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书摊文学www.laoshutan.com提供的《和亲草原糙汉后》 70-80(第2/17页)
不过很显然,刘阿婆不肯要,阮玉能说会道,笑着道:“阿婆,这不是我见外,是之前朝鲁打过招呼让红梅嫂照看我吧,我表示谢意罢了,也没几样东西,阿婆要是不收下,我都不敢开口麻烦你们了。”
刘阿婆听懂了:“你想麻烦啥事?”
阮玉也不客气,直接了当:“我听说红梅嫂子之前做过泡菜生意,不知道有一些干净的罐子,不瞒阿婆,我明天赶集想卖这些红油腐乳,缺罐子,想换一些。”
原来是这事,刘阿婆摆手:“直接拿去就是。”
说完看了眼儿媳妇,红梅心领神会,很快就拿来了七八个小陶罐,阮玉道谢收下,刘阿婆这也才接了那一小筐鸡蛋。
回去后,阮玉立刻将这些小陶罐洗干净,这些小罐不大,每一个刚好能装二十块豆腐,当然,她肯定不会白要刘家的罐子,只是从先前朝鲁送肉刘阿婆却非要还只鸡来看,她肯定不想占人一点儿便宜。
所以阮玉今天送鸡蛋就猜到她不要,只能先用罐子换,不过等她把这些腐乳卖了,她再去还罐子的钱,刘阿婆不要,她就说是用来定下批罐子。反正这么长久来,谁也说不清了。
阮玉安心去清洗这些腐乳罐子,阮霜此时跑了过来:“大姐,现在腌吗?”
阮玉摇头:“不,明天上街现场腌。”
“现场?”
阮玉点头:“对。”她明天就是要把所有的真材实料带上集市去,让大家伙看着她往罐子里面放料,否则这深色的陶罐,放的是什么谁也不知道。
她的香料和辣椒面都是实打实的,只有这样她才能把这红油腐乳的价格卖上去,成本算上罐子,她打算卖三十文一罐,价格不便宜,但是她相信总有人买。
阮霜要帮大姐干活,却被阮玉拦下了:“阿霜去看看厨房昨天熬的冬瓜膏好了没。”
阮霜应了一声,心中好奇,大姐昨天用冬瓜肉和蜜熬了一小罐冬瓜膏,却说不是吃的,不知道是要做什么
朝鲁走了出去,裴度正在院中等候。
裴度看了看对方,便知朝鲁怕是在草原片刻不歇就立马朝回赶了。
衣裳都没来得及换。
不过男人之间就不需要客套这么多了。裴度直接道:“我已经派人联系长安,恐怕要找到安安的亲生父母。”
朝鲁眼中闪过一丝复杂:“这件事……你知道的消息恐怕比我多,我得拜托你帮忙。”
他喉结滚了滚,看着裴度,裴度笑了笑:“应当的,四殿下不必客气了。”
第 72 章 072
朝鲁和裴度在外面谈时,阮玉也将自己身上的这件事搞清楚了。
虽然……有点匪夷所思,但是她也接受。
“能解是吗?”
徐大夫来之前,朝鲁已经见过了一次,也叮嘱了他一些事。
于是此刻他也没有多说,只道:“可以,请可敦放心。”
“那如此,就有劳大夫了。”
原本以为婆母不愿,没想到的是家老太看了眼这孩子,轻轻松松就答应了,只提了一个要求,让这孩子姓,阮玉也没有异议,这孩子便对外称是家郎的种。
家郎都死了三年,这话也没人信,但信不信的,有时候也没那么重要了。就当他老娘给自家领个了孙子,难不成他家郎回来还不认?
这事杜氏也是知道的,眼看着这一幕有些感叹:“其实也挺好的,生孩子就像在鬼门关走了一遭,妹子你不用遭这个罪就有了小宝这么可爱的儿子。”
阮玉笑了:“也是哦。”
两人继续去包馄饨,杜氏这才发现这馄饨的“真面目”,笑了:“还真像饺子!不过这皮真的薄啊!”
阮玉笑了:“是吧,这馅料我用了一些鱼肉,咱昨个儿不是买了条新鲜的鱼吗,鱼肉鲜!要是以后,你没了鱼肉,就用瘦肉,但是汤得用骨头汤吊,春天的野菜也可以做馅料,最常见的就是荠菜,很鲜!”
杜氏一一记下来,很快,面皮在阮玉手中很快变成皮薄馅大的大馄饨,今日是来不及吊高汤了,只好用春日里晒干的菌子做个菌汤,好在这菌子还算鲜美,汤底味道也算浓厚,最后煮出来的馄饨,喝起来也是鲜美至极。
馄饨有别饺子,讲究喝汤,一口馄饨汤吸溜一个馄饨上去,嘴里一面喊着“烫烫烫”,一面又享受着馅料爆汁的爽感,杜氏酣畅淋漓地喝了一大碗之后笑了:“难怪你说要吊高汤呢,这滋味,要是鸡汤煮出来,肯定更美!”
阮玉笑:“是这个道理。”
两道面食学完,杜氏像是吃了个定心丸。
“要是明个儿就去比试我也不怕了!就算输了还能学两道吃食,划算!”
她话音刚落,村长那边就派人过来传话了,后天三家人一起去村长家,让村里的人投票选出来,比试内容就做最拿手的两三道吃食。
杜氏一听乐了:“后天啊,那感情好!”
阮玉也道:“那明日我们再做个别的花样出来。”
杜氏乐得合不拢嘴:“多谢妹子多谢,你今天累了一天了,也快点儿休息去吧。”
阮玉点头,抱着小宝回房了。
等徐大夫出去时,朝鲁第一时间望了过去,徐大夫上前:“大人,殿下,属下观四可敦的精神倒是挺好的,看来这毒和我们想的一样,目前不会对可敦的身体造成什么特别严重的伤害。”
裴度点头:“你先用着药。”
朝鲁也道:“多谢。”
徐大夫:“客气了,那我这就去配药。”
等人走后,朝鲁又看向裴度,“他能不能和我们……”
裴度点头:“放心,我让徐大夫跟着你们。”
朝鲁松了口气,忽然给裴度行了个草原礼,“察哈部落定待徐大夫为上宾。”
裴度笑了笑。
朝鲁回房去了。
小宝会喊娘啦!
阮玉又惊又喜,杜氏也跟着高兴。
阮玉也不上正在包的馄饨了,走过去搂起大胖儿子就亲了一口:“好小宝!好儿子!”
边关的雨的确和杜氏说的一样,白日不下晚上下,夜幕降临,阮玉看着窗外大雨,取出了自己的小账本。
在家三年,阮玉其实攒了一些钱,这些钱,当然不是她背着婆母用公中自己攒的,都是她悄悄做些吃食去镇子上卖攒下来的。
春天她就做菌菇酱,夏天她就熬枇杷糖,秋天还有秋梨膏,冬天还能做点儿牛羊肉干,反正什么赚钱她就做什么。
小账本上面记了这两三年她的每一笔开支,在来边关之前,阮玉把它们换成了银票,不多,也就十两,但是这十两是她一个铜板一个铜板攒下来的,意义完全不一样。这十两银子的银票被她小心地缝到了衣裳里,十分隐秘,除非有特殊情况,她在边关的这段时间,她也不想动。
身上的散银还有一些,是婆母临走时给她的,这一个多月以来,路费还有房租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老书摊文学 laoshutan.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