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为暴君我靠宠妻一统天下: 90-10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书摊文学www.laoshutan.com提供的《穿为暴君我靠宠妻一统天下》 90-100(第15/17页)

一整盘酥肉连渣都不剩,厨子就只能重新煮一锅肉末粉条对付着吃。

    厨房老这么丢东西,厨子又怒又慌,终于扛不住跑来跟赢嫽哭诉。

    “君上,我都细细查问过,并没有谁偷拿偷吃,厨房里也没有找着老鼠,东西就不翼而飞了,我不担心别的,就担心进了贼人。”

    赢嫽也没想到一国之君还要管厨房,她揉着突突疼的额角。

    “这事孤知道了,孤会处理的,你先回去吧。”

    厨子前脚哭诉完,她后脚就让人去将纵长染叫来,劈头盖脸就是一顿教训。

    “跟你说过多少次了,不能养成偷吃偷拿的毛病,你怎么就是不改!”

    纵长染缩着脖子,辩解声比蚊子哼哼大不了多少。

    “我没偷拿,给了钱的,我还怕厨子看不见,把钱专门放在锅里的。我也不是自己要吃,是独孤院的老人孩子没肉吃,我看那些人可怜才偷偷把饭和肉拿出去给她们。”

    把钱放在锅里?亏她想的出来。

    赢嫽已经不知道说什么好了,指了她半天,最后还是败下阵来。

    “独孤院?那是什么地方,怎么我从来没听过。”

    “你不知道?”纵长染惊讶抬头,她以为这事是经过赢嫽同意的,“辛绾和李华云在外城租了个院子专门收留那些无家可归的孤儿和老人,现在因为人数越来越多,就挂上了独孤院的牌子,这事还是李华嫣出的主意,她们都没告诉过你和李华殊?”

    还有这回事?赢嫽来了个兴趣,“你带我过去看看。”

    今天李华殊去兵工厂了,不在家,不然两个人还能一块过去。

    赢嫽很忙,有些事她也兼顾不到,就比如街上那些流浪的乞儿,没想到已经有人在管了。

    她是换装之后悄悄出来的,不想兴师动众带一帮人,太扎眼了。

    独孤院还在原来辛绾租的那个偏僻的破旧院子,只不过这儿重新修缮过,将后边那块空着的地也租下来盖了新房子。

    钱是李华嫣出的,城中的贵女也都捐了不少,目前账上的余款也还能维持独孤院的日常开销。

    今日来独孤院帮忙的李华云抬头看到她,惊了一跳:“君……”

    赢嫽示意她别道出自己的身份,“我就是过来看看。”

    不大的院子要容下这么多孤儿和老人,不难想象那得多挤,再往里走那真是连下脚的地方都没有。

    李华云正在门口的小炉子上煎药,有几个老人病了。

    “怎么连狼卫都没有带。”见她就带了个纵长染,李华云很担心,雍阳城不见得就安全。

    “又没事,带狼卫干嘛。”

    她进里面转了一圈,破是破了点儿,但收拾的很干净,大点的孩子都在做手工活儿。

    “这些是?”她问。

    李华云:“二姐给这些孩子找了些活干,做好就能挣钱。”

    “都是嫣儿安排的?”

    “差不多,这个院子本来是辛绾临时租的,后来她和我都在外头打仗,这两年就都是二姐在管这里的事了。”——

    作者有话说:中秋团圆!

    第100章

    赢嫽看了一圈,发现独孤院除了老人孩子,还有不少女子,也都很可怜。

    唉……

    不管哪朝哪代,可怜的永远都是老百姓。

    李华云拿来了账簿。

    因独孤院开销不小,账面上的钱已经不多了,最近也接不到多少活。

    入冬了,闲在家不用种地的田户都想办法找活儿,比起独孤院这些不是有残疾就是患病的人,工坊的老板自然更愿意雇佣身体健康的田户。

    能分派到独孤院的活计那也是老板看在李华嫣的面子上才给的,可外头想要接这些活计补贴家中的妇人也很多,僧多粥少。

    独孤院每天这么多人吃饭,又要请大夫吃药,开销确实不低,光靠辛绾几个人拿自己的俸禄填补也不是个事儿。

    贵女的捐款又不是每天都有,而且捐款全凭自愿,总不能没钱了就上门去跟人家要,那事情就变味了。

    自愿捐款?

    赢嫽想到了一个办法,跟李华云低声说了几句。

    李华云仔细听着,眼睛也越来越亮,连连点头。

    “是!我这就去办,还是君上有办法!”

    赢嫽谦虚的摆摆手,哪里是她想出来的办法,不过是以前看多了这种宣传套路,比较熟悉罢了。

    其实也没什么难的,就是将之前捐了款的贵女列个名单出来,再让人将名单登在《雍阳晚报》上,加几句好听、给人戴高帽又能大大满足人虚荣心的表扬,让全城甚至更多的人知道这些人做了善事,给这些人一个大善人的好名声。

    《雍阳晚报》是她前两年创办的,开始只是在上面登一些前线消息,让老百姓知道,就不用光听那些商人以讹传讹,传到最后都歪了楼,又引起恐慌。

    后来这份独具匠心的报纸就逐渐往多元化发展,什么新鲜事儿都能在这上面看到,版面也从最开始的单面变成了现在四开那么大的双面,这样还要挤着放才能把每日新闻都放下。

    以为这些年晋国就只有军事实力提升了吗?并不是,农业大规模发展,轻工业萌芽。

    造纸、活字印刷术的运用也都大大方便了生活,报纸就是这样印刷出来的,每天几百上千份的印刷都不够卖。

    那些士族都会一早就派奴仆到报纸行等开门,争先恐后买最新的报纸,还有那些行商,专门运报纸到其他地方卖,光是晋国的郡县就有得他们跑了。

    其他郡县的报纸难免有滞后性,但不要紧,老百姓还是很爱看。

    在晋国,报纸的定价都不会超过十个铜板,普通人也能买得起,再找个识字的人帮念一念就能知道上面写了什么。

    除了文字,报纸上面还有插画,是连套的故事画,每期的报纸都有单独的一个板块。

    一个猴儿成了精,还有能上天入地的本事,莫说小孩喜欢看,就是大人也看的津津有味。

    去年报纸行还开辟了‘读者来信’这个渠道,反正现在晋国的造纸业十分发达,纸张已不如从前那般金贵了,各种各有精美的信纸就成了那些士族的心头好。

    读者来信每天都能收到数十封信,有时能有上百封,最近更是连其他诸侯国的来信都有很多。

    有来信催更插画故事的,也有抨击晋国新出的某些政策的,骂赢嫽暴君当道,发动战争,穷兵黩武的亦有。

    赢嫽都让报纸行的人照登不误,但一定要把来信的署名写上,这些人也是傻,骂她还敢报大名,勇气可嘉啊。

    发行报纸还有个好处,就是能让那些原本大字不识一个的老百姓慢慢的认识几个字,版面的小字不认识,但版头上面的大字,比如晋国、雍阳晚报这些字都认得出了。

    还有那些没钱上学堂的孩子,多多少少能从别人口中知道几个,不至于以后当睁眼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老书摊文学 laoshutan.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