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皇家养小皇后: 130-14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书摊文学www.laoshutan.com提供的《始皇家养小皇后》 130-140(第5/17页)

县制的只有十之其一。”

    政令下达地方,被阳奉阴违,他看得见的地方多多执行,看不见的地方故态复萌。

    这是个凝重的问题。

    第一次巡游匆忙结束,回到咸阳已是一年后。

    与此同时,匈奴开始蠢蠢欲动,意图进犯秦国,他们认为秦朝新立,举国动荡,不认同秦皇的大有人在,是个适合捣乱的时机。

    般般也没想到嬴政止住了主动想要打谁的念头,他们竟然还要反过来进犯。

    嬴政认为自己被狠狠挑衅了,怒火隐而不发,当夜传召蒙恬入宫。

    般般则是在忙着主持召开夜宴之事,此为天下一统之后的第一次宴席,六国齐聚,她想要做到尽善尽美。

    嬴肇问:“阿母,是不是又要打仗了?我看到蒙恬带着我不曾见过的兵器,好像叫什么火铳。”

    “我也不知道呀。”般般摸摸他的头,“夜里我问问你阿父,或许是吧,你问这个做什么呢?”

    嬴肇迟疑片刻,偷偷摸摸超小声,“我也想去。”

    般般:“?”当即抬起手。

    嬴肇缩起脖子使劲儿闭上眼,等了许久也不见疼意降临,默默睁开眼睛。

    般般摸摸他的脑袋,“你的确也大了,已经十岁。”她若有所思,“你羹儿舅舅像你这般大时,已能单枪匹马混进敌方军营,杀了给你阿父造成困扰的公子成蛟。”

    嬴肇大惊失色:“???”

    谁?

    那个吊儿郎当的姬承竑?

    他顿时神情凝重起来。

    “你想随军,你阿父定然高兴的。”般般了解嬴政,知晓他的想法,“只是你要记得,你的家还在咸阳,这里有爱你的阿父、阿母,惦记你的妹妹。”

    “你随军不仅仅是要真切的体验过战争到底意味着什么,更要明白那些秦军拼死抗争…背后为的正是你来日要继承的泱泱大国。”

    “我知道。”嬴肇当即扬起灿灿笑颜,“我此行去便不做太子了,我要与他们一样,秦国是阿父的、阿母的,来日是我的,也是所有人的。”

    夜幕降临,设宴地点在章台宫。

    嬴肇许是已经与嬴政提过了想要随军之事,嬴政的脸上多了两分笑意,阴霾稍稍退散。

    宴席正式开始,一个叫做周青臣的仆射躬身歌颂起了嬴政的功绩,将他夸得天花乱坠,“尤陛下所推行的郡县制,使得天下安宁,再无战乱内患!陛下功过千秋,万载永流传呐!”

    此言既出,许多人一同附和。

    嬴政听见这话不见得会有多高兴,般般也多少能参破其中的缘故,内战或许是没有了,政令下达地方缓慢、无法被执行,这是他近日来颇为苦闷的。

    他还没象征性说两句让人坐下,左侧的一位臣子忽然起身,挪步于庭前,“陛下,恕臣不能苟同。”

    般般辨认了一下,那边坐的都是博士,亦是六国遗留的贵族,如今七十个博士职位已被填满。

    嬴政懒得多话,“但说无妨。”

    般般瞥了一眼秦驹,他躬身微声提醒,“此人名淳于越。”

    再观庭下人,他胡子花白,体态略宽,一看就是那种典型的迂腐长辈形象,般般头疼起来,用脚指头想都知道这个淳于越会放什么屁。

    果不其然,他张口便提及嬴政巡游之事,“敢问陛下此番巡游有何收获?”

    嬴政:“淳生直言。”最烦拐弯抹角那一套。

    淳于越噎住,“臣以为,郡县制万万不可!”

    嬴政沉默了,额角的青筋直跳。

    般般敞开嗓音,“淳生有何见解,细说便是,大秦自来无甚严苛的礼仪规矩,请畅言。”

    淳于越闻言面色和缓,规规矩矩的行了一礼,“臣谢皇后恩典。

    旋即正言道:“陛下,臣闻殷商之王千余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方内外无虞。而今陛下君临四海,卒唯有两公六卿,何以为枝辅?何以相救?”

    虽立了三公九卿,仍有职位空缺,他所说的两公六卿的确属实。

    “北匈来犯,陛下所设之郡县如何抵抗?边境地带无兵无卒,唯有以死认命!”

    “若是分封而治,边境地带的封主可带兵抵御。”

    “然,如今咱们尚需中央调兵,效率不足,且依赖征兵,加重民众负担不谈,只兵马如何快速赶到边境亦是一个难题。”

    这话里话外都是中央过分集权,地方僵硬无力。

    诚然此话有理,却也不是非要用回分封才能解决。

    李斯气的吹鼻子瞪眼的,不等他起来,‘哐唧’一声袭来吓了他一跳,转头望去,好家伙,韩非脸红脖子粗的:

    “淳生所言实乃腐儒之见!周王室分封数百载,诸侯相攻如同豺狼,天子徒有虚名,如何能继续分封?如何能给予封主兵马?谁人不想做皇帝?你难道就甘愿屈居人下?若是他们学了昔年的列国去,联纵抗秦你待如何!你可能担当的起这份责任?!”

    淳于越:“我——”

    韩非还在突突突,气的都不结巴了,看的李斯瞠目结舌:“淳生已过花甲,遇事又能抗多少,去了便是去了,好不容易安定下来的黎明子民又要陷入无休止的战乱,这才是你想要看到的吗!!”

    淳于越一下子炸了,指着他,“好你个韩非!你咒我早死?”

    韩非讥讽:“你、你多大了,还、还用我咒吗?”

    淳于越一阵头晕眼花,身量不稳,幸而身后的一众博士匆忙起身扶住他,纷纷为他打抱不平。

    有人道:“韩太傅,礼乐崩则君臣乱,井田废则民心散!”

    李斯这下起身了,他按住韩非急得发颤的手,不急不慢带着笑:“陛下创万世之功,岂愚儒所能知?必须遵循古法,也要从复结绳而治吧。”

    说罢,他脸上的笑渐渐消退,煞有其事的认真,“陛下容许儒生上朝,已是宽仁之至。”

    他转过身,面朝嬴政拱手道,“为了限制这些乱七八糟的思想,为了保护黔首不受蛊惑,臣请将史书非秦记皆焚烧,私藏《诗》《书》以及诸子百家者弃市,使天下以吏为师,以法为教,如此一来,黔首无惑心,儒生不横议。”

    “李廷尉!”淳于越惊恐失色,立即去看上首秦皇的面色,噗通一声跪下,“陛下!万万不可!”

    韩非眼睛瞪大,频频看李斯。

    李斯的手夹在胳臂肘下,让他稍安勿躁。

    七十名博士统统出列跪下,请求秦皇勿要听信李斯的妖言。

    般般惊疑不定,哇塞,这就是焚书坑儒的‘焚书’吗?表兄的确想要焚烧六国的书籍,为的是统一文化、统一思想,让后世再也没有了解六国的渠道,从根本上种下统一的种子,此举虽粗暴,不能说没用。

    随后她便听见嬴政叹息一般的声音,“李斯啊李斯。”

    他自言自语,不知是赞叹还是责怪,声音很轻,“若开窗受阻,只需佯装要掀翻屋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老书摊文学 laoshutan.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