又带走了一笼。
看见街市上的点心他又想到了玉玉做的奶糕,不知道多久没吃到了。
想着想着,朝鲁又想回陈王府附近蹲守了,但是不行……
昨晚是运气好,但陈王府的人又不是草包,而且……
“四爷!”
不远处走来几个彪形大汉,朝鲁就知道,杨充那小子办事情讲究规矩,肯定早早就去了驿馆,持节使众人肯定都知道他这个大汗到长安了。
果不其然,青木急急匆匆赶来,满脸都是吃惊之色:“大汗,您怎么突然来了!”
朝鲁啧了一声,对方立马改口压低了声音:“四爷……”
朝鲁:“找个没人的地方说。”
几人转身就进了间酒楼,青木要了一件厢房。
“见过大汗!”一群人乌压压立马给朝鲁行礼,朝鲁挥了挥手:“不必讲究虚礼,我现在还不想暴露身份。”
黄昏时分,陈家村。
边关的黄沙一到傍晚就吹得厉害,这两天尤其严重。村里的小媳妇和婆子们都纷纷戴着头巾出来收衣服,这早上刚刚晾晒的,不快点儿收起来就白洗了。
陈家院子里,杜氏今天不在家,只有一抹窈窕纤细的身影在院子里忙来忙去的。
她穿着粗布衣,裹着头巾,分明是再普通不过的农家妇女打扮,却时不时的就能吸引路过村人的视线。
“这是陈家人?以前咋没见过,这么俊,是杜氏儿媳妇?”
“胡说啥嘞,杜氏儿子今年才几岁?听说是暂时住在陈家的,外地人!”
“中原的?难怪嘞,看着皮肤水灵白嫩的!”
妇女们的交头接耳时不时就会传到阮玉耳朵里,她听见了就当没听见,将院子里的衣服收拾好之后就进了屋内。
陈家的小院不算大,但胜在干净整洁,她半个月之前来到陈家村人生地不熟,好在路上便认识了杜氏,对方热情心肠也不错,阮玉就住了进来。
这半月,双方也算熟悉,杜氏的男人陈大哥也在半年前参了军,家里只有娘俩相依为命,也算和她同病相怜。所以杜氏知道她的过往,当下便邀请她来自家住了。
阮玉从中原过来,路上就走了两月,舟车劳顿,现在才稍稍养好了身子。她回到屋内放下衣裳,走到一边的摇篮里去看小宝。
小宝现下一岁三个月大,刚断奶,时不时就要嘬着指头吧唧嘴,不过这孩子乖巧的很,看见阮玉过来就笑,即便是这一路孩子跟着她吃了不少苦,也没大哭大闹过。
阮玉很稀罕小宝,抱起来哄了一会儿,杜氏回来了。
“妹子。”
阮玉立马回头:“春华姐。”
杜氏名叫春华,阮玉便这么叫。
杜氏道:“妹子,姐都给你打听清楚了,城阳军驻扎的军营在陈家村往东一百五十里,租马车都差不多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老书摊文学 laoshutan.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